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自新学期开始前,浙江省教育厅发出"减负令"以来,全省各地学校、老师迅速行动,积极探索"轻负高效"的教育模式.作为一个班级的主要负责人,又是一线的班主任,是减负工作的主力军,更应冲在最前面,争做"轻负高效"优秀典型.我也不例外,一直在思考、探索与实践着.我认为,积极认真地执行"减负令",班主任不妨做好四道题目.  相似文献   

2.
青羊区教育局一至四号"减负令"切准教育时弊,果断出击,大快人心.然而,更重要的是在"减负"之后,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 一提到教育体制改革,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减负",学校减负,教师减负,学生减负.一路"减法"大游行."减负"固然必要,但是正确的"减负"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3.
近日,一张"少先队武汉市总队长"的图片在网络上爆红,照片上的主人公是13岁的黄艺博带着红领巾和"五道杠"队牌,神情显得内敛、泰然,"官样"十足,被网民戏称为"五道杠少年","2岁看<新闻联播>,7岁读<人民日><参考消息>"的传奇故事在网上流传,并引发媒体、网民嘘声一片.在调侃与恶搞的背后,有网友站出来质问"孩子有伟大的理想有何错",但更多的矛头却指向了现今的教育体制和黄艺博父母的教育方式.究竟是我们教育出了错还是我们的社会抵触情绪在作怪?让我们-起来说说"五道杠少年"是与非.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开学伊始,必谈"减负",几成惯例.教育行政领导为此着实殚精竭虑,频频使招,试图"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完成"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神圣历史使命,乃至报载有"教师减负不力可能下岗"的耸人听闻的说法.可是,具有莫大讽刺意义的是,"减负"工作似乎总是"剃头担子一头热":社会"减负"之声不绝于耳,学校"减负"之路"道阻且长",究竟缘何?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生减负三令五申,轰轰烈烈,而教师及校长的减负似乎无人问津,置若罔闻.四川省青羊区教育局日前发布的第四道减负令给校长及教师的减负工作送来了惊喜.  相似文献   

6.
随着青羊区教育局第一、二、三道“减负令”的推出,社会上有关“改革教育体制,给学生彻底减负”的呼声日益高涨。近日,青羊区教育局发布局长四号令,要求废除区级层面的小学统一考试测试,禁止给初中学校下达升学率和重点率指标,从而在行政上给学校、校长和老师们“松绑”。学校、家长和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反应也不一样,学校的反映是:彻底消除了我们的担心,家长的反应是:娃娃成绩会否降得更凶,教育局的反应是:学习轻松≠成绩下降。那么,我们教育界的同仁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昵,请看他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减负"是个系统工程.随着青羊区教育局长四号令的颁布,触及了教育体制的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正如家长所担心的一样,"其他区还是要考试呀,以后我的娃娃读大学,还是要和其他人比成绩呀."所以,如果改革区内的小孩将来升学的考试模式不变,那么这种改革的生命力有多强呢,还很难说.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选修教材<<论语><孟子>选读>第五专题"学问之道"选有这样一则语录: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句语录出自<论语·子罕第九>.选编者将这则语录编入"学问之道",大概是想借孔子所具有的学风和品格来激励后学.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78):23-24
我国在20世纪中期就高喊减轻学生负担的口号,早在1955年,我国教育部就发出新中国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几十年来,仅国家层面已发布了9道"减负令",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减负令"多达上百道。然而,减负口号高喊了几十年,成效却并不明显,许多地区小学生课余负担过重的现象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减负"这句口号我们已经喊了多年,然而"减负"的成效到底如何?为什么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是那么沉重?为什么社会的呼吁还是那么强烈?时下教育行政部门又再次重申"减负"问题,并加大了对学校落实"减负"工作的检查力度.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是在对我国传统的"为师传道"批判和继承基础上提出的新时代教师标准.新时代教师"四有"好老师标准和"四个引路人"角色是围绕"传道"展开的,即教师要传"德"之"道""知"之"道""思"之"道"和"信"之"道",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新时代教师的基本职责和使命.这既不同于封建社会的道德教化,也不同于近代机器化大生产的技术教育,是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中国教育界使用最为频繁的几个词汇恐怕非"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减负"莫属,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我们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而减负是推行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从何而来?这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原因,其核心是传统的劳动人事制度.其次是教育体制的原因,其核心是高考制度与学校、教师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3.
<正>当今中国教育界使用最为频繁的几个词汇恐怕非"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减负"莫属.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我们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而减负是推行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从何而来?这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原因,其核心是传统的劳动人事制度;其次是教育体制的原因,其核心是高考制度与学校、教师评价制度;最后是教师方面的原因.人们一谈到减负,就会说取消高考问题就能  相似文献   

14.
历经了历时20多年、总共49道"减负令"之后,如今的学生依旧苦唱:"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的确,"减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当更多的人在关注学生的书包、关注学生的课业负担时,我们是否应该换个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在笔者看来,最本质的"减负"问题应该先从课堂"减"起——如果  相似文献   

15.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理念贯穿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的过程,是古代高等教育的纲领.成均、私学、太学、书院可分别代表古代大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大学之道"理念蕴涵在其中的每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杨小东 《教育》2022,(11):52-53
"用用就会了" 在教学方面为了达到"减负不减质,减负更优质"的目标,我们聚焦学校教学中的真问题,解决学生们在完成为其量身定制分层作业的难题,经过多方交流和研讨,我们最终选择平阳众信公司的"优师端"来解决这一难题.有了方向,确定实施方案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很早就有"大学"一词,并且很早就提出了"大学之道"。现代的大学教育与《大学》讲的大学之道是有距离的,今天的大学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令我们不得不反思和重新体认"大学之道",希望传统的"大学之道"能启迪我们现代的大学教育,使我们能还原和践行大学教育的本真,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提到"错"字,给人的直觉往往是和"错误"相连.也难怪,做了十几年的班主任,最令我头疼的就是整天困于反反复复的"错"与"纠错"之中.偶翻《辞海》,竟发现"错"有"磨刀石"之义."错误"和"磨刀石"这两个义项并存于"错",是巧合?还是先人造字时的有意为之?我们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19.
<正>1955年7月,教育部就发出了新中国第一个减负令,近60年来,我国各地的减负令多达上百项,可是学生的学习负担却越来越重,时间跨度长达50余年的"中国式减负"为何总是越减越负?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国家的减负政策实施长期面临困境?本文拟从多个角度对其审视。一、简单化的做法遮蔽了减负问题的复杂性1.关于减负的基本问题。我们如何认定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个事实?一方面,减负是针对课业负担过重的学生提出  相似文献   

20.
张晓震 《教育》2008,(3):38-39
2007年10月份以来,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先后发布“书包限重令”、“作业减负令”、“活动保障令”、“行政松绑令”和“质量提升令”。在前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该区教育局先后出炉系列“减负令”,在触动教育界神经的同时,也不禁让人疑惑:青羊区教育局出台系列“减负”措施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新办法的出台会给该区中小学教育教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难道真的如教育界人士所认为的,成都青羊的学生减负行动已经“开始真正触及到一些教育体制的问题了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