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艾丽丝·门罗的作品以描写普通女性的日常生活居多,而短篇小说《阿尔巴尼亚圣女》似乎是个例外:小说中讲述了一个充满异域风情,且和宗教相关的爱情故事。《阿尔巴尼亚圣女》看似是由一书店老板转述,关于一位加拿大知识女性洛塔尔误入阿尔巴尼亚北部荒蛮部落,机缘巧合下成为圣女,后来成功逃回文明社会的故事。实则是一份关于女性怎样在男权社会中从无知走向觉醒,从依赖丈夫走向思想经济独立的行动指南。该文试跟随洛塔尔和书店老板两位女性的独立之路,解析小说中不同女性人物身上体现的女性意识。其中包括未受教育的部落女性对女权思想的集体无意识,洛塔尔等的依附意识,以及书店老板的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2.
樊瑞娟 《文化学刊》2024,(3):141-144
《金锁记》是张爱玲创作的一部小说,通过对女性意识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处境和追求。本文以《金锁记》为例,探讨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文化内涵。首先介绍了张爱玲及其作品的背景,分析了她作为女性作家对女性意识的关注和表达的重要性。接着概述了《金锁记》的故事情节,其中女主角曹七巧作为一个新女性形象,在家庭、婚姻和社会角色中面临种种挑战和制约。女主角的经历反映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限制,并体现出张爱玲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批判。然后重点分析了《金锁记》中女性意识的表达,曹七巧对自我独立和自主选择权的追求成为她意识觉醒的源泉。最后分析女性意识的文化内涵,总结了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金锁记》展示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选择,并提出了对传统观念和社会期待的批判。文化背景对于女性意识的形成和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感、社会角色和权力等方面也是女性意识的重要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3.
《情变》是吴趼人的绝笔之作。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来看,蕴含着前所未见的新内涵、新意识;从作者的情爱观来看,却是回归传统和趋向保守的。吴趼人既受到西方自由观念的认知冲击,又坚持以恢复旧道德来救国,这种悖论使得作品充满了文学的张力和魅力。作为一个现代读者,我们只能对女主人公独立叛逆的勇气,希图主宰个人婚姻的自主意识充满敬意,对其不幸遭遇给予深切的怜悯;对于作者寄寓同情的男主人公,他知书达礼却逆来顺受,缺少的恰恰是对自己、他人的担当与责任,显现出一个自我缺失者对爱的无知和自私。这种对比使得作者力图通过作品进行的道德谴责和训诫显得苍白无力,反而突显出自由之于人的权利、人之存在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身体修辞文化角度,解析汤亭亭作品《女勇士》中"割舌筋"情节。在作品中,"割舌筋"具有两个隐喻功能:华裔初涉美国社会时以沉默抗拒语言;作为华裔意识觉醒的标记,寻求文化与种族身份。笔者从身体修辞角度进行文本分析,为解析汤亭亭对种族、文化、身体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提供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也需要发生变化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企业的独特优势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都需要加强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企业基层党建不仅对企业员工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产生重要影响,也是企业文化和追求的体现.现阶段社会中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会...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受到年轻一代热捧的青春偶像剧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韩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出现的作品也不同,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该文以此为基础,对中韩两国都市剧中女性意识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并阐述韩国都市剧在我国受众较广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在200多年经久不衰的生产与发展历程中,马尼拉披肩在不同时代产生了各具特色的作品,从丝绸面料、线材、染料、配色、规格、流苏、构图、题材、风格到市场喜好等的变化中,既可以看到中西文化相互磨合和交融的过程,又能看出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8.
莫言的作品大多围绕乡村生活展开,写作风格大胆、激情奔放、思维开阔,尤其是其作品中处处充满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吸引了大批读者,形成了独有的"莫言式风格"。本文从莫言的作品入手,旨在探究莫言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9.
丁玲是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在她一系列以富于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的现代女性为主人公的作品里,充溢着追求个性独立、维护人格尊严、与封建道统和男权社会绝不妥协的抗争进取意识,表现出鲜明而深刻的女性主义倾向。这种倾向构成了丁玲女性主义小说创作最主要的魅力和最重要的价值。本文主要围绕丁玲作品中的女性、丁玲作品中女性主义意识表现的特点、丁玲作品中女性主义风格的形成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0.
萧红凭借自己独特的生活观察力,用充满感情意味的文字生动再现了农民的真实生活,揭露了民间的愚昧无知、落后野蛮。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流露出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透过萧红的《生死场》,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东北农村人们的真实生活,也可以感受到农民身上最原始野性的生命意识和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以及民族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1.
华尔街这次玩砸了.但是,真正理解内中门道的人都承认,这并不是以华尔街为代表的制度文明的失败,而是人类在文明进化史中一种原始生态场景的再生.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在这次金融危机的背后,有-种充满魔性的力量粗暴地破坏了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那些以金融大鳄为首的资本家们的贪婪,浸透进了敏感、多疑而内心脆弱的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12.
社会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培养公民意识是促进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封建专制性质的文化,它与公民文化是相对立的,特别是其礼治思想,更与公民意识相矛盾,对公民意识的形成有诸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学者与骆驼     
偶然从一本外文书上看到一则故事,觉得有趣,译出以飨读者. 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和一个德国人各自进行一项对骆驼的研究项目.法国人去了约旦,在那里花了半个钟头时间,对守卫人进行询问,扔面包给骆驼,用伞尖捅捅它,然后回到家中,写了一篇论文,其中充满犀利和机智的评论.  相似文献   

14.
释放激情     
激情这个词在企业里已经"兴风作浪"很多年了,在企业的人才标准里,在培训内容里,在我们日常工作沟通的电子邮件中,无处不见它的身影.但是有几个人真正地看到过激情呢?尤其是在企业中,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真正富有激情的人我们很少能看到,更不要提让自己成为一个充满激情的人.  相似文献   

15.
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是美国最重要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之一,他在作品中因把热力学和信息论的“熵”理论引入了创作视野而具有了鲜明的特色:他用“熵”来隐喻这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摇摆不定的后现代社会,说明人类社会和人类认识都处于巨大的封闭体系里,终将无可挽回地走向衰竭。品钦因以后现代文学寓言化的表现方式来反抗“熵”化世界对人的异化而被誉为“反熵英雄”,  相似文献   

16.
作家严歌苓是当代北美移民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其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极度表现出了对自身文化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华的探寻意识。由于长期的国外生活,使严歌苓受到异族文化的冲击和熏陶,其在作品中表现出了自身的焦虑,甚至是自我怀疑。本文从严歌苓的经历和作品出发,详细分析严歌苓在作品中表现出的焦虑感,并对严歌苓作品中的主体意识进行阐述,探究严歌苓摆脱身份焦虑,并最终完成自我身份构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由今日中国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史亦芳水彩画集》,没有名人或领导人的题词,也没有长篇大论夸大其词的序言。画册的自述是画家对自己从艺32年来的小结,照片也是画家从事艺术实践的生活照。整本画集每幅照片、每一幅作品和每一句话都给读者朴实无华的印象,但从她自选的78幅作品中,读者可以看到,无论春夏秋冬,她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收集了大  相似文献   

18.
姜慧玲 《文化学刊》2015,(2):109-110
在哈代的动物书写诗歌中,哈代赋予动物以主体性,他不仅对动物充满了悲悯意识,还针对人类对动物的残害行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所憧憬的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统一,显示出他作为生态意识者与人文主义者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19.
"青山涤目,流水悦耳,竹影撩情,鸟语养心." 来到2007年被评为浙江湖州十大美丽村庄之一的安吉高家堂村,让人真切感受到什么才是生态人居、社会和谐的美丽乡村,什么才是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20.
呼啸的爱恨情仇中人性的升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啸山庄>的主旨是对人性的批判,而非对现实的批判,这正是它被誉为"文学中的斯芬克斯"、"人间情爱的最宏伟史诗",以及"惟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的原因.它对于人性的论述非常成功,指出人性善恶之间的转化与其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紧密相连.<呼啸山庄>在描写主人公爱--恨--爱的人性转化后,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良最终战胜了人性的邪恶,爱远比恨更有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