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有不少爱情诗。研究《诗经》中爱情诗的男性形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经》的内容与艺术价值,更好地明白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蹇瑞桥 《学周刊C版》2014,(11):237-23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有不少爱情诗.研究《诗经》中爱情诗的男性形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经》的内容与艺术价值,更好地明白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爱情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中的爱情诗有的以女性为主人公,反映她们对男子的思念以及对命运的抗争;有的以男性为主人公,反映他们对女子的爱慕、追求以及思恋。这些诗歌大致揭示了周代及周代以前青年男女的爱情观:对爱情的自由追求和对爱情执着专一的态度,当然,其中也隐约可以看到礼教世俗对爱情的限制和约束。  相似文献   

4.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发展很早的一个标志,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诗经》305篇,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国风是其中的精华,收录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共160篇,而这些民歌中价值最高的,则当属爱情诗了,国风中的爱情诗代表了《诗经》的最高成就。爱情可谓是文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文学史上的这一主题应该是《涛经》开创的。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的爱情诗大多集中在《国风》,以《郑风》最为突出。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郑风》爱情诗的表现手法:一是呼告手法,多采用女性视角,以独白口吻,表达女性对爱情热烈大胆的自由追求。二是叠章层递结合,通过对景物层层递进以及主人公心情步步紧逼的描写,获得一唱三叹之妙。三是反诘句收束,表达主人公内心矛盾复杂的情感。这些表现手法对后世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篇论文以《诗经》爱情诗涵蕴的真情及其自然而然的表现方式为基本线索,论证了《诗经》爱情诗质朴、直率、热烈、大胆等四个特征。论者还以“真情”和“自然而然”的表现方式作为一条中心线索贯穿全文,并说明了《诗经》爱情诗的价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诗经》爱情诗艺术美管窥二则李金坤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赋、比、兴是《诗经》中最基本而又最主要们表现手法,这在《诗经》爱情诗中更为突出。这是因为与青年男女多在水边、山野和林地等处幽期密约谈情说爱的场景以及相思者所处的特定环境密切相关。因此,《诗经》爱情诗的...  相似文献   

8.
论《诗经》爱情诗的民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潮 《现代语文》2006,(5):15-1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的社会状况及人们的生活、生产情景。《诗经》收录了305篇诗歌,其中有很多反映社会民俗的诗,而爱情诗尤多,包含了丰富的民俗事项。《诗经》所包括的地区为黄河流域以及汉水流域,若以现在的省份来说,西起陕西,东至山东,南至湖北,北至河北。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诗经》跨越的时间之长、地域之广,其爱情诗展现了周王朝不同地区丰富的奇异多样的民俗画卷。  相似文献   

9.
《诗经》是我国诗歌文化的源头,也是一部丰富的社会百科全书,在《诗经》中涉及的婚姻爱情诗有116首之多,其中既包括抒发男女相慕相恋的爱情诗,也包括描写婚嫁场面的婚嫁诗,也有描写婚后生活的婚姻诗等等。它们蕴含着当时人们的情感和观念,阐释着爱情最初的模样。  相似文献   

10.
“水”在自然界中是一种普通的物质。但在中国文化中,“水”却为一种“有意味”的文化意象。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国风》爱情诗中更是直接而频繁的出现,以至影响到后世文学,形成中国文化独特的水文化现象。在《诗经·国风》爱情诗中,“水”作为一种意象,它蕴含了哪几种审美情感,下面试析。  相似文献   

11.
《诗经》与汉乐府爱情诗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从女性自身形象、在爱情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恋爱方式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从先秦至后汉,中国古代爱情诗的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诗中女性形象也有显著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爱情诗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本文通过对《诗经》爱情诗的详细解读,重温了远古人类单纯美好、真挚自然的爱情生活,领悟先民们外在情感态度背后的精神实质的深层内涵,探掘《诗经》爱情诗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激发现代人类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3.
《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它从不同角度塑造的男女形象,或是大胆的追求、或是夫唱妇随、或是痴情真诚、或是温情脉脉,无不让后人为之拍案而叫绝,把握他们,深刻体会他们,以求真正走近他们。  相似文献   

14.
《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是引人注目的,女性的种种表现与其生活的时代息息相关。后来,由于封建礼教日趋严密,后代文人士大夫的爱情诗与《诗经》中的爱情诗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诗歌源头的《诗经》,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在"诗三百"中,真正广为流传的是爱情诗。爱情诗以其独特的魅力表现出不同凡响的生命力,它开创了诗歌歌颂情爱的先河。它的独特之处不仅表现在鸟兽草木的大量应运,更耐人寻味的是水意象大量参与其中。本论文着重从水意象在《诗经》爱情诗中的表现形式、生成缘由及对后世文学审美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假如《诗经》没有了河的距离,也就没有成为美的永恒的可能性。似乎爱情离不开水,水是爱情的寄托这一审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诗经》在我国史学文坛上的成就地位可谓是无上崇高,尤其当中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著作,深刻映射出特定时代背景下基层人民的情怀,如此自然透彻之情境,不免令观赏者心旷神怡。须知此类文学作品之所以流芳百世,与其独特的女性形象美感塑造手法有着正向关联,包括夫权文化体制结构下的女性情感奴役、地位卑微等状况描述等,都为后世追溯中国女性追求自由、平等地位这段漫长历史事迹,提供更为丰富的指引线索。因此,笔者的核心任务,便是结合《诗经》爱情诗之中不同类型女性形象的美感效应加以客观验证解析,制定详尽的解析策略,为确保今后历史文学教学工作顺利交接延展结果,奠定足够坚实的过渡适应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张丹阳 《德州学院学报》2012,28(5):33-36,40
《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纯真质朴、热烈奔放;李商隐笔下的爱情诗,深情绵渺,含蓄蕴藉。在中国情诗的历史长河中,两者既有关联性又有相异性。  相似文献   

18.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其中描写爱情的篇幅占了很大比重.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纯而自然,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诗经》婚姻爱情诗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说周代恋爱婚姻中的各个方面在《诗经》婚姻爱情诗中都有很好的描写.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褚斌杰《诗经全注》为底本,以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为参本,相互比较,另参考闻一多、屈万里,宋代朱熹、清代姚际恒、清代方玉润的相关《诗经》专著来考证《诗经》中的爱情诗。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国古代爱情诗创作的三次高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爱情诗的创作出现过三次高潮,即《诗经》《楚辞》时代,魏晋南北朝时代和晚唐五代。《诗经》的自然质朴,魏晋南北朝的崎靡林丽和晚唐五代的深挚凄惋——三个时代的爱情诗有着各自不同的鲜明特色。它们为丰富和发展我国古代诗歌的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各自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诗经》到晚唐五代的爱情诗歌中,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的爱情心理和体验日趋丰富、复杂和深刻。这些爱情诗歌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占据重要位置,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