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是我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这一科学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古往今来,和谐社会都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社会.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和谐社会才有可能实现.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艰辛探索、不懈奋斗的实践和认识成果,是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指南.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分析当前存在社会发展的“失衡”问题入手,指出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如何运用“合力论”整合社会发展动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道路保证、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也为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提供了新的视阈。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教训和经验,提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阈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语境而言的,我们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5.
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之一,它对社会科学尤其是法学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谐和自由、平等、秩序、人权、公平、正义、效益、人的全面发展一样成为法的价值之一。这将对于法的价值认识和研究产生新的意义和深远影响。如何认识法的和谐价值及其特征和意义是每一个法学初学者和研究者不可或缺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浅析和谐社会理论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从五个方面去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体现了对社会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又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  相似文献   

8.
性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这一概括突出地表明了邓小平理论在对社会主义的根本认识方面取得的新成就。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所要回答的中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深入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基础上,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趋…  相似文献   

9.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兴起,使我国一些负面新闻频发地区的负面信息传播更为迅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其中地区歧视问题尤为严重,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首次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思想观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观.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挖掘其背后的深刻理论内涵,是解决当代中国地域歧视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主题回答和解决了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明确"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和怎样建设国家",这是事关中国发展的全局问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继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明确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措施等问题.把握和实践十六大主题,创造中国更加辉煌的明天.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个丰富和发展,也是整个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基础和最初的理论生长点.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对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思想的深化,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构建一个具有长期指导意义和稳定性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3.
十七大报告的科学论断与中国近现代史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内涵、"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等科学论断与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讲授,不仅可能而且必要。近代现代史是证明十七大报告英明伟大的材料,也是解释当前存在问题的历史渊源;十七大报告则是讲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三个倡导"的科学内涵,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灯塔,分别反映了人民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价值诉求和利益诉求,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憧憬和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方向的路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诉诸于社会管理实践而形成的基本价值导向,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价值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规范社会主义社会公民行为的准绳,为公民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把“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未来社会的目标延伸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和突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体现了我党的宗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迫切愿望。积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族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另一方面,中国具体实践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从内涵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国社会发展相结合,与党的中心任务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需要推进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战略目标之一。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和谐社会的反映和升华,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撑和精神力量。本文基于如何建设和谐文化这一中心论题,分"和谐文化的内涵"、"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3个部分,对和谐文化的本质和意义进行了论述,并从5个方面集中阐述了如何加强和谐文化建设,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于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加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作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集体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在新时期、新阶段、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开拓创新,提出并阐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个理论都有它出现的世纪,每一个理论都有它的理论渊源和基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和观点,为"中国梦"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和谐哲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当代中国,和谐哲学由于找到了社会矛盾论的根基,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论。在价值诉求上,以人为本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谐哲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