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补治岐 《甘肃教育》2011,(16):84-84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历史教学中,笔者就尝试让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记忆历史知识,这样做,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一、记忆历史年份1.数轴法。  相似文献   

2.
记忆是知识的仓库,也是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但记忆又是历史学习的拦路虎,许多同学就是因为记忆问题而失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如何培养自己的记忆能力,提高记忆效果,就成为历史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学历史涉及上下五千年,纵横三万里,历史年代、人物、事件等内容纷繁复杂,记忆负担重。历史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进行大量的史实史料的记忆。对此,同学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然而,历史知识的记忆是理解和运用的基础。无论从提高学习效果,掌握知识,还是从提高学习能力来说,都必须加强对记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那么,如何在短时期内记住大量的历史知识,并能经久不忘,甚至终身不忘呢?下面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有效的历史记忆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学历史学科融会中外,贯通古今,内容庞杂,头绪繁多,加之绝大多数地区的中、高考采用闭卷形式。无疑给广大中学历史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学习者要熟练掌握众多的历史知识.必须建立在对它们准确而牢固的记忆基础之上。学习历史知识需要记忆.学好历史知识更需要巧妙记忆!  相似文献   

5.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常常困惑于学生记不住历史知识。而学生们也常常诉苦:"老师,历史要记忆的知识点太多,怎样才能记住啊?"诚然,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历史知识的记忆问题是历史学习的第一道坎,也是历史学习成败的关键。从教多年来,我每当看到学生因记不住历史知识而对历史学习丧失兴趣时,心中总是隐隐作痛,总觉得这是自己教学的失败。于是,我在教学中一直试图寻找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以此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同时也让自己少一些遗憾。记忆方法多种多样,每个人的思维特点又不尽相同。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有的人对数字符号比较敏感,适合学习逻辑性强的理工科,有的人对文字符号比较敏感,适合学习语言要求较高的人文学科。所以,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门学科,如果注重把握其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规律,学习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历史学科更是如此。因为许多历史年代和事件,如果孤立地去学习它,不但枯燥乏味,而且生涩难记。为此,笔者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视历史年代和事件相互关联因素的探索,并总结出了一些记忆规律,使无意义联系的枯燥数字和事件变成了生动有趣的相互联系的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教学中,数字(如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的记忆,是学生感到乏味和头痛的事,怎样把枯燥的数字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能借助它把大量的知识浓缩起来,便于掌握,易于运用,是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方法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方法,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8.
正历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历史的过程就是使历史事件再现的过程。通过历史再现让学生详细了解历史发生的真实情况,他们会对这些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促进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吸收和学习。在历史教学中,如果学生不对历史的发生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只是对知识点进行记忆,那么学生对历史知识只是机械记忆和生搬硬套。没有对知识的理性认识,也就没有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对学习历史不具备主动性。所以,教师要通过让学生体会历史的  相似文献   

9.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特点。由于其过去性的特点,学生学习起来缺乏一种真实的体验,容易造成历史知识点的混乱和记忆盲点。历史知识又有具体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起来的。所以学生只要找准了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一定的方法就能将知识归纳起来形成历史线索,从而解决知识混乱的问题。笔者将在下文就怎样梳理历史线索,怎样对历史知识进行系统归纳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每年临近中考,一些初三学生面对历史学科大量的知识背诵、记忆都很伤脑筋,总是抱怨历史难背、难记。其实学习历史并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下面就给这些学生一些历史复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历史学科的教育评价主要着眼于历史知识本身,测量学生对历史知识记忆的牢固性,强调史实知识的价值,以掌握历史知识的多寡衡量学生的学习。历史教学变成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结论的简单背诵。这种评价体系领域极其狭窄,形式是单一的书面测验,越来越束缚了历史教育的发展,必须产生新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来取代它。  相似文献   

12.
正在历史教学中,由于学生和家长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学生在学习中不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历史的学习中,认为"副科"学不学无所谓。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大,对历史的学习不能主动进行探索,这就使得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一知半解,在面对历史问题时不知从何下手。历史学科是需要记忆大量资料的学科,学生对记忆枯燥的知识很反感,这就导致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断减少,不对历史知识进行关注。这种不重视历史知识的结果会导致学生历史成绩不好,同时他们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看法也不会深刻。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  相似文献   

13.
历史学科是初中阶段一门必修课程,它能够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历史常识,对学生形成科学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就是这样一门重要的课程,在现实教学活动中却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记忆一些知识点是学好历史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与此同时,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也给历史学习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死记硬背就是历史学习活动的全部.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一些记忆技巧的运用,突破历史知识点的记忆关,让历史学习减负呢?在长期的历史学习中,广大教师和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很多的记忆技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恰当的记忆方法.以下是笔者结合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总结的几种常用的记忆历史知识的技巧.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我在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作了点尝试,现总结如下。 一、激发兴趣是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条件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你所讲的知识感兴趣,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集中对提高记忆水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从教以来,一直担任历史课。但对于这一需要多记忆的科目,每一年都有一部分学生觉得学好历史知识有一些困难,特别是一些女同学,本来就对历史知识不够感兴趣,学起来就更觉得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16.
读史有技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记忆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不仅记不牢而且忘得快。教材是死的,教学方法应当灵活多变,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歌谣、数字、比较表格、体验等办法引导学生有效记忆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学素质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实践,就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都很重要,学习历史也是如此。如果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通过历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1.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获得知识,接受教育,是以对教师的信任为基础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对知识丰富,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道德品质好的教师是钦佩的,对他所教的课程也就感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不…  相似文献   

18.
新的历史课程体系,淡化编年史,大幅度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但不等于说不要记忆,“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历史,基本历史知识还是需要理解记忆的,中学生要学好历史,记忆力是重要的一环,近些年来,我在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作了点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9.
秦大忠 《湖南教育》2004,(20):38-39
学习历史离不开记忆一些必要的历史年代。记忆历史年代有多种方法,而按历史年代的特征进行记忆是一种有趣、简便、易记的方法。下文举例说明之。一、顺次年代。年代的数字特征是顺次的。如:23年,昆明之战;1234年,蒙古灭金。二、反复年代。年代的后两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的重复。如: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818年,卡尔·马克思诞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三、对称年代。中间两个数字相同,两边的两个数字也相同。如:1661年,郑成功出兵台湾;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签订。四、一肩挑年代。三个数字的年代,两边的两个数字相同。如:383年,淝水之…  相似文献   

20.
正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对历史的重视度不够,导致在学习历史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这就造成了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本质不了解。面对这一问题,教师要从学生的态度入手让学生提高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现在的教育是发展学生素质的教育,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不能单纯地依靠记忆知识点来提高历史水平,这样的学习方式只是单纯地提高了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存量,学生不能对历史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学到的都是死知识。所以,教师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一、历史教学首先要达到一定深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必须让学生认真分析和思考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