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昕 《冰雪运动》2016,(3):28-32
全国冬季运动会是我国最高级别的冰雪项目综合性体育赛事,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我国冬季运动的水平和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分别从冬季运动会的发展,十三届冬季运动会的竞争格局来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由东北三省三足鼎立变为黑龙江省一枝独秀;新疆地区成为一匹黑马;奖牌分布不均.发展趋势为:赛事规模扩大;冰雪项目发展趋于平衡;新疆等西部地区逐渐崛起.为我国冬季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南京工业大学承办第2届亚洲青年运动会手球比赛进行分析,探讨高校承办体育赛事的资源优势和广泛的教育意义。从体育场馆竞赛团队的人员配置、通用岗位职责、赛前演练等内容阐述了高校承办体育赛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人员配置的特点、业务口运行规则及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释了高校承办体育赛事的资源优势;诠释了高校承办体育赛事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总结了高校体育场馆在未来可能走向的体育场馆“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全运会发展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运会作为国内综合性的最高级别运动会,是奥运会前对我国竞技体育的一次大检阅.从赛事举办理念、项目设置、参赛人数、奖牌设置、竞赛成绩、运作模式等方面,对新中国的11届全运会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以期为全运会的科学发展、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快速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奥运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经过6月和7月一个月时间的第15届世界杯足球赛角逐以及第三届友好运动会的比赛之后,8月的国际体坛仍然是大赛频繁,高潮迭起,其主要比赛有英联邦运动会、世界游泳锦标赛、世界女排大奖系列赛等。 综合性大赛:英联邦运动会 作为世界体坛上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之一的英联邦运动会创办于1930年。初创时期,这个运动会称为大英帝国运动会,参赛的队伍都是来自英国统治下的殖民地。1954年随着二战后不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综合性运动会问题进行分析。我国举办的全国性运动会达到12个,过多的综合性运动会已经使各级体育管理部门完全失去开展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严重阻碍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中国综合性运动会的举办应予改革。  相似文献   

6.
探讨亚洲沙滩运动会的发展状况,为亚洲沙滩运动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历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的竞争格局、发展特征以及趋势。主要结论:泰国、中国、印尼旗鼓相当且实力超群,韩国实力中等且领先于第2集团,多数国家或地区依靠个别单项获得金牌或奖牌;东南亚的实力最强,东亚紧随其后且差距不大,南、西、中亚的竞争力较弱;亚洲沙滩运动会的项目设置趋于合理,参赛国家稳定且人数相对增多,奖牌分布趋于集中。  相似文献   

7.
全国体育大会是与全运会、城运会并列的全国性综合大型体育赛事,全运会是与奥运会接轨的发展我国竞技体育的最高组织形式,而全国体育大会则是把非奥运项目吸纳进来,推动全民健身发展的全国综合性运动会。虽然二者都是全国性运动会,但它们之间却有很多不同之处,把握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为解决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之间的矛盾,迈向体育强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关于大型体育赛事选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20世纪末上海体育竞赛发展的基础上,探讨21世纪上海对大型体育赛事的选择,如对2002年网球大师杯赛的选择.认为上海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战略选择应从以下方面思考:一是以举办单项国际最高等级赛事作为主要目标:二是形成相对固定赛事与一次性赛事相结合的全年体育赛事举办格局;三是除奥运会外,原则上不考虑举办综合性运动会.在大型体育赛事选择上应把握"一个定位、四个视角".  相似文献   

9.
知情——绿茵动态,了然于胸亚运足球将限年龄亚足联年度工作会议最近做出多项重要决定,其中把亚运会确定为有年龄限制的赛事的规定,将对亚洲足球的发展产生新的影响:在今后的亚运会和各区域综合性运动会的足球比赛中,参赛的男子球员年龄将限制在23岁以下,从而与奥运会接轨。也就是说,今后各足协只能派奥运代表队参加亚运会和区域运动会(如东亚运动会),这将促使各足协更加重视奥运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高威  高广泉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6):638-639,649
阐述了青奥会产生的时代背景,新加坡青奥会办赛理念和本质回归,分析了我国青少年运动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加坡青奥会对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1.
于军  曹军 《中国体育科技》2006,42(4):111-115
通过对十运会成绩与我国在第27、28届奥运会上的比赛结果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分析我国目前的竞技体育实力现状:传统优势项目得到巩固,潜优势项目实现突破,同时也呈现出项目发展不平衡、高水平后备人才缺乏及科学化训练程度不高等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问题。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坚持与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加强后备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建立训练、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反兴奋剂力度,在调整项目结构、完善项目布局的同时,突出女子项目和“119工程”项目的重点发展是我国竞技体育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突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在亚运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历史与战略两个角度分析了东南亚与亚运会的关系.从历史角度看:首先,亚运会的创建和发展离不开东南亚板块的努力与贡献,东南亚举办亚运会次数最多,贡献最大,亚运会的历史历程深深地打下了东南亚烙印;其次,东南亚板块竞技体育的实力尽管与东亚板块有较大差距,但终究构成亚洲体育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在亚运会参与率最高且较为稳定;若干项目实力不俗,在亚运会总体金牌榜上排名第二,仅次于东亚板块.从战略角度看:亚运会作为整个亚洲仅有的统一性运动体系,需要不断发展.东南亚板块应该具备自身的亚运会发展战略,这些战略可以概括为:适当举办亚运会,以实现体育和政治双重目标;继续以地区运动会为基础,促进地区竞争,增强整体竞技水平;积极支持南太平洋国家加入亚运会,促使亚运会持续、稳定和均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庆伟 《精武》2012,(6):89-91
亚运会作为仅次于奥运会的大型体育赛事,其60年的发展历程亦如奥运会“自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1894年成立至今,政治在整个奥林匹克运动过程中无处不在”一样,始终受到来自亚洲各务政治、经济发展和地区间错综复杂国际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对亚运会的发起、初始、发展和深入等阶段与政治的关系进行逐届研究发现,政治对体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因政治经济原因,第1届推迟,第6、第8两届撤销承办权;亚洲第一大国中国因“两个中国”问题抵制亚运会23年等;体育对政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各举办国通过亚运会展现了国力、民风,重塑了国际形象,提升了国际地位,加大了国际影响。中国通过亚运“会籍”问题的解决,更加确立了“一个中国”的地位;南、北朝鲜在亚运会上齐聚一堂,表现了体育在促进国家统一方面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中国竞技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45,自引:5,他引:40  
本研究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现状,历届亚运会、奥运会以及各单项世界性重大比赛的有关资料为基础,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和2010年发展趋势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In the history of the modern Olympics, East Asia is as active an area as Europe. Its involvement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as can the closely related Far Eastern Championship Games (FECG). Held in the Philippines in 1913, and following the model of the Olympic Games, the FECG was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ports competition to be held in East Asia and it is also the first regional international sports competition recog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Due to its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ports in East Asia, it has been referred to as the ‘Oriental Olympics’ and the ‘Modern Asian Games’. This paper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EC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ast Asian society. It points out that the FECG has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ast Asian society and has exerted many positive influences that have been beneficial to soci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ver time.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用历史学、体育学、博物馆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分析,梳理中国体育类博物馆产生和发展的曲折历程,并总结其历史经验。研究认为,中国体育类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国体育类博物馆的滥觞期,其标志性事件是1940年国民体育大会上首次提出筹设"中央体育卫生博物馆"的建议并形成提案。第二阶段为中国国内体育类博物馆的兴起期,其标志性事件是随着改革开放后体育事业的腾飞和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举办,中国体育博物馆的酝酿、筹备、建馆及开馆。第三阶段是中国国内体育类博物馆的发展期,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中国进入新时代,在党中央提出文化大发展和建设体育强国目标下,各地体育博物馆在短时间内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呈现出地方政府、地方体育部门、体育组织、企业、高校、民间开办各类体育博物馆的热潮。  相似文献   

17.
At the Guangzhou Asian Games, the performances of China's athletes, the officials and the host city of Guangzhou were outstanding. China's journey to the Asian Games in Guangzhou and the accompanying political and sporting machinations throughout are considered in the initial discussion of this essay. The analysis subsequently focuses on Australia's metamorphosis as an ‘Asian’ nation and the sporting, cultural and diplomatic implications this could have for Australia and China. Would this signal Australia's egress from the Commonwealth Games and the Commonwealth per se, thus cutting the British Imperial umbilicus? The presence of Australia at the Asian Games may also enhance the soft power ambitions China has for its engagement in the Asian Games; succeeding in competitions that include a global sports ‘heavyweight’ like Australia would add kudos to the performances of Chinese athletes. How would Australia benefit from this shift? Considering Australia's geopolitical and economic ties with East Asia would an increased level of sporting engagement with China concomitantly produce cultur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uccesses? In the long term, Australia may inevitably become part of the post-colonial East Asian world: the future world of power, wealth and geopolitical influence.  相似文献   

18.
研究青奥会对南京市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以举办青奥会为契机,分析影响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几大要素,综合分析了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举办对南京事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从而促进南京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南京市体育服务行业的水平,促进体育服务行业的规范,全面提升南京市体育产业的竞争力,实现南京市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亚运会与亚洲的地缘政治——兼论亚运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潮 《体育科学》2006,26(12):3-8
亚洲的政治经济格局和体育格局由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五大板块组成,亚洲地缘政治深刻地影响着板块之间和板块内部关系的演变;亚运会成为展现亚洲国家形象和实力、地位的舞台,亚运会的历史表明,主办国更关注于它的政治功利性。亚运会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也有赖于亚洲地缘政治与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东亚体育强国中国、日本、韩国参与夏季奥运会为切入点,简述了20世纪以来东亚夏季奥运会的发展历程,日本是东亚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引领东亚奥运会;20世纪80年代日本逐渐衰落,韩国和中国共同位居世界体育板块的第二军团;90年代至今中国逐步成为东亚体育排头兵,2000年后中国在金牌和奖牌总数上已经远超过日本和韩国,引领着东亚夏季奥运会的格局不断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政治环境稳定是密不可分的。分析东亚奥运会发展的环境,揭示了东亚各国国力的增强对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旨在为促进东亚夏季奥运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