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2008,(Z3)
一、问题的提出高考是国家大考,是选拔性考试,必然使考生产生一定的紧张和焦虑,而紧张和焦虑对考生成绩的发挥有严重影响,所以说,高考不是单纯的知识考试,而  相似文献   

2.
<正>每年的6、7月份是中国的考试季,小升初、中考(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和职业中学)、高考(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都扎堆在这一段时间。借用狄更斯《双城记》里的说法,这是最好的时期,这是最坏的时期。所谓最好的时期,是说部分学生考试过后能够进入自己中意的学校读书,家长及其亲朋好友皆大欢喜;而所谓最坏的时期,是说另外一部分考生不能考取自己中意的学校,家长为其前途焦虑,做着艰难的选择。前些日子,有个朋友的侄子高考  相似文献   

3.
正离2014年高考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考试之前往往是考生精神最为紧张、压力最大的时期。某校曾对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了考前3个月的跟踪体检:考生们普遍比平时血压偏高,心跳加快,失眠者明显增多。下面笔者就从心理学的角度为同学们支几招,希望能够帮助考生们减轻紧张度,调节好应对高考的精神状态。1.学会适度放松面临高考会紧张和焦虑,这是人的正常反应。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焦虑水平和学习效率是呈倒U型的,焦虑水平过低和过高,都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考试时一定会影响正  相似文献   

4.
王极盛 《辅导员》2009,(22):38-40
其实,真正具有考试焦虑的考生是很少很少的,人们常常把考试前有点紧张、有点不安、有点担心都看成是考试焦虑,这是错误的,并且会使本来没有考试焦虑的考生,因为自我暗示从而导致考试焦虑。考试前有点紧张、有点不安、有点担心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它有助于人体把自己潜在的心理能量发泄出来去应对考试、去解决考试中的问题;有助于考生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思维力、想像力和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考不是单纯的知识考试、能力考试,是全方位的素质考验.知识能力仅是考好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考试的成效还取决于第三因素——心理素质.有专家调查、分析、总结认为影响高考成功的因素有20个,列其中前四位的是:考生考试中的心理状态;考前的心理状态;学习方法;学习基础.考前和考试过程中心理状态的好坏可引发考分正负60分的误差. 考前,考生最大的问题是紧张、焦虑.紧张和焦虑是人和动物在紧张情景下的一种自然反应,这些都是正常的.而保持适度的紧张心态上考场,有利于超常发挥.面对焦虑我们要认真正视,不回避,坦然面对,做好准备,全力以赴.  相似文献   

6.
杨确明 《高中生》2014,(7):59-59
造成考生失眠的原因,一般有这么几个方面:①高三一年之中紧张与焦虑情绪的积累,这种紧张与焦虑情绪在高考前表现得更为突出。②考试前,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只是程度轻重不同罢了。过度紧张和焦虑就会导致思绪纷乱、失眠等现象。③作息时间发生变化,有些考生平常晚上12点左右睡觉,在高考前一周提早入睡,结果出现失眠。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心理调整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以及对高考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选取××高中高三3班62名学生作为研究组,高考前2个月对其实施心理调整;高三2班6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高考前2个月实施常规教育。对比实施前后两组学生对高考焦虑的改善情况,结果发现:通过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两组学生考试焦虑情况均有所改善,实施后两组考试焦虑得分差异显著,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应针对高考学生考试焦虑情况在第一时间进行干预,重点实施心理调整,让其正确、轻松地对待高考,有利于改善学生考虑焦虑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一、高考前考生的心理问题考试焦虑的问题,是考生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是自己怎么样比较好的发挥,甚至超常发挥考试的状态,考出更好的成绩。事实上,除了考试焦虑问题,根据我这三年对高中学生的接触,发现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是考试疲软,他们这个时候不但不紧张,反而失去了动力,这是我目前发现比较突出的两类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高考近在眼前。高考,既是对考生知识水平的一次考试,也是对考生心理水平的一次考验。面临高考,一般人都会出现心理紧张等本能、自然的反应,只是每个人的紧张程度会有所不同,这是很正常的。通过高考,许多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踏进了大学的校园,但是也有很多平常成绩很好、极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学生,却名落孙山。其中原因可能有很多,经过调查研究表明,考试焦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考试焦虑是指学生对考试情境产生的一种紧张、担忧甚至恐惧的心理反应,考试时焦虑程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患上精神性疾病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然而没有办法,本国的高中就像一条令人生畏的河流,其中大大小小的测验考试就是那些深浅不一的水中旋涡。如果一个高中生认为自己当初可以嬉笑着面对那些水中旋涡而精神不紧张的话,那么他不是天才就是一个傻瓜。姑且让我们把问题提得再尖锐一些,就算你高中阶段从来没有为考试测验而紧张过,那么高中前的中考和高中后的高考呢?当你遭遇这两条河水中的大旋涡时,你当初也是嬉笑着、泰然自若、神情愉悦地面对它们吗?在这个问题上,恐怕很少有人拍着胸脯大言不惭地说,老子我当初就是精神紧张不起来。  相似文献   

11.
几乎每所中学在高考前都会有模拟考试。模考作为高考的预测考试,其预测效果如何?本文对河南省某高中2011年高中应届毕业生的三次模考英语成绩与高考英语成绩做对比,结果显示,模考成绩对高考成绩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学生考试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 ,那就是越临近考试 ,心情越紧张。紧张是一种情绪状态 ,即焦虑。“考试焦虑”大多数同学或轻或重地都体验过 ,在当前“一卷定终身”的高考模式下 ,“考试焦虑”可以说是我们学生的职业病 ,大量的心理调查表明 ,在所有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情绪中 ,“考试焦虑”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所以 ,我们认识“考试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了解“考试焦虑”的心理形成过程 ,掌握“考试焦虑”的心理调适方法 ,无疑对于增强学生心理健康 ,提高学习成绩大有裨益。一、“考试焦虑”对学习的影响“考试焦虑”程度有轻有重 ,按焦…  相似文献   

13.
高考是学子们12年寒窗苦读的最后较量,同时也是家长的期望能否实现的关键时刻。近几年我们曾对高中3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多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三学生的突出问题表现为高考前的心理应激反应。如高考前心理紧张、焦虑,对前途失去信心,绝望等。这个时期也是各种心理疾病的高发期,如严重失眠、焦虑、神经衰弱、强迫症、疑惑症等。因此,在这决定高考胜负的关键时刻,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学习、睡眠、饮食、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科学的方法加以克服,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考前的日子。考前潜意识紧张的克服在高考前由于考期…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之友》2005,(12):61-61
尽管托福考试得了高分,但国内高中毕业生不能直接进入美国前30名的大学,因为他们几乎不可能向名校提供美国高考成绩。事实上,托福考试仅仅是一种英语水平测试考试,并不是进入美国大学的高考成绩。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高中进入大学的考试,即高考。美国的高考形式则灵活许多,美国大学理事会组织的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每年组织7次考试,SAT考试成绩被称为美国第一高考成绩;  相似文献   

15.
考试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当考生意识到考试情境或考试结果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的内心体验。中考、高考期间,考生的紧张和焦虑往往会影响其正常水平的发挥。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控制考生考试焦虑的关键所在是:  相似文献   

16.
媒体撷英     
高考改革的思考与建议杨学为1.确定改革目标,提出基本框架。2.实行分类高考,把研究型大学的招生考试单独分立。3.完善高中毕业生会考制度,或高考单独设水平考试。4.坚决把录取新生的权力还给高校。5.将各级招生考试机构改变为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6.以法治考。7.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应注重考查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高考,四分考实力,六分考心理。学生考场状态调节成功与否,会极大地影响考试成绩。为了让学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高考之中,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一、调整考试心态至关重要高考研究专家王极盛说:不良的心理是高考失败的生成原因,而良好的心理又是高考成功的一半。那如何调整好心态迎接高考呢?1.潜心应考,关注当下考试期间出现紧张、焦虑情绪,究其原因是过分考虑后果。著名的"瓦伦达效应"中走钢丝的瓦伦达,如果不是因为太想成功,太患得患失,也就不会因此而出事。要想做到不患得患失,就要潜心应考,关注当下正在做的事。那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高考,是实行高中会考后在全国较大范围内实施3 2方案的第一次高考,大家把它简称为新高考。跟前15年的高考即老高考相比,它有如下特点: 一、依纲离本。 “纲”指的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本”指的是中学语文课本。今年的新高考语文试卷是严格按《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来命题的,直接取材于中学语文课本的题目一个也没有。这就把会考跟高考作了明显的区分:会考以课本为主,是水平性测试,解决高中毕业问题;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是比较公平、公正的。高考化学客观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高中基础知识,因此客观性试题的得分也可以说明学生对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它是进一步学习化学和解决其他化学问题的基础和有利的学习工具。因此本文探究高考客观性试题教学策略,为高考客观性试题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具有现实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高考不是一种水平考试而是一种选拔考试,高考的目的是从合格高中毕业生中挑选高等学校的最佳人才。显然高考是一种竞争考试,既然是竞争,就必然是实力的角逐与技巧的运用。要在高考复习中指导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师就必须深入细致地研究高考命题规律和命题趋势,要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