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浅谈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胡智伟社会公德是一定社会全体公民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它涉及人与社会的各个层面,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文明程度的表现,不仅是每个人的道德基础,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公共生产秩序的基本准则规范。如文明礼貌、遵规守纪、勤劳俭朴、诚实守信等等。遵守公德是公民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之一,是优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任务。笔者认为,落实《决议》的精神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关系:即基础层面与高级层面的关系;批判与继承和引进与抵御的关系;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要求“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义进一步强调:“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坚决贯彻落实。高校后勤部门的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后勤部门自身的形象和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一个学校的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新突破,主要体现在他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四有”目标;首次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作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首次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归结到人的素质状况层面上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决议》概括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坚持三个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加强“三德”建设(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引导人们树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简称“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三观”是人的素质的核心,是  相似文献   

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局。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性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职工教育》2014,(14):53-54
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和本职特征,这个核心就是培育富有正能量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路人。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为了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必须以人为本,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职业道德建设和社会公德培养王言品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职业道德对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影响很大。本文试就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关系作些分析,以期引起整个社会对职业道德的重视。一一般来说,道德包括社会公德、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10.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在第三部分集中论述了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基本内容和总的目标。《决议》指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形势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有关人生的根本性问题。世界观是一个人对社会、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看法。人生观是一定的世界观在考察人生问题时的具体体现。人生观的主要问题是关于人生意义、价值和态度的问题。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标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世界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从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现代公民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正逐渐步入公民社会,公民道德建设正成为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重心。面对当前由于时代价值的多元化及社会转型期新旧道德原则转换所导致的社会道德混乱、道德滑坡现象,急需建立起一套适合这种共处生存方式的普适性的道德体系和准则。遵守社会公德,既是现代公民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更是公民基本道德素质的体现。文章探讨了加强公德建设的若干途径,加速我国公民社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德: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重要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公民公德意识的强弱 ,遵守公德规范的状况 ,直接反映着公民素质 ,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 ,也对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在公德建设过程中 ,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充分发挥显性教育系统和隐性教育系统的功能 ,把外部因素的强迫性和个体修炼的自觉性有机结合起来 ,挖掘传统美德内容 ,批判地继承传统道德的合理精华 ,借助各种载体 ,建立良好的约束机制 ,创造优美的外部环境 ,寻求道德舆论向道德实践的现实转化途径 ,对于增强公民公德意识 ,提高公民素质 ,形成良好的公德习惯 ,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任何文艺作品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思想、观念或情感。“文以载道”实乃必然。社会主义的文艺创作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可以而且应该要表现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艺工作者应大胆抛弃对“文以载道”的顾虑 ,走出对文艺社会作用认识的误区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 ,坚持深入生活 ,深入群众 ,充分尊重艺术规律 ,不但敢于“文以载道” ,而且善于“文以载道” ,按照“文道统一”原则 ,创作出既有高度思想性又有高尚艺术性的精品佳作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和理解“以德治国”思想的科学内涵,是实施“德治”与“法治”并举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的“德治”不同于封建时期的“德治”、“礼治”和“人治”,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准,让广大群众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倡导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德治”的宗旨所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法律与社会道德在本质上一致,“德治”与“法治”并行不悖,二者相辅相承,彼此促进。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道德的失范体现为对公务员职业理解不足,对公务员职业道德理解不当,公务员道德建设缺乏良性机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是,充分理解公务员职业道德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加强公务员行为规范建设,加强公务员法规与制度建设,保障公务规范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优越性的体现。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形势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统一起来 ,做到“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搞好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的结全 ,提高人的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推动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探索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尚的师德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实中教师的师德情况却不容乐观,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并系统规划,开辟师德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学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是学术理论研究的重要园地 ,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载体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高校学报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决定了高校学报必须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学报编辑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敢于和善于引导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科学的探讨 ,对人们思想问题 (现实问题 )作出科学的分析 ,丰富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个人品德建设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化。当前进行个人品德建设,应该遵循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注重建设的层次性。以此为要求,个人品德建设区分为一般性个人品德建设和先进性个人品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