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我们学校有一位很懒的班主任——老陈。同事们之所以称呼他为“老陈”,并非他的年纪很大,而是因为他为人忠厚老实,从不与人争强好胜。学校里的“先进”没有他,他不着急;学校里的“十佳”又没有他,他还是不愠不火。之所以说他“懒”,是因为他从不注重修面和穿着,时常被人误认为是建筑工地上干杂活的。  相似文献   

2.
一位新上任的校长,到每个教师家里走访了一遍,发现了一个令他惊讶的现象,就是大多数教师的家里,几乎没有书。问了一些教师,有的从教已十几年,除了教材、教参之外,没有读过其他的书。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教育》2004,(10):27-28
采访夏懋熊校长是件令人心情舒畅的事,58岁的夏校长丝毫没有长的高傲,更没有任何校长的官架子,而是谦虚的如同一位学生,这令我着实感动。采访中,他朴实的言谈、坦诚的为人、豁达的胸襟以及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更令我深深敬服。  相似文献   

4.
缪建平 《教书育人》2006,(10):41-41
就在暑假刚刚来临的时候,我的一位好朋友邀我喝茶聊天。他在另外一所不错的学校做事,但做得不愉快,谈话中他老是抱怨他的校长没有现代教育理念,心胸狭隘排挤人,胸无大计无效率,等等,他觉得在这样的校长手下做事没劲,没有成就感……也许他说的是对的,但是有一点我是知道的:就是他没有摆好自己的位置,总是认为校长不如他,我想一直以这样的心态去做一个助手,是不能做好的。  相似文献   

5.
《成长》2006,(9):71-72
米祁: 我是个高三学生,家人都对我的期望很高,一定要我上个好大学。我爸爸以前也是个用功的孩子,可是他没有成功考上大学,他把希望部寄托到我身上。我的压力很大,在学校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成绩好像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我很担心自己会让家人失望。  相似文献   

6.
学校文化重要性 美国人类、文化学家怀特说:“每个人都降生于先他而存在的文化环境中。当他一来到世界,文化就统治了他,随着他的成长,文化赋予他语言,习俗、信仰、工具等。总之,是文化向他提供作为人类一员的行为方式和内容。”这论断清楚地告诉我们,人是在文化的滋养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没有健康、丰富、先进的文化,人是不可能健康成长起来的。同时也不难使我们体会到,什么样的文化将哺育出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7.
幸福的思考     
在启智学校工作的李老师,教的是一群先天残疾的孩子。一次,在讲到“幸福”这个词的时候,他顿住了。因为,他不知该怎样向这些不幸的孩子诠释这美好的词汇。在李老师看来,这些孩子从来就没有过幸福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中专毕业后,他去了深圳打工。不到半年,凭着个人的勤奋和能力,他坐到了管理层位置,每月能挣到5000元。那时他才17岁,可他并不满足,为了大学梦,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家乡准备补习,参加当年的高考。可是没有一所中学愿意接收他,因为他没读过高中,所有人都认为他考不上大学,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最后,好不容易有一所学校愿意接收他,第一次月考,  相似文献   

9.
一九二七年,我就是他的学生,直到一九四一年离开育才学校时才和他分手。在这里我想谈三件没有说过的事。  相似文献   

10.
他从小就是一个孤独的孩子。由于家庭贫困,他曾给人擦过皮鞋,做过童工。由于父母的工作时常变动,他们经常搬家,而他也常常跟着变换学校,有一年他甚至曾在4所学校上过学。陌生的环境让他养成了沉默寡言的习惯,他不敢与人接触。从来没有一个知心的朋友。  相似文献   

11.
钩沉启示录     
“阿斗”似乎成了“愚钝”“笨蛋”的代名词。其实,三国时代那位扶不起的刘阿斗并非天资愚钝,在他幼童时期,诸葛亮曾对他进行过智力测验,并夸奖他智力非同一般。可他后来的表现为什么显得如此“愚钝”呢?主要原因是他没有得到合理的培养和使用:刘备在世的时候,名为太子的阿斗,当然无权过问政务,自然得不到锻炼的机会。17岁那年,当刘备一命呜呼后,他匆匆登上皇位,  相似文献   

12.
妹妹     
王周生 《中文自修》2005,(11):46-47
亲爱的同学们:我曾经写过一篇叫《痴痴小书迷》的文章,说的是有个中学生早晨上学,到了学校发现自己的书包掉了。原来他在路上看一本小说,看得入了迷,书包怎么掉的也不清楚。于是老师让他去找书包,可他找来找去找不到。最后发现,他的书包放在家里没有背出来。  相似文献   

13.
柯云路 《教育》2007,(3S):48-49
不久前,一个10岁男孩的母亲给我写信,讲了自己的诸多困惑和不解。她说: 我一直觉得,我还不算一个无知的母亲。我的父母很爱我,但我的童年不幸福,这种缺憾再也无法弥补,所以,我很早就下决心,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这么多年过去,我发现自己其实很失败,孩子并没有朝着我希望的方向发展,甚至是背道而驰,希望他养成的好习惯,他一样也没有养成。在家的表现且不说,每次听老师讲他在学校的表现,总是让人心寒,甚至绝望。  相似文献   

14.
据报载,日本某个专门生产体育器材的小公司,想与一家相当规模的贸易公司合作,老板田中多次前往游说均未能如愿。有一天,当田中又去游说被赶出来后,伤心的滋味难以言表。当他走到该公司的一楼大厅时,见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风从没有门的人口处直往大厅吹,把放在前台桌面上的一份报纸刮到地上。田中捡起报纸放回原处后,已经转身要离开的他又停了下来,心想:“等我走后,过不了多久,风还会把  相似文献   

15.
马博 《西北职教》2004,(2):28-30
陈辅仁,是一位拥有多家医药零售企业的西安易圣大药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笔与他认识,是去年冬一位媒体的朋友介绍的,3月29日.当陈总电话约我并告诉我他公司的又一家新分店正在装修即将开张时,我为他事业的发展深为欣慰。当我们谋面后.陈总再次回忆起15年来在创业过程中走过的风雨历程时,他深有感慨地说:“是我的母校,是我所学的中药专业给了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没有当年系统的专业学习,就没有今天的我。”  相似文献   

16.
我能做到     
理查德是一个又瘦又矮的男孩,他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只有父亲与他相依为命。 上中学时,12岁的理查德加入了学校的橄榄球队。从这以后,每次学校有比赛父亲总是风雨不误,在看台上为儿子喝彩,从没有错过任何一场比赛.理壹德由于个子太小,总是充当板凳队员.偶尔为主力们递递毛巾和矿泉水。即使这样,他也毫无怨言,因为他热爱橄榄球运动。  相似文献   

17.
张国宝 《江苏教育》2006,(2A):22-23
上午,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来向我反映:他外孙女的脸昨天被班主任A老师打肿了,原因是他的外孙女对班主任撒了谎。他认为,不管什么原因,都不应该打孩子。他想请我和A老师交流一下,并转达他对A老师的歉意,因为昨天他在电话中骂了A老师!对此,我有些诧异,A老师在平常的工作中非常敬业,对孩子也非常负责,我想可能是他情急之下没有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我首先向老人表态:我们一定会严肃认真处理这件事情。  相似文献   

18.
《山东教育》2005,(8):63-63
对于学校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我认为学校最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教育可言。此外,分科太细对一个人的成长并没有太大的好处。我的一位叫郑晓沧的老师很有名,他受过西方教育。他讲,你原来有天然的智慧,天然的思想,教育就是把你天然的东西引出来。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思想。他这句话给我印象非常深刻。  相似文献   

19.
最近,读了威廉·格拉瑟《没有失败的学校》一书,颇受启发。格拉瑟博士认为,有过失的教育才是学校失败的主因。他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是失败的,给孩子贴上失败的标签是学校,也只有学校”。因为一个孩子做出某些错误行为或者成绩不好,学校就因此将失败的标签永远贴在他身上,这样的孩子成功之路将会走得很艰难,因为在他的心中他已经是一个失败者,他没有任何成功的理由,也没有成功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成功的近道     
蒋平  孤燕 《内蒙古教育》2007,(8X):39-39
1938年,一位16岁的少年来到巴黎寻梦,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舞蹈家。当时,舞蹈是一个热门行业,也是一门贵族艺术。少年家里穷,根本无钱供他上舞蹈学校。但少年不死心,每天据理力争,甚至以绝食相抗。父亲没有办法,只好跟他签了个协定:允许他夜晚进舞蹈学校,但白天必须想办法赚到学费及生活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