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实验的成败往往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如地域、季节、材料、温度、操作技巧等等,其中实验材料的选取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如果采用现行教材中所述的实验材料,按照教学进度开设学生分组实验,往往会受到实验材料的采购、季节、温度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不成功或不能按时开出。使实验课质量大打折扣。为了改变这种“劳民伤财”低效率实验的被动局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并参考了许多相关资料,筛选出部分适合中学生分组实验的理想材料。它们具有分布广泛,采集方便,不受地域、季节、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且实验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时间省。效果好。现介绍给大家,旨在与同行共同探讨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并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切实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淀粉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是初中生物教材的一个重要实验。由于这个实验的材料用具太多、唾液难取、实验时间有限等因素,学生往往难以成功地看到正常实验现象。今年的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前,笔者辅导学生做此实验过程中。发现几处值得同行注意的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3.
王燕 《四川教育》2020,(6):64-64
实验操作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实验课不能走过场,教师要追求高效课堂,紧扣环节,问“本真”。—、准备。实验课要求教师做好实验的预设与演示。教师要明确实验成败的条件和关键,还要估量出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时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好课中巡视和指导。教师应制定指导计划,向学生讲明实验重点和操作技巧,规划好巡视路线,有效地保证实验有序进行,避免实验课上“乱哄哄”。  相似文献   

4.
要想获得较好的实验结果,除掌握好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步骤之外,针对不同的测量对象、不同的实验性质、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十分重要。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介绍了8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这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课中的贯彻实施,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带来极大的脾益。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化学实验教学,实验往往是理论知识的“附属品”,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在做实验时,只要按部就班地遵照课文中描述的实验步骤或是模仿教师的实验操作验证出已有的实验结论就算完成实验任务。他们既不会对实验现象提出质疑,也不敢对实验方案进行“异想天开”,以至于不少学生还养成了“做实验不如看实验,看实验不如背实验”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6.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探究实验,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观察,初步学会提取叶绿体色素的方法和技能等,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和实验现象联系起来,培养探究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凸显出“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课程改革标志性的学习方式,对此实验作了进一步的拓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1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实验操作是指用一定实验仪器、药品或材料来完成整个实验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需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 1 操作的规范性。每一实验都有具体的要求及严格的操作程序。做到操作规范 ,干净利落 ,准确无误 ,要以最佳的方法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所以 ,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按老师的规范动作来完成实验。如在做“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 ,由于有的学生用清水代替生理盐水 ,没有漱口、放盖玻片时压入气泡等一些不规范操作 ,从而导致了实验的失败。1 2 操作的准确性。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是…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三结合”的实验考试方法,即笔试与操作考试相结合;平日成绩与操作考试成绩相结合;各科考试与综合考核相结合。该法对加强实验教学,促进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素质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拉丁方阵在有机实验操作考试中应用的方法、原理、具体操作及试验结果。通过实践证明:选择特定拉下方阵用于实验操作考试可以平衡掉监考教师在评判成绩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评委作用”,“位置作用”爱“跟随作用”,能较公正准确地评定学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改理念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应努力探究实验教学的新模式,使实验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教学法”是美国认知派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其“发现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