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沦与救赎     
一群饥肠辘辘的羊,因不肯吃一口长得高贵诱人的天堂草,最终一只只死去。这不是《山羊不吃天堂草》的开端,却是这个故事的源头。穷困所迫的少年明子,因此和同村伙伴黑罐一起,跟随着木匠师傅三和尚,离开生长了十六年的小豆村,到城市里去闯荡。  相似文献   

2.
<正>一、真实,让隐性思想显现(一)运用工具直面成长一提到“太阳”和“乌云”,你会想到什么?笔者与学生共读的《山羊不吃天堂草》这本书中有这么一个小环节:当师生把目光聚焦到主人公明子身上时,有学生发现明子拒绝偷木料这件事体现出他的正直,笔者适时地在黑板上方贴了一个小太阳图标;有学生提出明子经常恶作剧特别不道德,笔者默默地在黑板下方贴了一朵小乌云图标。大家七嘴八舌地聊着,发现明子劝阻黑罐不要参与赌博,自己却用赌博的心态买彩票;他既想方设法地帮助别人,  相似文献   

3.
比眼力     
1.张三和李四都是深度近视眼,但谁也不服输,都说自己的眼力好。 3.挂匾的前一天,张三到庙里。向和尚仔细打听了匾上写的什么。鬻爹| 5.第二天一大早,两人就来到庙前。 6.张三抢先道:“看。匾上‘普度众生’四个字写得多么雄浑有力!”畿鬻 7.李四也不甘落后:“你看那落款小字‘壬午年,陈君书’,多秀气!”.、、一一矽然比眼力@明子 @郭辉  相似文献   

4.
明子和咪子     
……奶奶家住得不远,骑车三分钟就到了,奶奶还给明子一大把门的钥匙,可以一直进去。明子兴冲冲地进去时,奶奶正在给妈妈写信呢。明子从书包里把小猫一只一只放在书桌上,它们一边低头闻着,一边柔软轻巧地在笔筒、茶杯和台灯中间穿走。其中有一只是全白的,只有尾巴是黑的,背上  相似文献   

5.
李茂 《教师博览》2008,(4):48-49
“抓住你了!’’每周都努力“当场抓住”表现好或做好事的学生.让被“抓住”的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和所做的事写在纸片上,然后把纸片放人一个“好事罐”里。每到星期五,从“好事罐”里随机取出几张纸条,给被选中的学生发小奖品。  相似文献   

6.
知识天地     
有一个土耳其商人,想找一个助手.有两个人前来报名,商人想测验一下谁聪明,他把两人带进一间既没有镜子,也没有窗户,全靠灯来照明的房子里,然后商人打开一个盒子说:“这里面有五顶帽子,两顶红的,三顶黑的.现在我把灯熄掉,我们三个人每人摸一顶戴在自己的头上,然后我把盒子盖上,再点亮灯后,你们要尽快地说出自己头上戴的帽子是什么颜色.”  相似文献   

7.
他是个笨男孩。对 1/ 2与 1/ 3谁大谁小的问题,一见就发晕。上了中学,老师曾多次给他父母暗示,读书不会在他身上产生奇迹。高考那年,全班落榜三人,其中就有他。   对此,父母没有责怪,因为他一   父母让他跟一个师傅学裁剪,他学得很认真。师傅说,他将来会成为一个好裁缝,因为 10个学员中, 他钉的纽扣最结实。直都很努   他确实是个不错的裁缝。他不仅纽扣钉得牢靠,而且他在裙腰的内侧加小口袋,让穿裙子的人有地方放 BP机和零钱。他把 T恤衫的领子去掉,把童装的口袋移到胸前。总之,学徒期间,他把老板的滞销服装给改…  相似文献   

8.
管理有道     
《山东教育》2003,(26):62-62
帕金森定律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了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力;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力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  相似文献   

9.
    
真琪 《阅读与鉴赏》2008,(10):19-19
母亲告诉我,每做一件事情前,请把自己的右手紧紧地贴在自己的左胸上,然后连问三声:“我应该怎样去做?”问第一声时,让自己静心,做出最准确的是非判断;问第二声时,让自己劳心,计划怎么去做,怎么才能做得更好;问第三声时,让自己用心,把全部的力气和智慧都用在怎么去做成这件事情上面。父亲告诉我,做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心分成三份:一份是良心,一份是虚心,一份是爱心。  相似文献   

10.
我18岁那年南下打工,进了一家汽车修理公司。两个月后,我攒下了1000元钱。给母亲汇款后又找了一张包装纸写信。师傅看到了,说“:你明明在这里干着又脏又累的活,为什么说你的工作很轻松?”我红着脸说我不想让母亲为我担心。师傅点点头说:“游子在外,报喜不报忧,这一点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用这么差的一张纸给母亲写信,她会相信你的工作很轻松吗?”师傅缓缓地说“:我20岁那年,母亲得了偏瘫,我四处求医问药,一个老中医告诉我,坚持做按摩治疗,有1%的康复可能。于是,我把母亲带到了这里。我在这里拿到第一笔薪水的那天,买了好多母亲喜欢吃的食品带…  相似文献   

11.
痛苦和盐     
盐铺里的一个学徒总是对现状不满,觉得日子过得不如意,常常向师傅抱怨。这一天,师傅又听到徒弟在抱怨,于是让他去取两小包盐过来。徒弟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其中一包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徒弟只喝了一口,就吐了出来,说:“很苦。”师傅笑着让徒弟带着另一包盐和自己一起去湖边。师傅让徒弟把盐全部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试试看。”徒弟不知道师傅是什么意思,只好去喝了口湖水。师傅问:“什么味道?”徒弟回答:“很清凉。”师傅问:“尝到咸味了吗?”徒弟回答:“没有。”师傅点了点头,坐在这个总爱怨…  相似文献   

12.
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生的重要场所,教学实习又是医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桥梁。所以这段时间很宝贵,然而因为五官科的实验、见习学时数较少,又是考查课,有些学生不太重视,这就为教师提出了问题,即如何把实验、见习课上活、上好,让学生从心里喜欢它,并希望自己将来做一...  相似文献   

13.
邻居和牛     
张三和李四是邻居。两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过 ,这几年张三的妻子做了一点小生意 ,手头有了几个钱。于是 ,夫妻俩合计着去买一头牛 ,以免受耕田之苦。而李四光棍一个 ,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 ,家里一贫如洗 ,耕作全靠两只手。这天 ,张三揣着几两银子 ,连翻两座大山 ,到牛市上买了一头健壮的母牛。回来的路上 ,张三正好碰到了儿时的好友王五。他拗不住王五的盛情邀请 ,便牵着牛到了王五家。王五的妻子热情地招呼张三就座 ,并张罗饭菜。王五把张三的母牛系到了自家的牛栏里。王五家也有一头牛 ,是头公牛。它一见这头母牛…  相似文献   

14.
钱凤娟 《师道》2005,(9):46-46
一个印度人住在山坡上,用水得到山坡下一条小溪里挑上来。他挑水用两个瓦罐,一个有一条裂缝,另一个完好无损。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从小溪边满满地运到家,而那个破损的水罐走到家里时,水就只剩下半罐了,另外一半都漏在路上了。这样过了两年,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更为自己的完美而感到骄傲。但那个可怜的有裂缝的水罐,则因为自己天生的裂缝而感到十分惭愧,心里一直很难过。  相似文献   

15.
偶然的发明     
钢筋混凝土法国人·蒙耶靠在木桶里种植榈树并将其出售来维持活。有一次,他突然想,如何才能把木桶做得更固些。于是,他把小木桶进大木桶,在两个木桶的间倒上一些水泥浆。然而,棕榈树要生长,是把木桶崩坏了。这位艺匠又改用瓦体,还有圈箍起来,但还是无济事。终于,蒙耶想到了铁丝网。他把铁丝网放进两个大小不同的木桶的间隙里,再灌上水泥浆。就这样,木桶变得非常结实,钢筋混凝土便从此问世了。让·蒙耶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发明而富起来。由于经济困难,他于1861年以极低的价格出售了自己的专利。橡皮膏1920年,埃尔·迪克松在一家公司供职。该公司…  相似文献   

16.
看高自己     
看高自己,你的价值将超乎想像。因为,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定位的高低。这里有两个故事。一孤儿对自己活着的意义很迷惘。孤儿院的院长给了一颗普通的石头让她去卖,但并非真卖。她去了,首先到集贸市场,一天下来,一块一文不值的石头竟有人出价奇高。第二天,第三天他又依次去了黄金市场和珠宝市场,并坚持不卖。于是,这块石头越传越奇,成了稀世珍宝,价值连城。这位院长让孤儿卖石头的用意何在?他就是想让孤儿明白:即使你一无是处,可你坚信自己有用,能和“金银珠宝”相媲美,并尽力表现自己,那么你也会获得社会的认可,你就将活…  相似文献   

17.
一个数学家拿出三顶帽子让甲、乙两学生看清楚:两白一黑,然后用布蒙住两学生的眼睛,将其中两顶分别戴在这两个学生的头上(两人戴的均是白帽子),再去掉蒙住眼的布让两人根据对方头上帽子的颜色来推断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两学生看了对方头上的帽子,彼此沉默了几秒种,不能回答。忽然,学生甲立刻断定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诸位不禁要问:学生甲怎么知道自己戴的是白帽子?答曰:他用了反证法:假设我戴的是黑帽子,学生乙再笨也能马上断定自己戴的是白帽子,(因为只有一顶黑帽子),然而学生乙未作立刻回答,说明自己戴的必是白帽子!  相似文献   

18.
日前,网上做了一个有关“马屁精”的小调查,一共有三个题目。到截稿时为止,已经有1722位网友参加了这次调查。大致结果如下:对于“马屁精现象”有近80%的人认为自己身边的“马屁精”多。在对自己在这方面表现的看法上,只有6%的人认为自己是嘴甜和奉承的,60%的人觉得自己不属于这类人,另外还有34%觉得需要看情况而定。对于“马屁文化”的态度,15%的人认为利大于弊,因为这些人使职场充满了竞争力;45%的人觉得弊大于利,因为“马屁精”让人觉得很讨厌;此外还有40%的人觉得利弊各半。  相似文献   

19.
正奖励游戏"抓住你了!"每周都努力"当场抓住"表现好或做好事的学生,让被"抓住"的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和所做的事写在纸片上,然后把纸片放入一个"好事罐"里。每到星期五,从"好事罐"里随机取出几张纸条,给被选中的学生发小奖品。  相似文献   

20.
洗手     
每次吃饭前,都要求幼儿去洗手,可有的孩子到水房转一圈就回来了,有的则打开水笼头一冲就算完事了。我曾多次强调洗手的重要性,要求孩子们洗手要打肥皂,可他们有的还是因为贪玩偷懒不打肥皂。为了能让孩子们清楚地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我让孩子们做了一个小实验。首先,我把玩了一下午的孩子分成两组,让一组孩子到水房认真地洗手,另一组则不洗手。然后,我准备了一个削好皮的苹果,把它一切两半,分别让两组小朋友去摸半个苹果。摸完后,有的孩子发现“这半个苹果有点黑了”,接着,孩子们都纷纷过来看,果真,没洗手的那组小朋友摸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