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类主体观念的流变中,精神分析学说的无意识主体观颠覆了人类理性主体观念,直接影响了文学的主体现。在新时期文学语境中,它深刻影响了小说中的审美表现和人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弗洛伊德关于宗教起源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宗教是人类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类对终极关怀的思考。而关于宗教的起源问题,则历来是学界争论较为激烈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着重介绍了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在这一问题上的独特视角。根据弗氏的观点,宗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的图腾崇拜,而这些又是人类潜意识中"俄狄浦斯情结"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在人类文化史上矗立起了一块划时代的丰碑,它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不仅仅是在心理学的领域,而且波及到了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学,几乎在精神分析学刚刚问世之时,文学就成了精神分析这一心理科学的最好的盟友,文学既是精神分析学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4.
关于童话的心理机制以及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在众多的研究中,精神分析理论的阐释较为深入。精神分析学家从无意识的理论出发,认为童话故事蕴涵丰富的意义,反映了人类心理最原始的意识,所以了解精神分析理论关于童话意义的阐释对于了解儿童心理,促进儿童人格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曙 《现代语文》2006,(4):90-92
自远古明发展至今,在人世间的万物之中,人最难了解的还是自己,当人类在用伦理和明控制自己的时候,有很多丑恶的心理仍然存在于心灵深处。但在适当时候,它又会暴露出来残害人类。伊格尔顿说:“精神分析批评可做的并不仅仅是追索生殖器官的象征:它可以使我们对学原的实际构成有某些了解,而且还可以揭示那种构成的某些意义。”精神分析是一种动力论和动机论,西方有的学认为,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动力论,弗洛伊德提出了本能动力论。精神分析批评在恋母(父)情节批评、本能批评、无意识批评、压抑性批评、白日梦批评上都展示出这种动力。  相似文献   

6.
文学与梦从一起始就难解难分,人类的文学历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梦与诗交织的过程。诗给世界允诺了意义,给人类生存精神允诺了家园,可家园的难以回归却使人类精神成为无家可归四处漂零的幽灵,于是诗人便做了梦,让疲惫的心灵精神得以短暂的歇息。吴大康的小说就是这种梦的编织,他以梦的编织来拒诉诗人在现实面前因无力与苍白而形成的焦虑。  相似文献   

7.
人类心理的演变遵循混沌规律,包含生本能与死本能的爱洛斯是人类心理系统的吸引子,它们对初值非常敏感。生本能与死本能力量的冲突与较量导致了形态各异、程度不等的破坏性行为。利用混沌控制理论,在人生早期发展的关键阶段增加爱的教育,减少人们破坏性欲念的程度,有利于人格发展朝向健康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神经精神分析学是一个在整合神经科学与精神分析学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神经精神分析学运用神经科学的方法与成果,试图检验、修正、扩展、完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来实现对人类深层心理的动态研究.作为通过整合神经科学与精神分析学来理解大脑与心灵运动的神经精神分析学正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其所涉及的核心议题主要集中在意识问题、情绪问题、睡眠与梦问题这三大领域.神经精神分析学既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也是一场学术运动.神经精神分析学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在总体上符合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弗洛伊德起,潜意识概念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人类心灵的高度复杂性和丰富性,体现了心理学家对人的本质的不断追寻。潜意识概念表明人是生物的、家庭的、社会的、神话的、宗教的、生态的、精神性的复杂存在。潜意识概念成了人类追寻自我和祛除遮蔽的一个表达工具。  相似文献   

10.
主要出于道德方面的顾虑,性问题长期以来不为传记家所重视。20世纪的精神分析理论和相关实践以及人类生活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改变了传记家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一方面,现代传记家从"性"这一独特的角度讲述了更为生动的人生故事,传达了更为复杂的人生经验。另一方面,传记家在处理关于传主的性问题时也要更加谨慎,恪守相应的叙事伦理。  相似文献   

11.
陈武 《安顺学院学报》2012,(4):74-75,136
《深度心灵奥秘的探索》是我国近年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研究的一部重要学术著作,它不仅述评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42部(篇)重要著作和134个术语,还对其在世界范围、尤其对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影响以及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地位进行了精辟论述。  相似文献   

12.
罗洛·梅是美国最为著名的存在分析心理学家,在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的岁月里,罗洛·梅开辟了观察人类的新途径,也提出了他整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存在主义理论的存在分析理论.在人本主义反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贬低意识经验的作用,即强调本我的原始欲望与人的消极方面中,罗洛·梅却让我们看到了彼此对话和沟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左拉在其《实验小说论》一文中详尽阐释了其自然主义文学主张,并明确宣称其自然主义小说的任务是对人类进行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而并非人们通常所认为的生理学和遗传学研究。不仅如此,左拉还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行,凭借自己大胆科学的假设和推理,在对人类心理机能的认识上已经显现出精神分析学的某些思想,诸如性本能、神经症的遗传、性倒错、虐待狂与受虐狂、儿童性欲、性欲升华等。左拉自然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卢贡——马卡尔家族》世系小说的基本出发点是对神经症的研究,他在其中分析了该家族神经症的致病原因以及这种神经症因素在各支系后代中的表现。认为各种症状的背后都隐藏有意义,并探索意义背后的深层原因,这正是精神分析孝研究的起点和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能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其中性本能更是对人类生命形式有重大影响。在二、三十年代 ,沈从文从生命个体的性本能欲望出发 ,细致描摹了湘西世界和都市世界的生命存在。沈从文对生命本能的描述 ,传达了二十世纪中西文化思潮接轨的讯息  相似文献   

15.
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点对《红与黑》进行解读,在充满激情的表层文字下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通过分析作品主人公于连短暂一生的欲望浮沉,说明《红与黑》是一部记载人类迷失与觉醒的寓言,它表达了作品著者司汤达对于人类生存困境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太原大学学报》2017,(5):45-49
《再别康桥》并非徐志摩对离开康桥时真实场景的摹状与再现,而是对自身康桥体验的一次重新整合与创造书写。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埋藏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俄狄浦斯情结,表现这个注定要纠缠人类一生的悲剧性命运,既是《再别康桥》最动人的特质之所在,又使得它完全可以跻身世界文学名作之林。  相似文献   

17.
拉康源自于精神分析治疗实践的独特的语言观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要理论之一。他认为语言是人类主观性的能指网络,是主体赖以产生的基础。儿童无可选择地进入语言这一社会象征符号系统并迷失于其中,由此而出现了人的无意识现象。精神分析的作用就在于通过自由联想重新发现被语言网络所异化的作为最初能指的人的无意识欲望,这一无意识欲望的本就是代表它的那几个音素、音节或字母。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20世纪前期的欧洲文坛上,斯蒂芬*茨威格这位"以德语的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托马斯*曼语)的奥地利籍犹太作家,以天才的笔触,打开了人类心灵的门牖,描绘了一幅幅"人的精神受难图",一张张"形象化的心电图",表现了笔下人物畸变的精神世界.他巧妙地借鉴与运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把对人的心灵的探索与开掘作为自己审美观照和艺术表现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9.
英国著名的新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家福勒认为,精神分析应该是关于意义的生物学理论,而不仅仅是关于意义的理论。他将精神分析与形式主义相结合,认为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作以具有超越时代的魄力,就是来自美的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就是人类相对不变的生物和生理状况。他的这个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艺术与精神分析》一书中。  相似文献   

20.
在精神分析批评视野下,《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角色代表的是人类心理结构的三个层次,即:唐僧——前意识,猪八戒——无意识,孙悟空与沙僧——理想的和现实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