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家日报的编辑,每天晚上都必翻阅通讯社播发的新闻稿件,每次都看到那么几篇在题头注明“供晚报”字样的消息或通讯。对于后者,几年来总是见题即止,置之一旁;既然与日报无关,何苦消耗时间。日报和晚报,在内容上和风格上本应有所区别,对于通讯社周到的服务,从心底里表示感激。然而,事实却又叫人将甚浓的感激之情冲淡,甚至猛生着一些疑问来。最近的一个多月,为从通讯社的“供晚报”稿中汲取一些信息,增长一些见识,也对它们一一认真拜读。于是发现,它们与通讯社统发给全国各家日报的东西,往往是无甚区别的,心想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不妨试举几例: 1990年12月5日晚上,我信手从通讯社发来的一厚叠稿件中抽  相似文献   

2.
宁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沿海、内地省份相比,严重滞后。直到1926年,在当地编辑出版的第一家报纸才和读者见面。但这张报纸并非地方报纸,而是在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中由国民军(冯玉祥部)总政治部主办的《中山日报》。此后,又先后出现了《宁夏醒报》、《宁夏民国日报》、《扫荡简报》、《贺兰报》、《固原日报》、合计6种报纸(《额济纳旗简报》未计入,因此地今属内蒙古自治区)。 期刊的创办始于1935年的《贺兰》半月刊,此后还创办过《宁夏画报》(抗日周刊)等近二十种刊物。 这期间,宁夏还先后设立过三家通讯社(中央通讯社宁夏分社、西夏通讯社、贺兰通讯社)和宁夏省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3.
1996年9月,河北日报驻地记者为适应本报改版的变化,各地记者站成立了“快速反映功能”的小通讯社。意在发挥其信息总汇的作用。几个月的实践表明,小通讯社的生机和活力在于它给记者创造一个进一步转轨变型的契机。 就河北日报记者队伍情况看,记者的思维方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写作方法从工作型、公文型向新闻型、信息型转变,还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韩国自从1987年发生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迫使当局宣布要“保障言论自由”,通过《关于定期刊物登记等的法律》以后,报社、广播机构迅速增加。截至1993年3月底,韩国有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等新闻机构133家,发行报刊6037种,从事新闻工作的职工36494人。 韩国现有报社71家,包括东亚日报等中央综合日报9家,地方综合日报45家,以及经济报、外文报、文化体育报案。目前,韩国出版的6000多种报刊中,大部分是刊物,其中周刊1928种、月刊2408种,比1988年分别增加了3.14倍和45%。韩国现在的通讯社,仍是过  相似文献   

5.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被上海文广任命为第一财经系的负责人后,一个做第一财经通讯社的项目也随之开始筹备。第一财经内部人士透露,目前第一财经内部已知悉通讯社的运作,在北京等大城市都将成立新机构,但如果重新配置采编人员,成本将会非常高。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10,(2):62-62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被上海文广任命为第一财经系的负责人后,一个做“第一财经通讯社”的项目也随之开始筹备。第一财经内部人士透露,目前第一财经内部已知悉通讯社的运作,在北京等大城市都将成立新机构,但如果重新配置采编人员,成本将会非常高。  相似文献   

7.
语丝引我当民兵 1943年春,我还不到20岁,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文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前身),由晋察冀区党委分配到晋察冀通讯社当记者。当时,晋察冀日报、晋察冀通讯社是合为一体的,驻地在河北省阜平县滚龙沟。社长邓拓同志亲自和我谈话,要我到一军分区、一地委那里打仗最激烈的地方去  相似文献   

8.
在约旦访问的日子,我们有机会同王国新闻次大臣、通讯社社长和报社主编会面,还参观访问了几个新闻单位,具体了解到约旦新闻界的一些情况。约旦是个只有二百七十万人口的小国,它的通讯社、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直接由王国政府掌握,对新闻部负责。但是约旦的报纸和期刊却大多属于私人所有。 1921年以前,约旦尚无自己的报纸。政府和读者只好求助于巴勒斯坦、叙利亚和埃及出版的报刊。现在,约旦有七家周报和四家大型日报——《宪章报》《舆论报》《人民报》和《约旦日报》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精神文明示范单位”名单通讯社(1家):新华通讯社。日报(10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陕西日报、黑龙江日报、海南日报、广州日报。晚报(10家):新民晚报、今晚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钱江晚报、齐鲁晚报、...  相似文献   

10.
张华杰 《兰台世界》2022,(9):134-140
1949年,中共中央组织了专门的接收班子,设立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新闻出版部,负责接管北平各报社、通讯社。新闻出版部接管人员在良乡进行了干部培训、政策学习、调查研究、整顿入城思想和纪律等准备工作,为入城后对各报社、通讯社的成功接管奠定了基础。接管过程中确立了接管程序、原则和负责接管的人员,在众多报社、通讯社中,国民党《华北日报》社、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北平分社被率先重点接管,并对北平外国新闻机构和记者作出了处理。这些使中共及时稳定了北平的新闻宣传工作,控制了新闻舆论,安定了社会秩序,从而为新中国定都北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解放以前,上海新闻界有两个团体,其一是日报公会,另二是新闻记者公会。日报公会以每家报馆为成员,代表报馆出席会议的,是各报馆行政业务方面的主要负责人。新闻记者公会以在各报馆,通讯社中担任编辑、撰述、采访职务者为成员,其它新闻工作人员都不参加。  相似文献   

12.
抗战全面爆发后,桂林一度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享有"桂林文化城"的美誉。据统计,当时集结在桂林的作家、画家、音乐家、戏剧家和新闻工作者等,多达1000余人,其中闻名全国的近200人。①大批新闻工作者到达桂林后,或继续出版原已出版的报纸,或创办新的报纸。这一时期,先后有《大公报》(桂林版)、《广西日报》、《扫荡报》(桂林版)、《救亡日报》等多达16家大小报纸发行。②同时,中央通讯社桂林分社,国际新闻社(以下简称"国新社")、工商通讯社、救亡  相似文献   

13.
中华通讯社     
天津中华通讯社成立于民国十九年五月,社长管孟仁,社址在天津旧法租界26号路(今滨江道)恒安里。该社经费由孙殿英部每月津贴五百元。开办之初每天发稿两次,第一次是电讯,供晚报和其他直接订户;第二次是本市新闻,供日报采用。到民国二十一年,中华通讯社迁到仁和里(今营口道)。管孟仁又筹措一部分资金,购置印刷机器  相似文献   

14.
继《中国评论通讯社》率先采用“中文新闻信启、置标语言”之后,《广西日报集团》又成为第一家采用“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的新闻媒体,从而揭开了我国新闻界推广应用中文新闻信息技术国家标准的序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亚洲—太平洋通讯社组织现有38个通讯社成员。它的前身是1961年12月22日在曼谷成立的亚洲通讯社组织。为了扩大活动范围,发展太平洋地区的通讯社作为自己的成员,1981年11月在吉隆坡举行的第五次大会通过决议改为现名,简称亚通组织。新华社于1981年11月加入亚通组织。亚通组织内部18个通讯社派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包括新华社、俄塔社、伊朗通讯社、共同社、马来西亚通讯社、阿曼通讯社、印度报业托拉斯、泰国通讯社、  相似文献   

16.
“出了一恶口气”北平解放的当天(1949年1月31日),军管会首先接管国民党两个新闻机关:一个是国民党在华北的头号党报《华北日报》,范长江同志负责接管,一个是国民党官方通讯社中央社北平分社,由我牵头,同去的有韦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从战争年代的“窑洞通讯社”到和平时期相对封闭的国内通讯社,再到当今跻身于世界四大通讯社之列的世界性通讯社的发展史,是几代新华人对有中国特色世界性通讯社客观规律艰苦探索的历史。 三个基本规律是通讯社的本质属性 建设世界性通讯社必须按照通讯社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因为:一、要把新华社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争取未来的更大发展,必须有坚实的理论作为基础和支撑,而这个理论的核心莫过于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关于通讯社客观规律的理论。二、面对新闻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通讯社的干部职工开始重新确定通讯社的座标和方位,寻找通讯社的优势和出路,即必须按照通讯社的规律办事,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三、按通讯社规律办事,具有很  相似文献   

18.
十月二十日是青海日报创刊,新华社青海分社成立十周年的日子。青海日报和新华社青海分社全体人员,在这一天举行了庆祝大会。中共青海省委第一书记高峰同志,省委书记谭生彬同志,省委常委、副省长孙君一同志,省委副秘书长午人同志等都参加了大会。高峰同志,孙君一同志和午人同志都在会上讲了话。他们在讲话中,勉励青海日报、新华社青海分社全体工作人员,以党的思想为准绳,彻底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使自己红透专深,成为党的驯服而有力的工具,更好地发挥党报、通讯社的宣传鼓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战略转型,是当前我国各类传统媒体面临的共同课题,包括通讯社、报纸、广播电视等在内的传统媒体实际上都处于转型之中。作为国内通讯社龙头老大的新华社,在2008年制定了2008至2015年《工作设想》,确立了通讯社战略转型的理念、目标、任务及具体措施,并举全社之力加快了从传统通讯社向现代通讯社转型的步伐;在报业,自2006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相似文献   

20.
才子邓拓     
(四)是书生非书生,反“扫荡”中显英雄 1939年5月,晋察冀通讯社在阜平县城南庄附近成立,它也是新华社晋察冀分社,有代表出席1939年延安新华社召开的会议。 随着形势的发展,1940年5月,中共北方分局决定《抗敌报》与晋察冀通讯社合并,成立《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为邓拓。 这年,报纸大量报道“百团大战”的胜利,积极宣传中共中央北方分局颁布的《关于晋察冀边区目前施政纲领》,较有力地表现了党报的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