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3月16日,谣传日本大地震后的核泄漏会污染海水,进而影响食盐生产和供应,另一个传言是吃了含碘盐可抗核辐射。受两个传言影响,16日下午起,一股“抢盐”风潮从浙江绍兴出现,谣言在微博等发达的现代信息传播推动下,如瘟疫般迅速传遍中国大地,并最终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食盐恐慌性抢购。  相似文献   

2.
基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高效、迅捷,“食用碘盐可以抵抗核辐射”的谣言衍变成为一场世人瞩目的公共危机——“谣盐”事件。本文通过对这次事件的分析,探讨手机短信在此次“谣盐”事件传播中的新特点和新方式。  相似文献   

3.
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在发生灾难的同时谣言四起,人们把碘盐同碘片混为一谈,认为碘盐可以有效地预防核辐射。基于这种态度,我国一些地方爆发了大规模的食盐抢购。此次谣言事件中"碘盐防辐射"这一信息始终围绕着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条路线展开,这两种传播方式对谣言的传播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人人都成为传播者。近几年来,谣言在网络上的传播成为一大社会景观,如食用碘盐成了防核辐射良方,“中非希望工程”是借慈善牟利,少林寺方丈嫖娼被抓,金庸一年内“被逝世”两次,部分新疆艾滋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艾滋疾病等事件等。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人人都成为传播者。近几年来,谣言在网络上的传播成为一大社会景观,如食用碘盐成了防核辐射良方,“中非希望工程”是借慈善牟利,少林寺方丈嫖娼被抓,金庸一年内“被逝世”两次,部分新疆艾滋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艾滋疾病等事件等。  相似文献   

6.
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后,随着碘盐可防核辐射、中国食盐将遭受核辐射污染等谣言通过手机和网络的散播,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碘盐抢购风波。本文从谣言的传播过程和特性出发,研究了谣言传播中出现的新特点以及谣言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同时提出政府在谣言控制中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建议尤其要加强对网络谣言的控制、监测与预警。  相似文献   

7.
日本核辐射危机发生后,因为人们轻信"碘盐能预防治疗核辐射"的传言,引发了席卷国内多个省市的抢盐风潮.这是检验大众媒体在突发性危机事件中传播力、引导力与公信力的一次实战演练."抢盐"风波让我们反思,媒体为什么在突发事件中的引导力那么微弱?专业化的传播机构为什么在民众的口口传播面前那么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8.
黄暐 《新闻爱好者》2011,(21):18-19
社会危机爆发时滋生的谣言、流言往往导致群体恐慌、抢购或斗殴等集合行为。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漏危机波及我国国内民众情绪,由主流媒体传播"碘化钾能够防治核辐射"的报道引发国内抢购碘盐风潮。此事件的产生与手机媒体的高效传播、主流媒体的权威效应、国民心理素质以及抢购人群等密切相关。基于"第三人效果"理论的研究框架,笔者对手机谣言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指出谣言与"第三人效果"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规避谣言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微博平台下,谣言借助微博独有的优势大肆传播,增加了谣言治理难度。本文对马航MH370失联事件进行个案分析,解析谣言在微博上大肆传播的周期、模式、传播成因,为治理谣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2011年3月,日本地震核泄漏事故曾在我国引发一场碘盐恐慌,市民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盐,认为多买些食盐可以在关键时刻用来防辐射。谣言通过网络传播,一时人心惶惶,引发了国内声势浩大的碘盐抢购风潮。中国之声迅速通过政府部门和专家辟谣,证实"食用碘盐可以防止核辐射"的说法不过是场闹剧,及时阻止了谣言带来的恶劣社会影响。在近几年的新闻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网络谣言传播已成社会公害,如果主流媒体对于虚假消息视而不见,甚至被牵着鼻子走,就是社会责任的缺失。  相似文献   

11.
尤龙  洪禺 《新闻爱好者》2012,(20):11-12
微博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然而由于微博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众往往不能全面地掌握信息,难以理性地对事件做出评判,加上信息的不确定和传受双方的不对等,很容易使谣言在微博平台大肆传播。本文探讨了微博谣言的生成机制以及微博谣言的传播效果,探讨了意见领袖在谣言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微博谣言对受众的心理、行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尤龙  洪禺 《新闻爱好者》2012,(10):11-12
微博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然而由于微博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众往往不能全面地掌握信息,难以理性地对事件做出评判,加上信息的不确定和传受双方的不对等,很容易使谣言在微博平台大肆传播。本文探讨了微博谣言的生成机制以及微博谣言的传播效果,探讨了意见领袖在谣言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微博谣言对受众的心理、行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郭雯 《新闻世界》2011,(6):94-95
20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首次指出,现代社会已经真正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近些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谣言渐渐成为了"风险社会"的重要风险源。2011年日本地震后,中国发生了全国抢盐风潮,罪魁祸首便是被疯狂散播的"碘盐防辐射"谣言。在此谣言的散播过程中,微博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结合风险社会理论,对微博在谣言传播中发挥的正负两面效应予以探析。  相似文献   

14.
2011年3月16日,由于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危机,有谣言称日本核辐射会污染中国海水导致以后所产食盐无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盐可防核辐射,从而导致了席卷全国的“3·16”抢盐事件.本文在对“3·16”抢盐事件进行解析的基础上,从传播学角度解读此次谣言的成因,进而提出新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董磊 《新闻世界》2013,(10):227-229
本文通过对微博谣言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微博谣言研究存在两方面不足:1、对微博谣言产生的原因,过多的归结于社会或者网络,忽略了微博平台自身。2、学者提出的对策过于单一化,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治理系统。本文在系统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微博的“阻链传播模式”、“喇叭效应”等概念,以微博传播系统的四个子系统为出发点,找出微博谣言产生的源头,并且提出了系统的治理策略,为微博谣言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刘鑫 《报刊之友》2013,(3):53-54
随着微博传播手段的不断更新、用户的不断增加和传播内容的日益广泛化,微博逐渐成为介入公共事务的新媒体,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微博自身的传播特性使其成为谣言的“温床”,而微博辟谣机制要成为谣言的“粉碎机”,还需进一步健全。  相似文献   

17.
路鹃 《当代传播》2012,(5):89-91
在近年发生的大型公共危机事件中,由于手机短信传播谣言而导致负面效应扩大的现象一直存在。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形态,兼具大众传播的广度和人际传播的深度,成为危机传播管理必须直面的媒介力量。本文以2011年日本福岛核辐射引起的"抢盐潮"为例,分析手机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传谣机制,并据此提出谣言控制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2006年1月8日,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全文播发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预案中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微博谣言划分为多种类别。根据微博谣言的传播是自发的还是有预谋的,可以将微博谣言划分为:自发型、预谋型、自我实现型。根据微博谣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微博谣言可以划分:突发公共事  相似文献   

19.
李长月 《传媒》2015,(1):51-52
谣言自古有之,而现代媒介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则使谣言增添了滋生的土壤和传播的捷径.如何对其甄别和消解,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相比于传统谣言,微博谣言具有如下典型特征. 微博谣言的特征 第一,裂变式的传播速度,这也是微博谣言有别于传统谣言的主要传播特征.微博是一种高效的自媒体媒介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电脑和手机发布微博信息,这在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的同时,也助长了谣言的传播能力.尤其是一个“大V”微博主,通常会拥有成百上千的受众“粉丝”,其发布的微博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和连续转发,百而千,千而万,进而产生类似核裂变的巨大效应.  相似文献   

20.
民无信不立     
近来,网络谣言成为时政、社会热点。有人因在微博上制造谣言而被依法拘留,传播相关谣言者也被教育训诫。主流媒体连续发表文章分析谣言的危害,而大连某企业家也通过现身攻破围绕着他的谣言。毫无疑问,谣言是有害的。但是,究竟何为谣言?《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谣言为"没有事实根据的传言"。可见谣言的要害在于没有事实根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