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以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教学为例,通过实验对比发现,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教学中实验班的学生较快地掌握所学动作,高质量完成动作的学生明显高于对照班.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过程性评价促进高效体育课堂的作用.随机选取初一(4)和(6)班,初一(4)班为实验班,初一(6)班为对照班,2个班的学生均未学过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  相似文献   

2.
眭景 《中华武术》2006,(2):22-23
竞技武术发展到现在,在世界范围内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观看2005年12月上旬结束的河内第八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以及在赛前举行的国际武联第八次代表大会,或许可以得出一个答案。无论是参赛国家、参赛人数还是参赛水平,这届武术世锦赛都可以被认为是一届客观反映了武术发展面貌的赛事。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对1983年—2015年的春晚武术表演类节目进行研究,分析武术节目的演变模式和创新思路。同时,以2015年关注度最高的武术节目《自古英雄出少年》和《江山如画》为具体案列,分析其受欢迎的原因,并结合春晚武术项目艺术化、舞台化的特点,探讨武术今后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武术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广泛的群众基础。自从电视剧《武松》和电影《少林寺》等片上映后,更加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极大兴趣,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武术热”。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武术的“门道”何在?作为观众,怎样提高自己观看、欣赏武术的能力呢? 武术的分类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按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一、拳术拳术的套路不下几百种,其中包括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臂拳等等。单单长拳就有十几个较大的拳系,如查拳、华拳、炮拳、洪  相似文献   

5.
《中国武术段位制》是武术管理制度之一,其中蕴藏着浓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武术走向奥运、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举措,以《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内容和段位晋段的方法,构筑起的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实验证明,武术《段位制》课程不仅能够较全面反映练习者的武术技术水平,还可以满足当代中小学生自我鉴定、自我认可的心理需求,使学生掌握的武术技能与知识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接受。同时,更有利于广大学生树立起信心、恒心去锻炼身体,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从而扩展了校外武术教学功能。因此,武术《段位制》课程教学模式值得在少年宫武术专业课中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武术套路运动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武舞”,历经千年延续至今。《武术竞赛规则》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对套路表演水平的评价标准,是为套路运动服务的。同时也对套路运动的完善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预示着武术套路的发展方向。《武术竞赛规则》从1958年第一个版本的诞生至今出现了6个不同的版本,它们直接影响了武术套路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武术竞赛规则》发展演变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电影《少林寺》《自古英雄出少年》拍摄前后及其影响叶嘉禾武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传统体育,正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多彩的形式,精湛的技术,独特的功能,备受世人青睐。国家体委和中国武术协会为了将中华武术贡献给世界人民,从80年代起,提出了武术“源于中...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不仅是军事争战的制胜艺术,而且对武术学科理论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孙子兵法》与明代武术经典论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孙子兵法对武术理论的影响与同源关系。只要悉心研读,就能明其理而善其技,悟其道而灵其心,对于武术理论的建设与发展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武术最本质的特征是技击;而技击亦是古代战争的基本手段。古代兵家的理论和思想对中华武术技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孙子兵法》是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一部。从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水浒传》中《武松醉打蒋门神》这一事件可以看出来,中华武术的技击思想与《孙子兵法》是分不开的,是深受其影响的。可以说《孙子兵法》是运用好武术技击的最佳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观看影片《少林足球》,从中国武术当今发展所面临的窘境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解析武术如今所面临的困境的成因,并结合这些原因提出相关建议。文章进一步提出武术应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再次崛起的方法,如竞技武术要引进最新的科学化训练手段及方法、传统武术要进一步弘扬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12种体育类核心期刊自1979年至2013年间发表的近三千篇武术类文章进行研读,以众多载文凸显出的特点为依据,厘定出我国武术类研究的八大方向。文章以《体育文化导刊》为透视窗口,梳理武术类论文363篇,着重对武术历史、武术文化、武术理论、武术发展四个研究方向进行剖析,希冀探寻三十多年武术研究的嬗变规律、呈现特点及其阶段性成果,策力后续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水浒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一部《水浒传》让鲁西南的历史名城——山东省郓城县,名扬天下。2007年4月22日,"水浒杯"第六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在郓城县举行,来自全国72个武术之乡的近600名武林豪杰,汇聚水浒英雄的故里,比武论剑,切磋拳脚;同时,中国郓城首届水浒文化旅游节也拉开了帷幕。山东省郓城县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是水浒英雄宋江、晁盖、吴用等人的故乡。早在春秋鲁成公四年,这里就筑城名曰"郓"。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是闻名全国的"戏曲之乡""武  相似文献   

13.
李国兴 《武当》2007,(7):6-6
央视《武林大会》擂台赛的消息一经传出,霎时轰动了整个武林,我与广大的武术爱好者一样,怀着激动而欣喜的心情,观看了央视转播的实  相似文献   

14.
陈羲 《中华武术》2006,(5):57-57
重庆万州中学生向先友来信:我是一位武术迷,《中华武术》杂志我是今年开始订阅的,我想了解一下下半年的《中华武术》有什么不同。同时,我希望杂志能提供一些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我们这里不是武术之乡,很难找到武术老师。我非常希望能得到明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社会学的角色理论概念解读,透视和分析了武术发展脉动,武术正确认知社会角色,有助于对武术良性的发展和传承,社会角色的认知对于武术是一种新的认识论,更是一种实证性分析,武术认知是武术发展观的基础,是武术发展观重要途径,社会角色的认知有利于正确认识武术发展与传承、有利于武术发展长效性、有利于武术职业思想的构建,特别是启示性引申了和透视了武术的角色认知、角色自觉、角色塑造、角色行为规范、以及角色对群体性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6.
于志钧 《武当》2001,(5):36-37
《中国武术史》提出一个“武术体系”。这个“体系”是《武术史》一书的基础框架。首先,我们看看《武术史》说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7.
俞大猷《剑经》的武术技击战略战术法则徐伯然俞大猷是明代的一代名将,著名的武术技击理论家和技击家。他的武术技击专著《剑经》,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武术技击战略战术法则。1视不能如能俞大猷在《剑经》总诀歌中首先提出这条武术技击战略指导方针,要求在...  相似文献   

18.
对武术实存的评析与反思——兼议武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剑  邱丕相 《体育科学》2007,27(5):92-96
目前,武术发展已进入“瓶颈”,如何理解“瓶颈”中文化异化现象并使武术走出低谷,从哲学、社会学的视角,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评析、反思武术的实存,透视武术的发展则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思路。研究认为,武术定位已经游离,武术价值的实现进入“瓶颈”,武术衰退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化退让西方文化的现象。人们应该警醒,武术之内在文化涵养及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西方体育所不及,保持这种艺术修养和泛和谐的“天人合一”价值观是武术真正的不朽文明。  相似文献   

19.
日前,笔者拜读了《中华武术》2005年第7期刊登的《改革学校武术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加强武术科研,促进武术发展》两篇文章,使我看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瑰宝发展的希望。在传统武术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强调科学性,更重要的是弘扬和培养学生们的民族精神。如果远离了民族精神,武术习练得再好也只能被称为“武夫”。  相似文献   

20.
精武俱乐部     
《精武》2005,(3)
前些日子,笔者从某武术杂志中看到一篇"召唤英雄"的文章。文中很多地方颇为偏激,"召唤英雄"本无可厚非,毕竟英雄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支柱。其它武术爱好者乃至普通人同样渴望成为或遇上英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