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推广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教育界又开始研究性学习的探讨。在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把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划分为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两部分。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搞好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本文就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实施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在新课程方案中。把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划分为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两部分。专题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最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为什么提出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如何在化学学科中实施?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它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奠基性的价值。2000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第一次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增设“综合实践活动”板块,并将其列为必修课。从2000年9月起,山西省作为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省执行了这一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在全省普通高中学校开始实施。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  相似文献   

4.
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综合实践活动是高中新课程的八大学习领域之一,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44学分中研究性学习占15学分,可见研究性学习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爆炸”,21世纪的人类应该怎样学习,更确切地说应该怎样掌握信息呢?这需要我们的教育加快改革的步伐,向着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正确方向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纵向深入,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中,把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划分为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两部分。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中最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在高中化学学科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呢?本文试作如下探索。一、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特征素质教育要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而培养创造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中,把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划分为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两部分,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中最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标志性突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逐步认识到,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应该渗透到任何一个学习阶段、任何一个学科、任何一个教学环节中.那么,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呢?本文结合初三化学CO2的教学实例,做了尝试和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新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的亮点、难点和重点之一,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意见》,“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从2006年秋季高一开始每周安排了3课时。一年来,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开设情况如何?“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如何进行教学?作为地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员,笔者对本市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面对当前世界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方兴未艾,由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首次列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重要突破。“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每周3课时,三年共288课时,课程计划要求高中学生每学年一般要承担两个以上专题的研究。通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部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重要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反映了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赋予基础教育的使命,体现了基础教育转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历史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和创新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对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中学历史教学的革新,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提出的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在1999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出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中明确地把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划分为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两部分,而研究性学习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最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随着理论研究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性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武广玲 《山东教育》2005,(26):22-2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括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已作为高中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列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中,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提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确定的8个学习领域中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部分。研究性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课时比重较大,而且在活动过程等方面系统性也较强,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任务,但受高考指挥棒、师资水平、资源情况、课时安排等因素影响,真正安排、扎实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学校比较少。怎样既能完成课程标准要求,又能符合当前教学实际呢?我们尝试用开放性作业来开展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3.
二、课题研究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普通高中课程学习领域由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组成。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科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2001年起纳入我国普通高级中学的新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社区服务三年共计2学分,社会实践活动三年共计6学分。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中的一项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学习活动。教育部已将这一学习活动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列入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该课程的设置,对于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能适应未来时代发展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5.
今年9月,我省普通高中将按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安排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同时,我省有19个县开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这些县的初中将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是其中之一。以此估算,9月将有数十万学生接受研究性课程的教育。今年,上海已将综合实践活动成绩计入高考分数。研究性课程对我们的教师是全新的课程,如何做,在我国以往教育学、教学论教材中是查找不到的。所以我们的教师也将面临一次“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本刊关注研究性学习的进展。1999年创办以来,已经陆续发表过多篇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和昆明第十二中学、石林县第一中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方案。本期,我们将开始发表一系列有关研究性学习如何具体操作实施的文章供教师参考。这些文章都来自已经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校。据我们所知,目前已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校并不多。我们希望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中小学都应开设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将你们的经验惠寄本刊。研究性学习一语包含两层意思:研究性学习方式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存在并可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本刊“课改专题”栏目登载的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均为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认识和研究性学习课程实践的文章;本刊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小学管理》2001,(7):4-9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重大突破,是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一种崭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劳动和技术教育。2000年9月,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全国十省市先期实验。最近,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2002年9月1日全国各省市高中使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增强了学生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了时空上的保证。研究性学习在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新课程体系中具有突出地位,并将作为必修课程贯穿于小学至高中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开设这样一门全新的课程,已经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这里,本刊特全文发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教育专业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举措之一,但教学目标又高于基础教育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与学的重点。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是检验此课程学习效果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8.
背景 1999年初,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首次提出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同年6月,上海市教委召开“上海市中学研究性课程研讨会”;10月,教育部在无锡召开“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两次会议都对研究性学习予以充分肯定。 2000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首次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必修课。 2001年4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规定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研究性学习被列为全体学生的必修内容。现阶段实施的综合活动课程是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的具体体现 ,因此 ,对综合活动课程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一、综合活动课程的界定初中综合活动课程是教师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认识规律创设的一种以综合性学习为主要特点 ,以自主活动和体验为主要形式 ,以获取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 ,培养学生创新精…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学习”可资借鉴的两种评价方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正在酝酿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重要突破是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包含三类指定领域,即“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习者从生活世界中自主选择主题并对主题进行主动探究的过程。设置这个领域,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价值观及相应的学习方式开始发生根本转变。“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全新的课程评价观:转变“量化评价”一统天下的局面,将“质性评价”作为基本方法。本文拟评介两种典型的“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