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步成章”中的“七步”究竟几步江苏徐德培成语“七步成章”的典故记载:曹操长子曹丕做了皇帝后,欲害弟弟曹植,一天召见曹植.限他七步之内.成诗一首。曹植没走满七步.便做成一首诗“煮豆燃豆箕,漉鼓以为计.其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大急?”...  相似文献   

2.
三国时魏国的曹植自幼文思敏捷,才智过人,深受父亲曹操的宠爱。曹操死后,长子曹丕称帝,猜忌排斥曹植,令他七步之内成诗一首,否则处死。自幼敏慧的曹植镇定自若,特定的情境使他迅速捕捉到可供寄托的物象,诗句脱口而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就是流传至今为世人熟知的《七步诗》,曹植因此得到“七步之才”的美称。据说曹丕听了此诗后面露惭色,曹植因而保命了性命。  相似文献   

3.
《新作文》2006,(2)
1故事播讲站七步成诗曹丕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他做了魏国的皇帝后,妒忌弟弟曹植的才能,想找个借口把弟弟杀了。一天,他把弟弟曹植喊来,说:“你不是很会作诗吗?我现在命令你走七步作一首诗。倘若做不出来,我杀你的头!”曹植明白,这是哥哥曹丕故意找借口想害死自己。事已至此,与他争执是没有用的,只有振作精神,运用自己的才能来战胜他,才能解此危难。于是他答应一声,便缓步慢行,未至七步,诗已作成。他高声吟诵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哥哥曹丕听了,深为感动,就让弟弟走了。2技法报告厅一篇文章怎样才能吸引读者?我…  相似文献   

4.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流传广泛的《七步诗》,相传为三国时曹植所作。曹植生性聪明,十岁能诗,深得父亲曹操宠爱,因而受到胞兄曹丕的妒忌。曹丕即位为魏文帝以后,有一次故意为难弟弟曹植,限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流传广泛的《七步诗》,相传为三国时曹植所作。曹植生性聪明,十岁能诗,深得父亲曹操宠爱,因而受到胞兄曹丕的妒忌。曹丕即位为魏文帝以后,有一次故  相似文献   

5.
煮豆燃箕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愧色。(选自《世说新语》)锦囊小语:译文:魏文帝曹丕和弟弟东阿王曹植在争夺继承王位时,结下许多深仇,曹丕当上皇帝后,一天,将曹植找来,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如果做不出,就是空有诗人之名,是欺骗皇上,必须处以死刑,曹丕刚说完,曹植便边走边念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完之后,不禁对自己所做感到惭愧,而前嫌尽释。手足相亲的兄弟,却因王位的争夺而惭行渐远…  相似文献   

6.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传,三国时魏国皇帝曹丕命令弟弟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否则就要杀头,曹植满怀悲愤写下了上面这首《七步诗》,最终感动了曹丕,保全了性命。仔细想来,考场作文与写此诗的情景有不少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7.
三国后期,魏王曹操死后,他的大儿子曹丕继承了爵位,不久又逼汉帝禅位,成为魏文帝。他和历来的封建帝王一样,害怕兄弟亲族抢夺帝位,残暴刻薄地对待亲人,直至杀害。曹丕逼迫弟弟曹植在七步之内赋诗,曹植随口吟出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名句。后来,因为他们的母亲卞太后出面干涉,曹丕才没有下毒于。他命令曾植和另一个兄弟曹彪,都离开京城回到各自的封地  相似文献   

8.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篇云:“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曹植)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以恰切的比喻,言“萁”和“豆”“生本同根”来暗示兄弟之间“相煎太急”。诗成,曹丕羞赧难言,大概是卞太后出面过问的缘故,遂以贬谪“安乡侯”了结此事。  相似文献   

9.
三国时.曹植天性聪慧,才出众,深受曹操喜爱。曹操本打算立他为太子.但曹丕“矫情自饰”,用尽各种手段当上了太子、曹丕做了太子后,对曹植进行无端迫害。有一次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以“兄弟”为题作诗一首,并不准出现“兄弟”二字.否则处死。曹植果然七步之内成诗:  相似文献   

10.
谈到曹丕,就会想到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这位哥哥,对于同母的弟弟曹植,一点手足之。隋都不顾,弟弟只有借着吟诗,来表达心中的愤慨了。我们不管这首诗是不是文本上的原件,也不论兄弟阋墙的背后是否反映激烈的政治斗争,我们只想问问:为什么这首诗流传得如此广泛,只要谈到曹丕,就会想到它?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先要知道曹丕是怎样一个人,他当政之时,表现如何?  相似文献   

11.
文人的雅号     
历代文人都有一些雅号流传,品味它们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还可以赏识文人们的才学,可谓“一石二鸟”。兹辑录以下文人雅号。1.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在受宫刑的情况下,发愤著《史记》,名垂千古,因此世人称其雅号为“史迁”。2.曹植三国魏诗人,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称为“三曹”,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曾有七步成诗的故事,其诗为:“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由此世人称为“曹七步”。3.谢道韫东晋著名女诗人。因一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一种非逻辑思维方法——类比。借助类比,常能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十分陌生、十分困难的问题。可以说,能够有意识地通过类比解决问题,是解题能力有了质的飞跃的重要标志。 类比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在我们的日常交谈、文学创作和艺术表演中广泛运用的“比喻”就是类比。 相传曹操的长子曹丕十分忌恨才华横溢的弟弟曹植,想找个借口害死他,先是要求曹植按他的命题,行七步赋诗一首,曹植七步成诗之后,曹丕又说:“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曹植说,行,你就命题吧。曹丕说:“吾与汝乃兄弟也,以此为题,不  相似文献   

13.
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操在立太子事情上极其慎重,为了避免废长立幼引起宫廷政治斗争,最后还是把王位传给了曹丕。曹丕在位期间,曹植受到了排  相似文献   

14.
曹操有四个儿子,其中曹丕(pī)和曹植是一母所生。曹植从小聪明非凡,十几岁的时候,就读了不少书,能写很出色的文章。曹操试了曹植几次,觉得他确实才华出众,就对他特别宠爱,多次想立他为太子,只是因为有些大臣反对,才决定不下来。曹丕文才也很好,但比不上曹植。他怕自己地位不稳,就想方设法讨曹操喜欢。有一次,曹操外出打仗,曹丕、曹植都去送行。临别的时候,曹植马上念了一段颂扬曹操功德的文章,大家听了十分赞赏。这时有人在曹丕耳边小声说:“大王要离开了,你只要表示伤心就是了。”曹丕赶紧抹着眼泪向曹操告别,曹操很受感动,也掉下了泪。这…  相似文献   

15.
剥体诗说趣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亦灰。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一读这诗,就知道是仿拟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写就的。这首诗是当代诗人郭沫若先生写的,吟咏的是亲人之间相互体贴谅解成全之情,突出了“豆熟萁亦灰”,与曹植感叹骨肉相残“相煎何太急”的意思相反。这种有意识地仿照某首诗写的诗叫做“剥体诗”。也叫“剥皮诗”,有人还叫  相似文献   

16.
文贵创新,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拓新题材;二是在旧题材中创新,反其意而用之,旧瓶装新酒。文学大师们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榜样。魏晋时,曹植有首《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以“豆”喻己、用“萁”喻兄长曹丕,含蓄地控诉了兄长对己的残酷迫害,哀怨动人。据说此诗也曾使曹丕感动不己,诗人才得以逃生。当代文学大师郭  相似文献   

17.
<正>曹植与《七步诗》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曹丕想杀曹植,让他七步作诗,如果写不出,就要取他性命。可这段故事,乃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诗句,从没在史书和曹植的诗集里出现过。仔细想想,这故事似乎也有点问题:曹家兄弟中,曹植以才思敏捷著称,迷弟谢灵运称赞他  相似文献   

18.
<正>【技法阐释】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大抵都不会忘却这首《七步诗》,其作者曹植,乃三国时期的大名鼎鼎的才子兼诗人。诗中以同根而生的豆和萁来喻同父同母的兄弟,以燃萁煮豆来指同胞骨肉相残。它所负载的思想之沉重,情感之愤激,实在撼人心魄!于是,作者于七步之内赋出此诗,立即令其兄长曹丕"闻之,潸  相似文献   

19.
闫祎 《初中生必读》2011,(12):42-42
同学们一定记得能够在七步之内作诗的"大才子"曹植吧!他有一首著名的《七步诗》是这样写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为了控诉他的亲哥哥曹丕对他  相似文献   

20.
苗夏梅 《现代语文》2006,(12):25-25
在中国历史上,曹植的“七步诗”家喻户晓。许多人年少时所学的《七步诗》只有四旬:“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而现在出版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的“七步诗”却有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原因是,四句版的“七步诗”属于节选,六句版的“七步诗”才是标准的。其实,历史上的曹植在金殿上作的“七步诗”不是这首诗,而是另外一首七步成章的“斗牛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