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儿子与情人>的主人公保罗·莫瑞尔徘徊在母亲格特鲁德·莫瑞尔夫人、女友米丽艾姆和情人克拉拉三个女性之间,其情感世界在母爱、米丽艾姆的精神之爱和克拉拉情欲之爱的多重作用下呈现出异化.随着对世俗社会的解读和性格上的日趋成熟,他渐渐认识到自己只是米丽艾姆的精神依靠;克拉拉只是自己情欲的寄托.母亲的死使他摆脱了畸形母爱的束缚.痛定思痛,他最终迈出了走向新生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尤金&#183;奥尼尔有多部作品对母子关系作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他笔下的母子关系大多是畸形的,母子亲情关系中却总渗透着情欲之爱,由于违背伦理和道德,结果母子都不可避免的遭受悲剧命运的残酷惩罚。对母爱的向往和追求却使奥尼尔在最后一部作品中塑造了《月照不幸人》中乔茜这一角色,她与男主人公吉米超脱了情欲之爱,显现出了母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3.
亦杨 《教学随笔》2009,(11):39-40
印度原总理英迪拉&#183;甘地夫人,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女政治家,而且在对待子女的教育上,也有非常深刻的见地。当年侨居巴黎的印度人伊曼纽尔&#183;波奇帕达斯1976年前后采访了她,并整理出版了一本书,名为《甘地夫人自述》。在这本书中,用了一定的篇幅,记载了40年代末英迪拉&#183;甘地作为一位母亲,寓教育于母爱之中的思想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莉姬娅》是埃德加&#183;爱伦&#183;坡恐怖小说之精华,是他美学思想的集中代表。精心选择的故事主人公和叙述者,用心安排的故事发生时间和地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由敬畏之美、毁灭之爱和不灭之意志交织而成的壮美而恐怖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5.
《简&#183;爱》为英国文坛塑造了一个不朽的妇女形象——简&#183;爱。简&#183;爱虽出身低微、一贫如洗、其貌不扬,但敢于反抗压迫和偏见,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其自尊自强的性格、纯洁的爱情、智慧的宗教信仰,无论在当时社会还是现在社会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冬阳&#183;童年&#183;骆驼队》一文,题目是《冬阳&#183;童年&#183;骆驼队》,在英子心中,难忘的只是冬阳和骆驼队吗?值得探究。有时候,最深的怀念,反倒是最难描述的,也许只是淡淡的几笔,而正是这淡淡的几笔,却最动人。从两次对话谈起:  相似文献   

7.
《简&#183;爱》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孤女简&#183;爱坎坷的一生,反映了当时英国妇女的悲惨处境与反压迫反歧视的呼声,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追求独立、自由、平等,勇于捍卫人的价值和尊严,具有独特个性魅力的人物形象。本文从简&#183;爱的成长经历来分析其自尊、自强、自立、自爱以及不屈不挠、敢于反杭的精神性格特点,以求得对作品中所表现的爱情主题的更高认识。  相似文献   

8.
英国小说家夏洛蒂&#183;勃朗特的代表作《简&#183;爱》是一部经典的女权主义批评文本,女性“他者”特性的消解与独立身份的追求是其重要主题。小说的女主角简&#183;爱极力主张女性与歧视妇女的男权价值体系抗争,走出“他者”的阴影,争取权利,彰显女性存在的价值,最终在经济、思想和人格上建构了真正的独立自我。  相似文献   

9.
自1847年夏洛蒂&#183;勃朗特的《简&#183;爱》出版以来,读者们一直被主人公简的性格魅力所打动。当女主人公简&#183;爱从工人阶级升入中产阶级时,她的成长过程始终伴随着内心追求平等与当时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为了摆脱这种顽固的宗教意识以及等级偏见,她与周围的这些代表人物作着不懈的抗争,形成了她独特的性格特点——自尊、自立、自强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10.
我心中有一个偶像,他就是--比尔&#183;盖茨.我常常会被比尔&#183;盖茨迷住,因为他凭自己的努力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我佩服他的成功和智慧.……  相似文献   

11.
我心中有一个偶像,他就是--比尔&#183;盖茨.我常常会被比尔&#183;盖茨迷住,因为他凭自己的努力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我佩服他的成功和智慧.……  相似文献   

12.
张晓林 《中国德育》2009,(12):57-59
美国一名普通教师海伦&#183;姆拉斯拉在当班主任时,每学期末都会为每位同学写一份热情洋溢的评语。若干年后,他的一名学生因公殉职。人们在学生的贴身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纸条,是海伦&#183;姆拉斯拉当年写给他的评语。在这位学生的葬礼上,其他学生纷纷告诉海伦&#183;姆拉斯拉:“您给我的评语一直压在我的写字台上,  相似文献   

13.
《尚书&#183;周书&#183;无逸》篇与《国语&#183;鲁语下&#183;公父文伯之母论劳逸》篇从内容到形式颇有共同点,可对读比较。两文均富含文化意蕴,包括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儒家传统思想内容,文中“不逸”对历代君民的无奢、勤劳是很好的规范,可从中管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4.
舞台上的迈克尔&#183;杰克逊是位王者,他的每一次颤音、每一个舞步都令全世界歌迷为之疯狂,他超越了种族、宗教、政治、年龄和性别。可生活中,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孩子,长不大的彼得&#183;潘。  相似文献   

15.
内容简介: 《哈克贝利&#183;芬历险记》是《汤姆&#183;索亚历险记》的姊妹篇,故事几乎是接着《汤姆&#183;索亚历险记》叙述下去的。故事一开篇,主人公哈克贝利&#183;芬就跳出来作了一番自我介绍.并申明了他和汤姆&#183;索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石南 《中学文科》2009,(4):44-45
◆他把自己的灵魂留给她◆ 1836年的冬天.在巴黎的法兰西旅馆.26岁的肖邦被朋友引荐给32岁的乔治&#183;桑。其时,乔治&#183;桑已经名满巴黎.且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自从乔治&#183;桑那双大大的眼睛,注视到神情悒郁、身体虚弱的肖邦后.她的目光再也难以从肖邦的身上挪开。但这次,他们只是匆匆会了一面而已。  相似文献   

17.
夏洛特&#183;勃朗特善于选择意象凸显小说主题。在《简&#183;爱》中,她选择自然界中象征惩罚罪恶和净化纯洁的“火”,作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在传达生态女性意识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爱之火反映女性自我意识的心理原动力;血性意识之火代表一种源自心灵的最自然的感觉;涅磐之火代表追求自由的人性。  相似文献   

18.
《简&#183;爱》是夏洛蒂&#183;勃朗特根据自身经历所写的一部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小说塑造了一位坚强的女性,她追求真爱、平等,是女性的楷模。根据简&#183;爱的成长经历,对其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她从自卑、自强,到自信的心理轨迹。  相似文献   

19.
刘易斯&#183;卡洛尔(183.2-1898),原名查尔斯&#183;勒特威奇&#183;道奇森,英国柴郡人。卡洛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粤斯博德大学数学系。虽然他学的是数学专业,出版过多本数学学术著作,但一直热衷文学。他的代表作《爱丽丝漫游仙境》,是他在泰晤士河边讲给朋友的女儿爱丽丝&#183;利迪亚的,讲的是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女孩在梦中掉到兔子洞里,  相似文献   

20.
10月8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人马丁&#183;埃文斯、美国人马里奥&#183;卡佩基和奥利弗&#183;史密斯,因为他们在改造活体内特定基因的”基因打靶”(genetargeting)技术方面做出了奠基性贡献。作为获奖者之一,马里奥&#183;卡佩基(MarioCapecchi)的坎坷身世也因此被世人了解,令人惊讶的是,他竟是在食不裹腹的流浪中度过自己的童年时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