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忙 《师道》2002,(12):27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创新与创造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活动。然而事实上,很多创造只是很简单的加法组合而已。美国有个名叫海曼的穷画家,非常用功,但画法不当,又没有名师指点,一直没有成名,也一直很穷。后来,他终于变成了富翁。海曼是怎样致富的呢?原来他只是巧妙地运用了加法的魔力。海曼经常用铅笔和橡皮画素描,画了擦,擦了又画。很多时候,当他想用橡皮的时候,讨厌的橡皮却又不翼而飞了。为了不让橡皮再丢失,贫穷的海曼把橡皮用铁丝固定在了铅笔的顶端。这样用起来挺方便,又不用专门找。后来,他灵机一动,又稍作加工,就成了现在…  相似文献   

2.
一堂美术课     
2002年1月8日星期二阴今天上午第三节是美术课,美术老师说:“这节课我们来画天牛。”我一听画天牛?这多难呀!老师说完,就在黑板上画起了天牛,老师画得真是太像了。这时同学们也都试着画起来。我刚画了几笔,觉得画得不好,就擦了;又试着画了一次还是不满意,我泄气了,拿起本就让同桌给我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文具盒里住着兄弟三个一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他们三个在小主人的指挥下配合得十分密切。当铅笔不尖的时候,转笔刀马上把它削得圆圆的、尖尖的。当铅笔不小心写错画错时,橡皮就毫不犹豫地将错误的地方擦得干干净净,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因此它们很得小主人的宠爱。  相似文献   

4.
这学期开学不久,三年级一班 的班主任吴老师发现很多学生都喜 欢用涂改液 几乎人手一瓶。吴老- 师问他们:为什么用这种东西而不用橡皮或是涂改纸。 同学们都说:涂改液用起来方便,不像涂改纸那么麻 烦,而橡皮对有的字迹是擦不掉的,比如圆珠笔、签 字笔的笔迹,即使是用橡皮来擦铅笔笔迹,也常常把 纸涂得黑乎乎的一片,把作业本擦得很难看。所以当 有同学用涂改液后,大家都发现了它的好处,纷纷买 了回来。吴老师后来又发现有的涂改液的味道很刺鼻。_考虑到现在社会都在提倡环保;吴老师决定了解一下 这种东西是否有害。 经过询问有…  相似文献   

5.
猴大哥买了辆小汽车,可漂亮了。他每天都把汽车擦得干干净净的,特别是车头上那两个大灯,总擦得锃光瓦亮,就像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如果没有它们照亮前面的路,汽车就没法儿在夜间行驶。所以,猴大哥很看重这对大灯。车身上的防雾灯、转向灯、刹车灯都不高兴了,它们小声议论着:"难道我们都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橡皮为什么能擦去铅笔字吗?这个答案我是在不久前才知道的。那天下午,我在画画,画错了一笔,就用橡皮轻轻地把画错的地方擦去。擦完后,我发现纸上留下了一些有弹性的  相似文献   

7.
一 填空题 1.在物理考试作图时,小亮画错了一个地方,于是就用橡皮轻轻地擦。没有擦干净,然后他稍使点劲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橡皮与纸之间的摩擦的。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要学数学啊当数学老师"老阴天"第13次把试卷摔到林布布的桌子上时,林布布没让自己的眼泪掉下来。她把试卷拿在手里,没有像往常一样用橡皮使劲地擦啊擦、改啊改的,而是把试卷叠得方方正正,摆  相似文献   

9.
彭慧 《湖南教育》2009,(12):38-39
最近,我拜读了《作业的革命》这本书,感觉我们的数学作业批改也是一种艺术.记得有一次在批改作业时,一个平时做得很好的学生那一次却做得漏洞百出,我真怀疑他没有听课,气愤至极,大大的叉号画上了.“你上课认真听讲了吗?”我在一旁写道.当作业本发下去时,我注意到他用橡皮努力地擦那鲜红的大叉.当别的学生想要来看他的作业时,他又极力地想要掩盖.看到这一幕,  相似文献   

10.
黑板角落里的图画到了高年级,有的同学就会在作文的结尾来几句议论或者抒情。其实这也是老师的要求。老师说,这议论和抒情就好像是一棵树,它是从记叙的土壤中长出来的,又反过来提升了记叙的内容,让文章的中心思想像一面旗帜一样哗啦啦地迎风飘扬。说得来劲了,老师就顺手在黑板上画了一块土壤,再在土壤上画上一棵树。“这树没有根须咋站得住呢?”有一次,诸葛大生看出了一点问题。老师第二次再画树时,就专门用黄色的粉笔画了许多像胡须样的东西,郑重其事地说:“这是树的根须。根须抓住了土壤,土壤供给根须营养。就像诸葛大生说的,这树没有根须…  相似文献   

11.
“唉,头都想大了。”每当遇到有难度的题目,我便会这样——皱着眉头,叼着铅笔,橡皮在作业本上使劲擦,唉声叹气地冥思苦想。一有头绪,便提笔“刷刷”写得飞快,可再看一眼写的公式,觉得不对,又拿起橡皮用力擦。所以我的作业本没有一页是干干净净的。  相似文献   

12.
常常听到有家长在教孩子画画时说:“这东西画得一点都不像,应该这样画,应该照书上画,照老师的画。”“这孩子尽瞎画,哪有把鱼画在天上的?”“这张画颜色涂得一点都不均匀,用的颜色也不对,人的脸哪有绿色的,难看死了!”……他们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这些孩子的画,要孩子照大人的想象来画,画不好就命令:“擦了重画!”反复的指责和否定,  相似文献   

13.
如果你问学生:“橡皮是干什么用的?”答案是唯一且肯定的,“擦字”。可是,我在一次次不经意地发现后,对橡皮在学生手中的作用产生了怀疑。镜头一:上课时,一学生正在专心致志地做着一件与上课无关的事,我走过去一看,发现他正在把一块崭新的橡皮加工成碎片。镜头二:我从学生处借了几块橡皮,却发现这些橡皮无一不受到学生们的“热情招待”,有的刻了字,有的钻了洞,有的画了图……镜头三:教师的讲台上放满了大大小小的橡皮,却很少有人把它们“认”回去。是学生们不再需要了吗?No。每天上学的时候,你会发现在校门口的小店里挤满了买橡皮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香香的小兔     
熊伯伯从城里回来了 ,它给小动物的礼物 ,是每人一块大大的香橡皮。小兔拿到的是一块白香橡皮 ,它仔细地闻闻 ,呀 ,好香呀。小兔拿起笔 ,在白橡皮上画了只很像它的小兔。“嘻嘻 ,这真是一只香香的小兔呢。”小兔乐了。妈妈看见了 ,批评它 :“橡皮是用来擦字的 ,不是用来画画的。”小兔噘着嘴走开了 ,它觉得妈妈真罗嗦。小兔去找小松鼠玩 ,小松鼠家有只用木头雕成的木松鼠 ,特别好玩。小兔突然有了个主意 :“我可以用香橡皮刻一个香香的小兔呀 ,准比小松鼠的木松鼠棒!”晚上 ,小兔拿出香橡皮 ,开始刻香香的小兔 ,它先把多余的部分切去 ,然后…  相似文献   

15.
上美术课时,我教小朋友画大象。我先在黑板上示范。画完后,有些小朋友提醒我,还有象牙没画呢!可是,象牙长在哪里,它的确切位置应画在哪里,说实在话,我自己也不清楚。备课时,我只按教材备了课,那上面是没有画象牙的。我想现在就从孩子们中间获得这一知识吧。我说,看谁最聪明,知道大象的牙齿长在哪里?“长在嘴里”“长在鼻子那儿”,孩子们议论开了。可我按小朋友所说一一画了,看来看去,却又不像。顿时,孩子们嘀咕起来,说老师都不会画,说得我的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的一位中学美术老师教学生画苹果,他将苹果画在黑板上让学生临摹,结果学生画得很像老师画的苹果。而美国的美术老师教学生画苹果是这样的:他每人发一个苹果让学生画,结果学生第一次画得不像苹果,第二次画得有点像苹果,直到第三次才画得像苹果了。以上实例体  相似文献   

17.
许多人在使用Windows的[画图]时,经常会对已经擦除的图案进行恢复,这时,你一定会用[编辑]菜单中的[撤消],需要一遍又一遍去撤消,难道不觉得累吗?下面是我使用[画图]时偶然发现的一个小技巧。例如你画了一个圆,然后选中[橡皮]开始擦(注意:擦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有着十余年教龄的美术教师,经常面对学生这样的问题:“老师,这张画我画得像不像?”“老师,这张静物画我怎么画得与实物一点也不像?”……从学生这些简单的提问中可以看出,许多学生对绘画的评价仅仅停留在像与不像的水平上。长期以来.美术教育一直处于一种固定的模式:先由老师在黑板上标准地画一物体,并规定好,先画左,再画右;先画上,再画下。于是所有的学生都努力将画画得很像。长此以往,结果是学生的模仿能力增强了,而个性却没了。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本无可非议,但模仿却不应该成为美术教学的目标。对于学生来讲,…  相似文献   

19.
童稚趣语     
——妈妈,这块橡皮送给你吧!——送妈妈橡皮干什么呀?——你眉毛画错了,可以擦了重画。 (姬娜红)——妈妈,姥姥把嘴里的牙齿拿在手里 玩。——不是玩,姥姥在清洗牙齿呢。——那我也天天把牙齿拿下来洗。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授课方法 美国人爱标新立异,老师在教学中也是如此,喜欢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拿学生绘画来说,在国内,常常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好一幅画,让学生去临摹,老师评价画得好坏的标准,往往是谁画得最像、谁的画面最干净,就画得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