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统计与概率不仅包括必修三的内容,理科还包括选修2-3、文科还包括选修1—2的第一章.这一内容每年必考,命题方式都是“一小一大”。从广东四年的高考命题情况看,“小题”多出在统计(07、08、09三年都是如此)方面.“大题”的命题内容与命题形式显得灵活多变,其共性是难度不大、较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概率统计知识是近年高考的命题热点,重点考查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独立事件,抽样方法,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布列、期望、方差等知识及其简单应用,分值占整套试卷的12%左右,题型多为一道选择题或一道填空题,加一道解答题.理科考查重点为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文科主要考查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预测2009年高考仍以以上内容为主要考查点,但特别要注意理科卷可能选用与“正态分布”相关的题材,文科卷可能选用与“抽样”相关的题材,而以线性回归为命题背景的“统计题”也可能成为高考题.  相似文献   

3.
2002年贵州省的高考将采用“3+x”高考方案中的第二发展阶段——“3+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3”即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内容;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内容。在教学与高考复习中,我们应根据高考的要求进行恰当的安排,转变教学方法和复习方法,注意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与综合。  相似文献   

4.
谢贶 《广东教育》2009,(12):29-3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与均值是近年新增的内容,为强调这一内容的重要性,全国各地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与均值的考查都加大了力度.看看08、09两年各地的高考题,很多省市无论文科理科都对这一内容进行了考查.试题也由原来的“独立”型转向综合型、交汇型.试题新颖别致的设计使这一内容成了高考试卷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经过对两年来高考试题的分析与总结,我们发现了六大热点(或是亮点),现整理出来,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 )数学》第三册 (选修Ⅱ )第一章是“概率与统计” .教科书是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选修Ⅱ的第 1部分“概率与统计”编写的 .在教学内容中增加概率与统计的初步知识 ,是《大纲》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初中学习“统计初步”和高中必修课的“概率”基础上学习的 ,内容分为“随机变量”和“统计”两部分 .主要内容如下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 .抽样方法 .总体分布的估计 .正态分布 .线性回归 .实习作业 .本章共需 14课…  相似文献   

6.
2007年山东、广东、宁夏、海南等4地首次实施了新课程普通高中高考改革.高考数学试题在坚持“相对稳定、适度创新”的原则下,充分体现了数学新课程的理念,关注了不同版本的教材,关注了必修和选修的比例以及文科和理科试题的差异.试题在着重考查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的同时,对新课程中新增加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考查.笔者认真分析、总结了这4个地区新课程实验区数学高考新增内容的命题特点,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对新课程数学高考新增内容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7.
吴举宏 《中学理科》2005,(3):47-48,45
【考点聚焦】由于“微生物营养与代谢”的内容是高三选修教材中的知识,因此本部分内容纳人高考理科综合考试的时间不长.再者,近年来高考也不再是“一卷统天下”.因此这部分内容也只是在新课程实施的省市试卷中出现.如,2002年新课程卷第6题考查了大肠杆菌的乳糖代谢调节的内容;2004年北京卷第1题考查了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的区别等等  相似文献   

8.
今年高考是我省自主命题的第一年,也是我省使用新课程高考卷的开始.新课程高考数学卷有什么特点?命题趋势将会怎样变化?高考复习中要有哪些对策?现结合近几年试点省份的新课程卷、考试大纲及数学教学实际,谈点看法.1新考纲的变化2004年高考《考试说明》已“变脸”为《考试大纲》,与旧课程高考《考试说明》相比,主要的变化有:1.1考点上的变化新增的部分:文科新增内容有简易逻辑、线性规划、圆与椭圆的参数方程、欧拉公式、向量、概率与统计、导数.理科新增内容除以上文科新增内容外,还增加了函数极限,并对概率、统计和导数等内容提出了高于文…  相似文献   

9.
在圆锥曲线中常有一类求三角形面积最值的综合题,如2007年陕西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21题(同文科第22题)、湖北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19题(同文科第21题),2006年江西省数学高考理科第21题、全国数学高考理科试题Ⅱ第21题(同文科第22题)等.最近也出现了一道类似的题目:  相似文献   

10.
1 学情分析 上课班级是高二(7)班,这是一个理科基地班,是整个年级学业水平最高的班级之一.学生基础较好,逻辑思维能力较强,课堂学习氛围活跃,学生质疑能力、思辨能力以及独立钻研能力较强. 2 教材分析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2-3第2.1.1节,主要内容是随机变量的概念、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以及分布列的性质和应用.在此之前,学生在必修3中学习了概率和统计,对概率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随机事件和概率之间的关系,这为本节课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全国高考湖北卷数学试题,是近几年来难度非常适中的一次,与新教材联系紧密,新增内容向量、概率、导数等占分高达52分,已成为新的“宠儿”.传统内容,看似平淡却玄机四伏,如理科第(11)题、第(22)题的第(Ⅲ)问、文科第(6)题等;新增内容,新颖别致却难易适中,如理科第(13)题、第(19)题、第(21)题、文科第(22)题等.  相似文献   

12.
(1)在从2000年开始的新课程高考试卷中,概率和统计的内容每年都考,一般是一大一小两个题目,大题以必修概率内容为主,理科试题相同;选修内容以小题考查,体现理科要求的差异.这些试题都是结合实际的意义,以应用题的形式考查,取代了现行课程中传统内容的应用问题,拓展了应用题命题的题材和思路,是高考内容改革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3.
“离散型随机变量”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3)》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学生在必修课程学习概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及其均值、方差等内容的基础概念课.教材通过取有限值的随机变量为载体,介绍有关随机变量的概念,重点在概念含义的理解及应用.随机变量的引入,使概率论的研究由个别随机事件扩大为随机变量所表征的随机现象的研究,它建立了连接随机现象和实数空间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4.
正一、高中数学新课程概率统计背景和地位据中学数学大纲的要求,概率与统计在新课程中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概率的基础知识为必修部分。选修部分分文理科两种,文科内容包括:抽样方法、总体分布的估计、总体期望值和方差的估计。理科包括: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抽样方法、总体分布的估计、正态分布、线性回归等。这些以前是大学讲的,现在中学的教材中出现,充分体现其重要性和实用性虽所讲的概率和统计很简单  相似文献   

15.
排列组合问题是中学数学的难点,也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特别是在必修中增加了“概率”、“概率和统计”,选修教材增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等章节后,使得排列组合在高考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成为高考复习的重点内容之一.解题时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公式进行分析解答,同时还要注意讲究一些策略和技巧,特别是将抽象的排列组合问题转化为与之等价的数学模型或实际模型,会使问题迎刃而解.以下是本人在近20年的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和感悟,例谈排列组合问题的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16.
“导数”不仅是研究函数单调性、极值、最值.讨论函数图像变化趋势的重要工具.而且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因此.近几年高考中都把它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考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标准》)将《导数及其应用》这部分内容安排在选修系列1—1的第三章和选修系列2—2的第一章。虽然是选修内容.但对绝大部分高中学生来...  相似文献   

17.
对于这部分内容,由于文、理高考要求不同,高考所考查的重点也不同.文科重点考查三种抽样方法的应用,理科重点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其期望和方差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从2004年高考首次出现概率统计的命题以来,概率统计问题得到越来越多命题者的青睐,并且一度取代其他模型的应用问题承担了考查学生应用能力的要求.近几年,全国各省市无论文科理科都对这一内容花了许多心思,试题也由原来的“独立”型转向综合型、交汇型.概率统计试题由于设计新颖别致而成为高考试卷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9.
1高考展望 1.1考点回顾 综观近几年浙江省数学高考文科卷与理科卷,三角函数都是重要的考查内容,大多数试卷出现l道选择题、1道填空题、1道解答题或者是1个小题、1个大题,分值为20分左右.其难度较小,但也有少部分题目较难,譬如2009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8题就有一定的难度.在解答题中,这类试题一般比较容易,只要考生基础比较扎实,得分率一般也就比较高,  相似文献   

20.
高考对概率与统计内容的考查,往往以实际应用题出现,既是这类问题的特点,也符合高考发展的方向.概率应用题理科侧重于分布列与期望,文科侧重于古典概型.高考概率统计应用题在高考中属于中档题,一般出现在解答题前三题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