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母语修养是文化修养的重要显现,联系学习主体的文化背景实施母语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中学语文教师肩负着守护民族语言情感的重任,他们有必要在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中渗透强烈的文化意识,以此展示母语的文化内涵和表达习惯,从而维护汉语的健康纯正和中国文化的独立品格。  相似文献   

2.
大学语文是基于中学语文的提高性的母语高等教育,是以人文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教育核心课程,是督导大学生提高语用能力和人文修养的基础课程。当前,应倡导"言语语用"和"人文语文"的大语文教育观,积极进行对话式的研究性教学改革。即通过文化专题研讨,使学生拓宽视野,升华精神;指导经典文本研读,引导学生体悟先贤哲思,启迪心灵智慧;督导学生参与语用实践,使之深思笃悟,在语境历练中提高母语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育是以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为土壤和血脉的母语教育,中学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民族母语的习得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且是一种民族诗意的拯救、民族情感的激荡以及民族精神的厚植”。然而,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深受社会环境和时代思潮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偏离了这个方向,而滑向了技术主义、工具理性的深渊。在语文教育这条路上,我们失去了太多美好的元素。  相似文献   

4.
杨爱红 《成才之路》2013,(14):83-83
“中学语文在中学教学中是最重要的文化传承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现行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现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感受传统文化资源的相关内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对学生生命的巨大浸润作用表现在内在修养和外在气质上,其重大贡献就是奠基生命发展和传统文化发展。但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实际教学不容乐观,前景堪忧。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承文化知识的过程,更要兼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尤其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把人类精华文化传承下去的任务重大。鉴于上述情况,应深入研究和挖掘整合语文在中学教学中所需的文化资源,同时倡导教师改进当前落后教学方式,设法弥补文化缺失的应对策略,以求持续不断地提升语文课堂的人文格调,使语文教学更具母语味。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语言修养是教师的职业需要,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更应具备的。探讨了提高中学语文教师语言修养的途径和措施:能讲标准的普通话,字音正确、吐字清楚;掌握并善于运用教学组织语言和思想教育语言的技巧;注重态势语的运用;提高自身知识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6.
对母语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是文化能力的基本素质要求。在对浙江某高职院校200名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高职学生由于缺乏关于中国文化的词汇及知识积累,无法用英语恰当地表达母语文化,从而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因此,高职外语教学应采取树立平等文化观、更新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材中母语文化的内容、增强教师母语文化修养等策略对母语文化进行渗透,使高职学生理解母语文化,鉴赏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党和国家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政策上做了重大部署,中学语文教学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大使命,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提高文化修养,才能在文化强国的潮流中完成好自己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更能帮助语文教师提升自身专业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本文提出传统文化内化于中学语文教学目标中、营造浓厚课堂氛围、建立完善的传统文化学习评价机制、提升中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以及创设丰富活动的形式来促进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更能帮助语文教师提升自身专业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本文提出传统文化内化于中学语文教学目标中、营造浓厚课堂氛围、建立完善的传统文化学习评价机制、提升中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以及创设丰富活动的形式来促进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对教师的学科业务素养提出新的要求。为了落实中学语文新标准的要求,教好中学语文新教材,中学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的修养,逐步提高教学能力。语文教师的素养包括文化、文学修养;良好的语文修养,良好的专业基础;对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的重要问题的正确认识;具有本学段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能力和教学艺术;具有改革意识和创新能力、辩证的思想和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具体分析了大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实际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采用访谈、追踪调查等方法,进而探寻造成母语"文化失语"缺陷的原因,得出在今后的教学中需注重用英语准确表述母语文化知识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克服母语"文化失语",弘扬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2.
外语学习中的母语知识负向迁移作用一直困扰着学习者,母语的负向迁移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写作的影响非常明显,涉及范围较广,从词汇到句法,从句子到篇章,到文化差异,值得英语写作教学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组成部分的作文教育,必须根据母语教育的特点来思考自己的目的、功能和途径。传统语文观念把人的语文水平等同于其所作道德文章的水平。这种观念是和封建专制主义相联系的。时至今日它仍然是妨碍我们回到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这个基本命题上来思考问题的主要障碍。时下关于作文教育的许多说法和做法,虽然和母语教育的特点相径庭,但却又为人们普遍接受,原因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4.
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母语写作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语是承载特定文明形态的符号意义体系.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是母语中最富于生气和变革意识的话语成分.20世纪中国文学在被进行"现代化"置换时其母语思维创造力乃至母语形象被历史性地贬损或遮蔽,处于所谓的"百年中文,内忧外患"的情境.由此得到的启示和反思是:文学创作如要在"世界性"中坚守"汉语性"或"母语化",必须破除局限于认识论意义上的"进化论"的思维方式;秉承和葆有汉语言母语"有容乃大"、"求同存异"以及"变则通"的文化品质;发扬光大汉语言母语文学的诗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基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初中英语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母语的负面迁移。但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二语学习者积极建构第二语言的社会文化图式,可以使二语学习者有效减少母语造成的负面迁移。  相似文献   

16.
雷芳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3):108-112
汉语母语课程由中学"国文",小学"国语"合称为"语文",这是由当时的学科背景和社会背景决定的。汉语母语课程更名"语文"对于统一课程名称、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由于这一名称存在固有的缺陷,对汉语母语课程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人们对汉语母语课程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加之国际间的交流与融合不断加强,它依存的背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有必要重新确立名称。  相似文献   

17.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事习得离不开母事对它的影响,有证据表明,母事对二语习得有正向迁移,也有负向迁移。同时,实践也证明,母语水平的高低对二语习得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试论新形势下青少年的母语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在国外"汉语热"升温的同时,国内许多青少年的母语能力却令人堪忧,对此应引起足够重视当下的母语教育应从端正对外语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母语教育理念,重视培养青少年对母语的感情,重视母语实践活动等方面改变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母语的干扰,其效果常常是负向的,即汉语负迁移现象。母语迁移特别是母语的负迁移涉及到二语或外语学习的方方面面:从词汇到语法;从句子到篇章;从思维到文化。文章拟从以上几个方面探讨汉语负迁移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阐释外语教育中文化失衡现象的基础上,简要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强调了母语文化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文化失衡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