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和形都是数学研究的对象。数和形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形体可以帮助儿童加深对数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丰富感性认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认识图形(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均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图形,学生熟悉的很多物体的表面是由这些图形构成的,“使学生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是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应力求体现这一教学要求,使学生通过学习,在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上有所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往往离不开具体…  相似文献   

2.
正教材简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是在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掌握图形的含义和大小比较,单位面积等知识基础上学习的内容。这一内容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使学生的空间观念、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提高解决简单几何图形问题的能力,也为他们在以后的平面图形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目标 1.小组合作,通过有序观察,动手实验,合作探究发现、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六年制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六年制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相似文献   

5.
<正>从历年情况来看,每到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就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原五年级中等学生人数迅速变化,学困生比例逐渐增大。究其原因,教学内容编排跨度大是重要因素。一、教学内容编排跨度探析⒈几何图形从平面骤升到立体从三年级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开始,到五年级下学期认识圆的特征,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学生几乎都在学习平面图形的知识,而六年级的第二单元,就开始深入立体图形知识的学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活动,掌握形体的基本特征和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注意在实际中应用,以利于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小学一年级的几何知识数学只局限于直观认识简单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正因为是直观认识,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加强了学生的操作活动。我们参照大纲运用多种活动形式来丰富教学内容。《认识三角形、圆》(义务教材第一册P54)一课,我们通过教师的演示操作、学生的自行操作,学生动眼、动手、动脑,运用整体感知、要素感知、联系生活三部曲让学生逐步形成几何图形的表象,从而认识图形。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6、37页教学目标:1.通过“摸、找、画、说、粘”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并能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2.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3.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在拼图活动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意识。教学重点: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并能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教学难点:感受“面在体上”“面从体得”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每小组各一;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相似文献   

8.
几何初步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教材专门编入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通过集中单元的专门教学,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初步接触到常用的几何图形。如何教好几何图形知识,下面谈点粗浅的建议。1.利用实物直观、初步感知图形不管教学哪种图形,师生均要事先准备好该种图形的实物或学具。如长方形课本及练习本的封面;正方形的手帕及识字卡片;三角板及圆形硬币、纽扣  相似文献   

9.
感知变换应用———谈小学数学几何概念的教学○周美英康素丽(福建永春桃城学区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学习的几何图形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其中平面图形有七种: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扇形(选学),立体图形有四种: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相似文献   

10.
化抽象为直观由感性到理性———圆面积教学的尝试□陇西县宏伟小学贾俊峰圆是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以及圆的认识和周长之后进行的。在此之前,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几何图形知识,但是在圆的面积...  相似文献   

11.
图形的认识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操作、思考等数学活动认识图形的特征,比较图形之间的共性与区别,形成空间观念。在人教版教材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可通过“呈现错觉图组”“提供结构材料”“借助比较过程”“留足想象空间”等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从直观感知走向抽象概括。  相似文献   

12.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图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相似文献   

13.
陈建翠 《考试周刊》2013,(73):71-72
<正>一、教学目标及内容(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形状和名称。2.通过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等实际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上述图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二)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16~18页。二、教学准备  相似文献   

14.
活动内容:拼组图形。 活动目的:通过“折·剪·拼”等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几何图形,初步了解其特征。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想象组合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几何图形,学生已在数学课中初步认识。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把这些图形与日常生活常见的实物图象联系起来,拼成一些生动有趣的图案,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第七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节的内容,重点是要求学生懂得平面图形的面积就是图形中含有面积单位的个数;理解长方形所含的面积单位就是长与宽的乘积.由于小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因此要他们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推导公式有一定的难度.用板画、投影等媒体较难表达清楚,所以我们选用了微机这一教学媒体,设计了显示动态及演变过程的动画图形程序.在数学中运用演示启发引导,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现实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2.通过摸、找、画、说、拼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在拼图实践活动中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教学重点:认识这四种图形,初步感知这四种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分清体和面。学具准备:…  相似文献   

17.
统编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一节,是学习几何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学习本节课应达到以下目标:①能正确运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②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③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围绕这一组目标,常德市育英小学谭国湘老师是按以下的程序来组织教学过程的。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现行教材的几何初步知识内容是随着数的逐步扩充和运算的逐步发展分段出现的。从一年级认数开始,就用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作为直观教具,使学生在认数的同时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以后出现了“七形”、“四体”的认识和计算。授课时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8~39页。教学设计片断:在学生初步识别基本图形后,进行"超级大比武"的活动。第一关:旋转的图形。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长方形或  相似文献   

20.
[理解]   “图形的拼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本单元安排了关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这节课内容主要通过折、剪、拼、摆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一些特征.如: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边相等,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等.本节课内容既是上学期认识物体与图形的延伸,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