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经济学说史上的传统观点一直认为西斯蒙第具有双重历史地位,他既是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又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作者对此首次提出了质疑,认为西斯蒙第不能成为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本文一方面根据马克思有关思想发展和成熟的历史过程,认为马克思并未在真正含义上把西斯蒙第列入资产阶级古典学家之列;另一方面依据西斯蒙第本人的理论认为他的贡献和错误都属于那个时代的小资产阶级性质。  相似文献   

2.
西斯蒙第是法国近代著名政治经济学家。①19世纪初,当他出版《论商业财富》一书时,曾经也是一位斯密的信徒,而当1819年他撰写《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时,已经是作为古典经济学的反对者和理论批判家出现了。以马克思后来的经济学定位,西斯蒙第是法国古典经济学的终结者,也是为全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画上句号的人。“如果说在李嘉图那里,政治经济学无情地作出了自己最后结论并以此结束,那末,西斯蒙第则表现了政治经济学对自身的怀疑,从而对这个结束作了补充”》。西斯蒙第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西斯蒙第的经济伦理思想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斯蒙第是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 ,他从人的感情和需要出发来分析、研究社会经济 ,使他们经济学说始终贯穿着丰富的以人为本的伦理思想。文章从西斯蒙第古典学派方法的批判 ,对政治经济学性质、目的和对象的主张出发来阐述西斯蒙第的经济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4.
从欧洲古典货币观点到当代西方货币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欧洲古典货币观点到当代西方货币理论刘威一、欧洲古典货币观点马克思说:“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 ̄①布阿吉尔贝尔(1646─1714年)生活在路易十四“朕即国家”的极权统治时期。路...  相似文献   

5.
西斯蒙第和凯恩斯不是同一时期同一国度的两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们都对消费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而且这些观点往往和谬误渗透在一起。比较两人的消费思想,有助于我们了解从西斯蒙第到凯恩斯消费理论的发展轨迹,有益于我们吸取其中的合理因素。一西斯蒙第和凯恩斯都强调了消费在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西斯蒙第不仅为消费大声疾呼,而且将消费看成是他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甚至还将消费视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我们知道,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关系,西斯蒙第仅仅归结为消费,显然是  相似文献   

6.
<正>大卫·李嘉图(1772—1823)是产业革命时代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李嘉图在经济学说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吸收和发展了斯密价值学说中的科学成份,建立了在资产阶级眼界内所能达到的最彻底的劳动价值学说。马克思指出:“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把交换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作了最透彻的表述和发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51页)  相似文献   

7.
西斯蒙第(1773—1842)是著名的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在研究经济时十分重视探讨人口问题。关于他的人口经济思想,一般都认为他研究了人口和财富的关系。的确是这样。但西斯蒙第站在小生产者立场,对财富作了特定含义的理解。他认为,人们劳动创造财富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为财富而创造财富;如果财富不能供人享受,不  相似文献   

8.
“小农经济稳固论”是一种同马克思主义关于大经济优越于小经济的学说相对立的“理论”,按照这种“理论”,似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大农业在经济上并不比小农业优越,而是相反,小农业比大农业优越。因此,在竞争中,小农不仅能够维持“稳固”的地位,甚至能够排挤大农业。这样,在资本主义的农业中似乎并不存在生产集中的趋势,而相反倒有一种“分散的趋势”。小农经济优越于大农经济的思想,早在十九世纪初就已经出现。在法国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西斯蒙第的著作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种思想。西斯蒙第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思想呢?我们知道,西斯蒙第所处的时代,正是工业革命和法国第一次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时代。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正在急剧发展而代替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大生产战胜小生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广大的劳动群众不断走向贫困和破产。作为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西斯蒙第看到了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中,批判地总结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上所走过的历史道路,并且吸取了黑格尔《逻辑学》中的合理成分,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今天,学习马克思的这一科学方法,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把握《资本论》的内容和体系,而且对深入探讨我国四化建设中的若干经济理论问题以及建立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有着直接的、巨大的指导意义。一、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建立理论体系方法上的历史回顾  相似文献   

10.
一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底三个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看作是人类在十九世纪的优秀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之一。为了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及其在经济科学中的革命变革,有必要了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进步学派。它“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在法国从布瓦岐尔倍尔开始,在英国以  相似文献   

11.
西斯蒙第作为经济学说史上系统论述经济危机问题的第一人 ,他的分析方法及所阐述的内容对马克思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西斯蒙第的有关论述并将经济危机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存在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对此我们应有充分认识并加强宏观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天才地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同法国一般革命学说相连的法国社会主义”,“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马克思将这个理论纲领放在各国革命斗争中经受实践的检验,并在仔细考察斗争的现状中,不断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他对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运动的卓越领袖H·Г·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的革命活动曾给予过极大的关注、支持与同情,并在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分析研究中,总结出带规律性的原理,这对于指导俄国的革命,为后来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马克思赋予了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形式"和"内容"问题以重大意义,他也是以此视角来批判古典经济学的;强调了马克思《大纲》和《资本论》中源于黑格尔的概念和历史的辩证法;批判了那种忽视《资本论》方法的理论研究。一定要学会正确运用马克思《资本论》中极其丰富的方法,只有它能够发现连接《资本论》中的抽象理论和当代具体现实的那些过渡环节。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4.
政治经济学作为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代表着一定的阶级利益,并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因而不可能有统一的政治经济学。从历史上来看,有三种类型的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它们代表着三个不同的阶级的利益,为三个不同的阶级利益服务。它们之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但是,经济思想本身又有一定的继承性。每一个经济学家在创立自己的经济学说时,都要利用前人积累下来的思想材料,把前人已经达到的终点作为自己的起点。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是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中的伟大变革。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无  相似文献   

15.
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是英国杰出的经济学家。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以下简称《原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名著之一,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同是马克思主义的来源之一。本文主要试就《原理》所阐释的价值学说、分配学说和自由贸易学说等作一些粗略的介绍。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出生于英国一个犹太人的富有的交易所经纪人家庭。由于婚姻问题陷入宗教纠纷,因而仅受过两年商业学校教育的李嘉图被逐出家门,不得不自谋出路。他利用其父的关系成为交易所的经纪人,到二十五岁左右时成为巨富。于是,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才干投入数学、物理、化学、矿物、地质的学习和钻研。1807年,他成为至今仍存在的地质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他开始同著名的科学家、哲  相似文献   

16.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重要范畴。在《巴师夏和凯里》手稿中,马克思站在历史科学高度,认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历史地产生的,具有必然性。古典政治经济学形成于资本主义孕育、生成的特殊历史时期,这个历史时期是面向未来的、进步的,它能够在资产阶级的视野之内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不偏不倚的研究。而庸俗经济学家为了实现资产阶级利益的永恒性,把单纯的现象复制当作现象的观念的因素,阉割一切体系,他们实质上是企图利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阻止政府与市场的自然发展进程,他们的相关讨论是非历史的和反历史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赖之以阐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马克思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唯物史观研究中系统形成了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之所以能够确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其关键的一点就是他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上逐渐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劳动价值论也因为有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而具有不可战胜的生命力.在劳动价值理论研究中坚持唯物史观方向在现实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哲学教学和哲学宣传中,存在着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这就是对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大谈特谈,而对唯物史观的理论来源却避而不谈。我们讲,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它的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虽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但却又认为只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来源。一讲到历史唯物主义,就认为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新创造,是和以往的一切历史观全面根本对立的,没有理论上的继承关系。在许多的——包括苏联的和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就很少或根本没有论述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源问题。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历史事实就是这样,唯物史观没有其理论的来源。  相似文献   

19.
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比较成本”学说是李嘉图在发展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论的基础上,论证自由贸易的优越性的产物,是整个李嘉图经济思想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先前的社会历史观点中吸取了哪些有价值的东西,从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呢?本文打算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论述为线索,初步探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尔维修,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家黑格尔,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家梯叶里、米涅、基佐,以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等人的某些社会历史观点,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做了哪些准备.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们在解释社会事件和历史事件时,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尺度,把社会的进步即理性王国到来的希望,寄托在发现了永恒真理和主持正义的伟大人物身上.因此,他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但是,在卢梭和爱尔维修等人的社会历史观点中,都有着一些相当杰出的唯物主义的论断.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历史观点中既有辩证的观点,也有唯物的观点.卢梭的社会历史观的核心问题是“平等”.他猜测到,在原始社会的自然状态中,人们都靠自己的劳动生活,所以,人们之间是平等的,那时,除了由于年龄和健康程度不同而产生的生理上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