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女排后备力量身体素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参加第19届、21届全国重点女排冬训运动员、平均年龄为14.70岁的运动员为对象,对他们的身高、手长和主要身体素质进行了研究,客观揭示了我国女排基础高度和主要身体素质现状、优势、弱势及潜力所在,指出了我国青年女排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国钊  郭鼎文  盖洋 《体育学刊》2007,14(2):113-116
对97名参加2006年全国青年女排集训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身高、指高和体重等身体形态指标与成年运动员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缺乏身材高大的运动员,助跑摸高、连续摸高等专项身体素质水平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我国青年女排后备队伍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03年3月全国青年女排冬训及2003年4月全国青年女排联赛的13支女排队伍的年龄、身高、专项素质、技战术指标等进行统计。通过青年女排与甲A女排的年龄、运动年限、身高、发球和接发球、进攻效果、得失分等情况的分析比较.找出目前我国青年女排存在的差距,对青年女排的科学训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与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参加第27、28、29届奥运会女排各12支球队,576名运动员的身高、体重、扣球与拦网高度、HS、HB6项指标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近3届奥运会女排运动员身体形态和网上高度总体上没有大的变化,但运动员身材有大型化发展的趋势;前4名球队各项指标均高于总体水平,非技术性指标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对参加2006年海埂训练基地集训的天津、辽宁、上海等9支青年女子排球队83名运动员进行身体形态和专项运动素质测试,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我国青年女排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体重已基本达到成年国家队队员水平,但专项运动素质方面与成年运动员还存在很大差距,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我国青年女排及女排后备队伍的科学训练提供相关专项身体素质的资料,就参加2008年3月全国青年女排集训的8支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测试成绩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研究,并与我国甲A女排专项素质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与甲A女排存在一定的差距,女排后备队伍各队之间身体素质呈显著性差异,网上高度对女排后备队伍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参加第28、29、30届奥运会女排前6名以及第16届女排世锦赛前6名共24支球队,288名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4项指标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揭示当今世界级优秀女排运动员非技术因素的特征,为中国排球训练及选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2004-2012年期间,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总体上没有大的变化,但运动员身材有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中国女排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克托莱指数已达到了世界女排顶尖强队的身高指标水平,平均年龄略低于世界女排顶尖强队的年龄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8.
我国与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的年龄、体重、身高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在现今世界排坛 ,队伍年龄结构是否合理 ,以及在体重、身高方面的差异 ,已经成为影响比赛结果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笔者将中国男女排运动员以及各省市甲级男女排运动员同国外优秀运动员的三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 ,中国男排运动员在体重方面同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较大差异 ,而年龄结构和身高指标较合理 ;各省市男排运动员三项指标同世界优秀运动员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女排在三项指标上都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各省市女排运动员的年龄、体重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显著差异。笔者认为 ,年龄结构不合理以及低体重下表现出的力量弱势 ,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排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参加2018年至2020年全国青年女排集训的15支队伍183名运动员的三项下肢专项素质进行测试、分析,旨在发现青年女排的下肢专项素质特征,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青年女排下肢力量素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青年女排不同专位间运动员下肢专项力量符合排球专项位置特征,但整体下肢爆发力和快速移动能力偏低,均有上升空间;需着重加强副攻的下肢快速移动能力和二传下肢纵向爆发力。  相似文献   

10.
调研以提高中国女子排球运动竞技水平为目的,以选拔、培养国家女排后备力量为组织核心的数届全国青年女排集训比赛的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其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近三年来全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年龄征象、身高水平相对稳定;主攻、副攻、二传、接应的体重、指高差异不显著、专位特色不鲜明;助跑摸高、6m×16次移动水平停滞不前;下肢垂直与水平爆发力等专项素质亟待提高;相关指标数据与国家女排运动员、甲A女排运动员有较大差距;身材高大的运动员仍较缺乏。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physiological, anthropometric, and skill test results could discriminate between junior volleyball players of varying ability. Twenty-eight junior volleyball players competed for selection in a talent-identification volleyball programme. Participants underwent measurements of stature, standing reach stature, body mass, skinfold thickness, overhead medicine ball throw, vertical jump, spike jump, 5-m and 10-m speed, “T” test agility, maximal aerobic power, and passing, setting, serving, and spiking technique and accuracy. A discriminant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selected and non-selected groups to obtain a regression equation that could be used to predict selection in junior volleyball squads based on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Passing and serving technique were the only significant variables included in the discriminant analysis. Cross-valid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17 of 19 selected players (89.5%) and 5 of 9 non-selected players (55.6%) were correctly classified into selected and non-selected groups, respectively, providing an overall predictive accuracy of 78.6%.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demonstrate that selected skill test results (i.e. subjective coach evaluations of passing technique and serving technique), but not physiological and anthropometric data, discriminate between successful and unsuccessful talent-identified junior volleyball player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passing and serving technique in talent-identified junior volleyball players.  相似文献   

12.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physiological, anthropometric, and skill test results could discriminate between junior volleyball players of varying ability. Twenty-eight junior volleyball players competed for selection in a talent-identification volleyball programme. Participants underwent measurements of stature, standing reach stature, body mass, skinfold thickness, overhead medicine ball throw, vertical jump, spike jump, 5-m and 10-m speed, "T" test agility, maximal aerobic power, and passing, setting, serving, and spiking technique and accuracy. A discriminant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selected and non-selected groups to obtain a regression equation that could be used to predict selection in junior volleyball squads based on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Passing and serving technique were the only significant variables included in the discriminant analysis. Cross-valid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17 of 19 selected players (89.5%) and 5 of 9 non-selected players (55.6%) were correctly classified into selected and non-selected groups, respectively, providing an overall predictive accuracy of 78.6%.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demonstrate that selected skill test results (i.e. subjective coach evaluations of passing technique and serving technique), but not physiological and anthropometric data, discriminate between successful and unsuccessful talent-identified junior volleyball player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passing and serving technique in talent-identified junior volleyball players.  相似文献   

13.
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发展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有效途径 ,以四川青年女子排球队 9名运动员和重庆女子排球队 13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对有关弹跳力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相关、多元回归分析 ,进而制定出发展弹跳力的回归模型 ,为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男排后备队伍专项身体素质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亮  连道明 《福建体育科技》2009,28(1):24-26,29
通过对参加2008年5月全国青年男排集训的8支男排后备队伍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并与中国男排进行比较。我国男排后备队伍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较往年有较大提高,但与中国男排存在明显差距,后备队伍各队之间专项素质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男子排球后备力量调查及北京奥运战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调查访谈、体育测量和统计等方法对我国男子排球后备力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不缺乏男子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的生源,排球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已初见端倪并正在不断地完善。建议以青少年运动员为主,挑选组建第29届奥运会集训队伍,进行针对性训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全国25所排球后备人才基地排球教练员与运动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女排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群体梯队建设较薄弱、排球后备人才可供成年队挑选的适龄运动员数量偏少、青少年运动员比赛较少、"学训矛盾"仍然存在、后备人才基地经费来源有待进一步拓宽、后备人才基地现有硬件设施基本满足训练需要。  相似文献   

17.
体能是排球运动竞技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为了解中国青少年女排队员体能现状及其在目前在国际同龄运动员群体中的地位,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对中国青少年女排与世界优秀青少年女排的体能现状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青少年女排身体形态指标占优;中国青少年女排未能充分利用高度优势发展相应的技战术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影响重庆市青少年排球运动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对影响重庆市青少年排球发展的政策法规、领导重视程度、经费支持、竞赛体系、当地优势项目、教练员水平、排球传统和氛围等社会环境因素进行整体分析,总结出重庆市青少年排球训练多年来发展的经验并找出不足,为重庆青少年排球训练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弹跳力多因素定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弹跳力是排球运动员最重要的身体素质,采用灰色理论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四川青年男排弹跳力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初步弄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