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微博两会"的传播现状,指出了目前"微博两会"面临的若干问题,并探讨了有效利用"微博两会"放大其正功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全国“两会”看微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因为微博而格外精彩。“这年头。没个‘围脖’,还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如果说,新浪微博的这句广告语不无娱乐色彩和夸张成份,那么,“两会”中闪亮登场,则真实地佐证了微博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受关注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微博的两会作为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在美国大选中让奥巴马受益匪浅的微型博客,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也开始翩然起舞.2010年两会期间,微博正在成为汇集人民群众民意、民智的新平台.各个微博网站中,代表、委员们用微博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网民通过微博热情参与两会提案.两会会场内,媒体记者在采访报道间隙用微博开辟新闻报道第二战场,会场外,传统媒体迅速设立了微博报道板块……其中,引人关注的如人民网·人民微博的"微言大事,博论两会"和新华网的"新华视点两会微博",它们继去年广被关注的"E两会",成为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媒体采纳民意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4.
两会报道的微博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既是代表、委员和公众建言献策的议政厅,也是媒体充分显示新闻报道综合实力的重要平台.今年全国两会中,"微博问政"成为时尚.很多代表、委员通过微博晒提案议案,与网友沟通交流.同时,包括新华社在内众多国内主流媒体,都不约而同地通过微博征集两会话题、报道两会内容,使微博成为今年两会征集民意最热媒体和会场内外互动最大亮点,产生良好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5.
吴姗 《新闻前哨》2010,(5):80-82
本文以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为例,分析当前主流媒体如何运用新兴的传播手段改进“两会”报道,探讨时下流行的沟通工具“微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助推主流媒体打破僵局.活跃“两会”报道,希冀对国内其他媒体进行相关新闻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2013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微博作为新媒体的新宠,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对"两会"进行了全程报道微博不仅及时、准确地传达了两会的各种动态,也加速了民众诉求类信息的流通,使更多的民生和民意诉求受到社会各界和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民微博、新华微博等大型网站以及荆楚网等地方网站的微博都体现了自己的特色。这些网站运用微博参与两会报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微博参与打造了全国两会舆论场,民众与代表、委员的交流互动,让议案、提案和建议更具科学性、针对性,也使两会更加开放、透明。  相似文献   

7.
微博的发展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信息交流、维护人际网络的平台,也为公众参政议政提供了有效渠道。在2012年"两会"中,政务微博凭借自身的优势为公众参政议政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成为公众问政的重要渠道。但是政务微博问政也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点,为实现政务微博问政的常态化、制度化,需要不断完善政务微博问政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据媒体报道,微博在今年两会期间很火,成了一些代表委员间的流行词。代表和委员们纷纷在微博上晒观点、发信息,同网友互动,聆听民众呼声。  相似文献   

9.
陈敏 《青年记者》2012,(32):14-15
微博平台上的全国两会热点新闻,无论是在传播内容还是传播机制上,都与传统媒体的两会报道迥然不同。本文以新浪微博2011年和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部分热点两会微博为样本,分析微博平台的两会传播机制,并试图分析两会微博传播为整个中国政治传播所带来的诸多变化。两会热点微博的传播特点和机制1.微博用户自定义两会热点两会微博传播不再遵循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不会按部就班地按两会开幕、闭幕的过程予以顺序报道,而是呈现出碎片化、跳跃式的景象。微博用户自行发现和定义两会热点,用户在衡量是否转发一条微博时,微博的内容价值往往比发布者的身份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3日至17日两会期间,解放军报社首次采用微博的形式进行报道,共发布微博142条,多角度报道了两会盛况,网友阅读、转发评论量达300多万次。与此同时,《解放军报》推出12期《微博实录》专栏,摘登两会微博及网友评论200余条,并对微博互动方式进行推介,真正实现了报网互动。这个专栏分别受到军委、总政和中宣部领导的批示表扬。140字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薛凤云 《青年记者》2012,(11):66-67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的攻坚阶段,分配不公、诚信缺失、腐败等问题日益凸显,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表达政治愿望成为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但现有体制与人民的政治参与积极性呈现不对称性,人民倾向于寻找政治参与的新途径.2010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使用微博成为一大亮点,2012年全国两会,微博进入深入发展期.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月22日—1月29日,江西省"两会"在南昌召开。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两会",江西首次安排了省直新闻单位官方微博的记者作为"两会"注册记者入会报道,由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江西日报》、江西广播电视台等官方微博22  相似文献   

13.
张勤 《中国记者》2012,(3):20-21
两会专题微博,集束受众注意力2010年广东两会《羊城晚报》、金羊网首开报纸、微博互动的全新报道模式;2012年一些报纸开设大型两会专题微博,将传统网站的专题网页与微博相结合,设置“微发言”“微直播”和“微访谈”来分类汇总两会资讯,并链接代表委员、媒体记者微博群,加强与受众互动,聚拢人气.  相似文献   

14.
以两会微博为例谈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琰 《新闻爱好者》2011,(20):88-89
微博上自由交互的网络空间为公共领域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以两会微博为例,分析了微博如何形成网络公共领域及其不足之处,希望为微博如何成为理想的网络公共领域的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微博上自由交互的网络空间为公共领域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以两会微博为例,分析了微博如何形成网络公共领域及其不足之处,希望为微博如何成为理想的网络公共领域的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微博客在政治参与领域异军突起。2012年全国两会,微博客成为表达民声、征集民意以及会场内外信息互动的最热媒介。本文以2012年两会期间的微博应用为研究对象,从两会微博问政主体的角度解析微博客的影响,探寻"微博问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积极开展“两会”网上互动,有线无线全面应用,论坛博客全线出击,成为察民意、聚民声、集民智的网上平台。伴随着浓浓春意,互联网上民意涌动,广大网民通过互联网,为党和政府工作建言献策,传递对党和政府的理解支持,表达战胜危机、克服困难的信心。网络互动让普通网民走近了“两会”,也让“两会”更加贴近网民,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网络报道的一大亮点,互联网再次彰显出其独特魅力和强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吴姗 《新闻世界》2010,(5):151-152
本文以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为例,分析了当前主流媒体如何运用新兴的传播手段创新"两会"报道,希冀对国内其他媒体的相关新闻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微博成为今年两会的最亮点,多家报纸都陆续开设了微博版面。本文分析了微博织入纸媒后产生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提出只有在拓宽报网互动方式上求新、求变,纸媒才能在互联网时代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周雪怡 《今传媒》2011,(5):99-100
2010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利用微博问政成为各界热议现象。微博的技术优势、门户网站的开博邀请、媒体的热捧、民众的表达诉求、代表责任意识强化等原因,使得微博成为表达舆论强有力的平台。然而在两会闭会期间,当初火热的代表、委员微博却面临流于形式、个人作秀、无人更新的拷问,设立实名制官方微博,从微博中来,到现实中去,与意见领袖建立良好的互动,创造话语交锋的公共空间成为高效利用微博问政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