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学科建设制度从“重点”转向“一流”标志着由政府选择性重点学科建设向高校竞争性一流学科建设的范式转变。学科建设制度的演变经历了激进式制度变革、渐进式制度变革和断裂性制度变革三个阶段。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看,学科建设制度的形成与变革受经济体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及学科建设价值取向的深层结构影响;由于传统的制度惯性和组织行为惯习,学科建设制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学科建设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力在于多元主体博弈、政策学习机制以及外部示范效应。实践中,我国学科建设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重塑多元主体关系,健全学科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学科评估制度,以推动形成一流学科建设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作为学科建设重要支撑力量的图书馆如何更好地为学科建设提供服务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在对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从创新服务模式、建设好“两翼”、完善馆员制度、建设“内合外联”的机制及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等六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学科服务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还存在行政化管理为主导、目标定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错位、学科方向有待进一步凝练且特色不明显、学科建设创新意识不足、学科建设激励机制和管理体制不完善等现实问题。而传统的路径依赖是重要原因。学科建设的路径依赖主要表现为“重点学科建设”的历史惯性、学科建设实践的多重锁定、学科建设的成本和学习效应以及学科建设利益主体的博弈与平衡等方面。在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要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应完善“政府—高校—学院”一体化的学科制度体系,构建彰显“育人为本”和学科本质特征的文化—认知体系,促进“学科管理”向“学科治理”转变。  相似文献   

4.
论地方高校学科基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地方高校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在高等教育发展激烈竞争的今天,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学科基地建设。作为学科建设平台的学科基地建设在举措上要紧扣地方高校的办学目标,从校情出发,立足本地,在“特”、“新”、“精”三个字上下功夫,切忌一哄而起,徒有虚名。地方高校在学科基地建设上,还应坚持“三个坚持三个反对”。在学科基地建设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5.
学科立校与加强学科建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探讨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问题。从理论上论证了“学科立校”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意义,分析了学科建设中的“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具有三个普遍性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及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着力点。经过"211工程""985工程"对高校学科建设的持续推动,"2011计划"进一步提出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那么,当前形势下,应当如何理解学科建设的内涵?在学科建设中应当重视什么?如何看待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路径依赖"现象?在实践中,应当如何进行学科布局?如何做好学科团队和制度环境建设?如何通过资源配置协调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优势学科与非重点学科的关系?围绕这些问题,本期"高端访谈"栏目对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7.
共同治理已经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路径。本研究以一所典型行业特色高校为案例,基于共同治理建构了分析框架,从治理理念、结构体系以及运行机制三个方面对其促进一流学科建设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并归纳了学科共同治理的基本逻辑:以共同利益为导向建立共生的学科生态体系。为此,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和行业的双重牵引作用,高校内部则需要进一步构建学科共同治理的理念文化和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两重”建设工程的实施,我国的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在学科基本理论问题、学科结构优化、学科制度创新、学科与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以及学科与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目前紧密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深入分析基础上的学科建设策略研究还比较薄弱,还有一系列问题有待于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上进行深入探索。诸如:如何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学科特色化建设?如何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上优化高校学科结构?如何推进同一城市或相邻城市高校的同一或相近重…  相似文献   

9.
“双一流”建设“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并列,凸显了学科建设之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一项国家的长期战略,“双一流”建设不只影响那些“一流建设学科”,也不只影响“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建设,而是会对整个高校的学科建设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作为对“双一流”建设的应对,很多高校围绕学科的增减、学科布局、学科交叉与融合、学科的分层与分类等对学科建设的方略进行了调整。为保障“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学科建设的顺利推进,有必要对相关应对策略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理论审视。  相似文献   

10.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不区分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对16个首轮建设学科给予公开警示,是这次公布名单的三大“看点”。文章认为,“双一流”建设必须遏制身份化趋势,淡化建设高校、学科的身份色彩,要通过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大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促进学校聚焦学科建设,真正办出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