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背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公民科学素质的要求,分析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影响,认为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公民科学素质是当今社会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石.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包括教育部门在内的全社会性工作.公民科学教育规划的合理性,公民对科研工作的参与是科学教育成功的关键,现代化的传媒工具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得以成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正>《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陈来成  徐燏 《职教论坛》2012,(14):55-57
公民的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生的科学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将来劳动力的水平,而且也会影响社会的诸多方面.培养高职生的科学素质,不仅需要理论指导,更需要可操作性强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是一个非常重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国家,公民的科学素质普遍较高。其中,澳大利亚的科技场馆在普及科学知识和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全民尤其是儿童学习科学知识的摇篮。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是一个非常重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国家,公民的科学素质普遍较高。其中,澳大利亚的科技场馆在普及科学知识和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全民尤其是儿童学习科学知识的摇篮。  相似文献   

7.
<正>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学正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最佳途径。机器人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张英 《地理教育》2011,(8):12-13
一、探讨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与公民意识的意义当今社会,提高公民素质对个人、国家和社会的意义重大.国际化日益加剧的今天,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世界上很多国家在教育改革中都非常重视使受教育者具备国家公民和世界一员所应有的素质,称之为citizenship.citizenship译为公民资质更为合适,公民资质的形成依赖于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培养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又是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工程,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未来公民的科学素质,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6日,国务院颁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国务院的这个文件非常重要。正如《纲要》所指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国务院正式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纲要》的颁发,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增强我国在当今世界的综合竞争实力,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的比例相当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  相似文献   

12.
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瑞萍 《科学教育》2006,12(2):13-14
科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学素质的高低直接体现了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自从上世纪50年代对公众科学素质的研究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以来,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本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培养,并将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对全体公民的科学素质的培养上。我国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点,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为适应新的改革,很多中学都将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学生科学…  相似文献   

13.
“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一直是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它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1]国务院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高度重视我国公民科学素养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人才培养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公民科学素质是当今社会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石。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包括教育部门在内的全社会性工作。公民科学教育规划的合理性,公民对科研工作的参与是科学教育成功的关键,现代化的传媒工具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得以成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媒体点击     
徐敏:《科学素质不是"鸡肋"》,《解放日报》10月7日 [观点再现]:近期公布的我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而早在1989年,加拿大这一比例就达到了4%;1992年,欧洲许多国家此项比例为5%;美国在2000年时,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已高达17%。  相似文献   

16.
科学素质是公众对科学的一般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直接或间接地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甚至政治稳定带来影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01年我国公众基本科学素质水平的比例仅为1.4%,而美国在1990年就达到7%;我国城乡的差距也十分明显,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农村,愚昧、迷信之风颇为盛行。农村公民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农村迈向小康,创建和谐社会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科学素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宏观方面来说,公民的科学素养是关系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决定着国家科技发展的后劲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微观方面来说,科学素养是公民个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今后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内在品质与潜在能力。中学教育为培养公民的科学素质,起着基础作用,基础打不好,就很难“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为此,首先需要了解中学目前实施科学素质的教育状况。我们抽出一些时间对内蒙古临河市三所中学的300多名中学生做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初步了解了临河市中学生的科学素质情况,探索了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科学素…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指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智能机器人科技教育就是这样一项集物理、电子、信息技术和创新设计于一体的科技实践活动。它以普及机器人技术、凸显科学创新、强化团队贡献、培养科学素质为宗旨。在中小学开展智能机器人科技教育活动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作为我国公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民主社会生活中所体现的公民素质的高低,不但影响其一生的实际生活方式,而且影响着全体公民素质的发展方向,也是影响推动中国走向公民国家的重要力量之一.大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途径,是大学生公民素质提高的保证.文章探讨了通过课程教育、校园环境熏陶和实践活动锻炼为途径来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20.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我国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而且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公民科学素养低,严重制约了我国创新型人才的产生和成长,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因此国务院在2006年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正式纳入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入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