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民族的传统体育是中国鄂温克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鹿鄂温克族是鄂温克族的一支部落,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现状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方法对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理、保护和传承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实地调查是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研究方法。实践证明,实地调查中的参与观察法深受人类学家的推崇。民族音乐学学术研究离不开实地调查。通过进行实地音乐研究,从多角度,多方位观察到研究对象的内在结构及发展规律。本文以敖鲁古雅实传统音乐为实地调查个案,结合国内外实地调查理论与实践经验,勾勒出现代化进程中使鹿鄂温克人的音乐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3.
"伊堪"汉译为"篝火舞",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最古老的民间舞蹈,至今仍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乡得到保留。"伊堪舞"是男女老少都会跳的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每当欢庆节日大家在河边、林间空地燃起篝火,手拉手围成圆圈边唱边舞。流传至今的"伊堪舞"已经是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保留下来的唯一民间舞蹈了,只把它视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是不能充分理解其价值的。从文化整体论的角度探讨其与整个鄂温克族文化体系的关系,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入村。  相似文献   

5.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是我国最后一个移民乡,也是惟一一个驯鹿养殖基地。特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其发展必然选择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驯鹿业为基础产业和发挥城乡边缘区的补充功能,借区域经济发展之力,发挥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实现经济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驯鹿鄂温克人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以狩猎和驯鹿为最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生活的一切都与狩猎和驯鹿息息相关,于是形成了森林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驯鹿鄂温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使他们有了自己独特的婚姻习俗。本文通过了解驯鹿鄂温克人传统婚姻习俗的传承以及婚姻习俗文化变迁情况进行了文化人类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读写月报》2023,(7):4-7
<正>【阅读导引】提到驯鹿,我们就会想到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中的鄂温克人靠驯鹿为生,主要是用鹿骑乘和驮物,人和驯鹿之间有很深厚的感情。酋长玛丽亚·索说:“传统的鄂温克人只养鹿,不杀鹿,更不吃鹿,因为驯鹿对我们来说就是朋友。”而伊哈米特人以捕猎驯鹿为生,以鹿肉为食,以鹿皮为衣。驯鹿的肉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也是交易的物品。他们甚至可以生吃鹿肉,食用生的鹿骨髓,饮生的驯鹿血。形成这种差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生存资源的多寡。  相似文献   

8.
使鹿鄂温克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独特的生活方式创造了独特的狩猎文明。本文采用发放问卷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使鹿鄂温克人(敖鲁古雅乡)原始居民(126人)进行身体素质的调查和体育习惯调查,并进行相关比较,得到了饮食习惯接近东北地区的汉族,而非接近他们的比邻蒙古族;中年人没有良好的锻炼习惯;传统体育项目和体育文化亟待保护和传承等结论。  相似文献   

9.
有关驯鹿鄂温克人的研究动态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驯鹿鄂温克人是鄂温克族中的独特群体,他们世代追随野生驯鹿生活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从未离开过森林,受外来语言文化影响不太大,因而较完整地保存着极其古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其传统文化深厚而富有特色,所以对驯鹿鄂温克人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国内外学者十分重视对驯鹿鄂温克人的研究,本文就有关研究动态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价值。  相似文献   

10.
鄂温克族人口约3万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鄂温克自治旗、陈巴尔虎旗、阿荣旗等地和黑龙江省讷河市。由于居住地的不同.鄂温克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有较大的不同.有的从事畜牧业,有的从事农业,有的从事狩猎。鄂温克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分为布特哈、陈巴尔虎、敖鲁古雅3种方言。无本民族的文字.牧区的鄂温克族通用蒙古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