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渭干河灌区水盐平衡及盐分运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实地考察与实测资料,探讨了天山南麓渭干河灌区的水量平衡、盐量平衡和盐分去向等问题。结果表明,灌区近期的排灌比为13%左右,农田、林地耗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2/3;灌区耕地已由积盐转变为排盐,近年来灌区年排出的盐量是年流入盐量的1.8 倍左右,使得耕地土壤盐渍化得到有效的控制;随灌溉水进入灌区的盐分约有1/3 排入塔里木河,其余排向灌区内、外的湖泊和低洼地。其中,“干排盐”—即将多余的灌溉水与高矿化度地下水排到灌区内部低洼地的自然排水积盐方式,是减少排入塔里木河盐量,提高塔河水体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表明,灌区干排盐集盐地的适宜面积应为耕地面积的1/3,这样既可使高矿化度的灌区排水在干排盐集盐地不入渗或少入渗,减缓对地下水水质的不良影响,又能保护毗邻的塔里木河水质环境。此外,本文还就如何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以及有效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宁夏引黄灌区耗水量及水均衡模拟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以前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搜集和整理大量的试验观测资料,研究了宁夏不同地区地下水浅水埋深条件下的产汇流规律。由于引黄灌区受到引黄灌溉的人类活动影响十分激烈,大量的引黄水量使灌区形成了类似于江南的自然景观和下垫面条件,其产汇流规律与所处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般性规律相差甚远,而与湿润半湿润地区基本相同。利用灌区引黄耗水量与引黄灌区降水量系列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的结果表明,灌区引黄耗水量与灌区降水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降水量对灌区引黄灌溉水量的有效利用和无效蒸发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然后根据灌区作物生育过程需水、耗水机理和灌区的水循环规律,建立起基于灌溉动态需水量计算的灌区水均衡模型,对宁夏引扬黄灌区的引水、耗水、排水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精确计算。最后以1995年为现状年计算了在75%降水频率条件下,灌区的农业总引水量为 80.51×108m3,总耗水量为39.41×108 m3,其中耗用黄河干流的水量为32.31×108m3,为正确地分析和研究确定引黄灌区的总耗水量和直接耗用的黄河水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分布式水文学模型的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循环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银辉  罗毅 《资源科学》2009,31(5):763-771
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DEHYDROS进行了河套灌区的水文学过程模拟研究。结合灌区渠系分布特点及水资源利用状况,将灌区划分为11个子流域。应用1986年、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1991年~2000年间的数据系列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1980年~1990年的数据系列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选取的参数是可以接受的。根据模型多年模拟的平均结果,蒸散量多年均值为39.0×108m3,渗漏量多年均值为13.0×108m3,系统排水量为77.8×108m3,降水产生径流微弱;灌区多年平均引水量为51.4×108m3,引水通过灌溉渠系和灌溉的方式大量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蒸发与基流在地下水排泄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地下水蒸发年均值为15.0×108m3。基流量占总水量支出的比例达到43%,仅次于区域蒸散量,对于维持乌梁素海湿地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表明灌区的地下水有相当大的开采潜力。  相似文献   

4.
井渠结合,以井保丰,引河补源,井灌带井排,井排防盐,明沟除涝是综合调控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洪、涝、旱、碱的有效水利措施。这种水利措施,目前已被广泛采用。 井渠结合在于正确地确定适宜的渠灌供水,既能充分地利用灌区地下水资源,又能使灌区  相似文献   

5.
中国流域水资源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流域水资源分配制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明确流域水量分配的主客体,阐述流域水量分配与相关水资源管理政策的相互关系。总结分析目前我国现有制定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特点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将权、责、利相统一作为流域水量分配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建议流域分配水量中应扣除地下水袭夺地表水量,合理调配流域地表地下水。通过引入用水存量和用水增量概念,提出以存量体现公平,增量体现效率的一种分水思路。针对不同分水方案的公平性、效率性,提出一种评价模式可为区域协商与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对灌区地下水进行勘查的基础上,结合水文地质参数,对灌区地下水可开采量进行分析计算,并结合地下水现状开采情况,对灌区地下水开采潜力进行评价,为灌区的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庆地区地下水资源已不同程度受到污染,且水位逐年下降、水量逐年减少。近年来采取了增大地表水利用量等措施,地下水开采量有所减少,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由于政府部门掌握的大庆地质环境数据很少,无法系统的体现油田产能建设对于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因此开展地下水监测工作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8.
SURFER在曲阜市地下水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水资源问题是当前水资源的一个核心问题,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供水水量日益增加,许多城市超采地下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区域性的地下水水位下降、单井出水量衰减、水质恶化、地面沉降等不良现象。因此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监测预报地下水变化,进一步评价地下水资源量,科学管理和控制地下水开采,是当前城市水资源利用规划和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本文我将利用SUEFER8.0建立曲阜地区的数值模型,来分析和研究曲阜市地下水的流向流速以及分布态势。  相似文献   

9.
王超 《情报探索》2020,(6):33-39
[目的/意义]探讨论文被引量与下载量之间的关系,对论文影响力评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通过CNKI数据库,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理工农医类及经济、历史、法律、哲学类期刊2006年刊载的55 000多篇论文为基础,分析不同类论文的被引量分布特征,比较同被引量论文的下载量以及相近下载量论文的平均被引量,采用Spearman相关性方法计算不同类论文下载量、被引量的等级相关系数。[结果/结论]不同类论文的被引量分布具有一致趋势:随被引量的增多论文数比例较快地减小直至为0,相应的被引量分布可以由指数衰减函数近似函数表征。在绝对数量上,论文的下载量、被引量存在较大差别,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与下载、被引的自身特征以及各类论文的文献使用特征有关。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论文层级上,下载量、被引量的等级相关性较强,某一篇论文在一定时期内的下载量可以依靠其排序位数预测其统计意义上的被引排序数,可以为论文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山区至平原,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在不同地质地貌单元相互转换,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山前平原水资源的主要特点,直接影响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变化。随着和水利用率不断提高,减少了地下水补给来源,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泉水量削减,甚至枯竭,迫使泉灌区边城井灌。这在水资源西藏高原、森林资源、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渠系空间分布和土壤类型空间分布两个方面探讨灌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 ,对于理解和揭示灌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和机制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以内蒙 古河套灌区为例,应用GIS的空间分析模块,利用1985与2000年2期土地利用数据 ,通过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距离渠系的平均距离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 土壤类型上所占面积百分比,分析了渠系及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对灌区土地利用 格局变化的影响。在距离渠系较近处,由于长期灌溉,再加上灌排设施不配套, 地下水位逐渐抬高,导致盐碱地比重明显增加;在距离渠系较远处,受到水源与 水量的限制,主要表现为耕地比例的下降和荒草地比重的上升。土壤类型对土地 利用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原本质量不高的土壤,经过长期的耕作等人为干扰, 又没有合理的保护措施,部分耕地逐渐退化为荒草地及盐碱地。  相似文献   

12.
干旱区滴灌棉田灌水量与灌溉周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其节水增产的优势,近年来,膜下滴灌在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农田得到了迅速推广。由于轮灌仍是目前农田用水分配的主要方式,并且还需要考虑滴灌产生的土壤盐分积累问题,因此,对滴灌灌水量(Q)、灌水周期(T)以及相应的深层下渗(L)关系研究,不仅是农田用水分配的要求,也是盐分控制的需要。本文利用田间试验数据校验HYDRUS-2D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并结合马尔可夫链模型分析,分析不确定蒸散下的Q-T-L关系,结果显示:①总体上,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可支持的灌溉周期增加,同时深层下渗增加,Q-T-L关系曲线表现为非线性关系;②其中存在3个关键Q-T阈值点:深层下渗出现点(Q为35mm,T为5d)、灌溉周期增加减缓点(Q为65mm,T为10d)、最大灌溉周期点(T为11d,Q为120mm)。因此,①在以水分利用为优先的模式下,最大灌水量不应超出35mm,最大灌溉周期为5d;②在灌溉间隔时间优先的模式下,有最大灌水周期11d,所需灌水量为120mm,适宜的灌水周期为10d,所需灌水量为65mm;③在有盐分淋洗需求模式下,适宜的灌水周期为10d,所需灌水量为65mm,产生下渗量约占灌水量17%,可用于根区盐分淋洗;④潜水位对灌溉产生作用的阈值深度是-300cm,高于时潜水可以补给根区土壤水分,从而增加灌溉周期。利用本文数值模拟与方法,可以为不同气候与土壤情形区域农田滴灌灌溉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运城盆地漏斗区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 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通过对运城盆地漏斗区浅层水文地球化学系统的分析,利用反向地球化学反应路径模型NETPATH模拟盆地漏斗区浅层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在整个模拟的水流路径上,石膏和石盐的溶解在多数情况下占据主导地位,萤石和云母接近平衡状态.这种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说明,从漏斗区边缘到漏斗中心,地下水沿途溶蚀含水层中的石膏、石盐等含盐矿物,地下水中氯化物、硫酸根和钠离子含量沿水流路径逐渐升高,地下水水质逐步恶化.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在较短的时间尺度内盆地漏斗区的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有明显的变化,地下水对方解石有从溶解状态向沉淀方向演化的趋势,整个水流路径上,方解石总交换量由1990年的 14.565变为2000年的-10.145.  相似文献   

14.
包气带水分运移规律的研究能够为干旱区滴灌水盐调控改良盐碱地的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经改良的重度盐碱地棉田为例,观测棉花生长季内的土水势、土壤含水量和不同水体的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包气带水分运移。结果表明:①在滴灌水盐调控下,经改良的重度盐碱地棉田0~60 cm土层的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最大,受灌溉水(降水)入渗、蒸散发的影响最为明显;60~220 cm土壤含水量、土水势和土壤水同位素组成随时间的变幅相对较小,受灌溉水(降水)入渗、蒸散发的影响相对较小;220~260 cm土壤含水量、土水势和土壤水同位素组成随时间的变幅最小,受地下水的影响较明显;②120 cm和150 cm土壤水,100 cm和180 cm土壤水,260 cm土壤水中降水和灌溉水的贡献比例分别约为22%和78%,40%和60%,46%和54%左右,分别反映本次试验入渗水、前期土壤水、地下水的同位素组成特征;③灌溉水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试验期间地下水位的抬升主要来自于侧向径流补给。  相似文献   

15.
高楹  田原 《资源科学》2018,40(2):359-368
山东省是资源性缺水省份,济南东南部山区作为济南市的重要地下水补给区、生态功能区和流域水环境保护区,其水质环境非常重要。为加强济南东南部狼猫山水库上游山区地下水化学特征的研究,于2012年对该地区水样进行了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济南东南部山区地下水主要受碳酸盐岩控制,为中等硬度的HCO3·SO4-Ca型清洁与尚清洁淡水,pH在7.1~7.3之间,呈弱碱性,总溶解性固体(TDS)在(190~470) mg/L之间,无色、无味、无臭,透明,口感良好。各种元素含量较为适量,特别是Na+、、Cl-含量,都远小于中国和世界卫生标准,所采水样硬度为中等硬水-淡水,主要阳离子Ca2+为优势离子,其次为Mg2+;主要阴离子为HCO3-,其次为。根据中国天然矿泉水评价标准,在界限指标中,部分水样锶(Sr)元素含量接近或者超过矿泉水标准;在限量指标中,除部分地区铁(Fe)元素有少量超标外,其它元素指标都在标准安全范围内,适宜饮用。  相似文献   

16.
胡杨对非确定性输水响应的生态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参照对比、实地调查、定点观测的方法,对新疆塔里木河下游长期干旱胁迫输水后不同地下水条件下胡杨生长量、生长势、开花结实以及更新响应的生态表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输水后一定时段内,胡杨一级枝年轮生长量随地下水埋深增加而降低,可以明确标定输水的响应时间、响应范围和响应程度;随着输水的进行,不同地下水条件胡杨年轮生长量逐步趋近;胡杨大树枯枝比与地下水埋深相关良好,是衡量胡杨生态恢复明确、易测的指标:输水后胡杨在一定范围发生更新,但更新范围、更新方式、更新苗长势及开花结实和保持种子活力所需的地下水条件仍爱输水方式、输水量和输水时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气候异常对临汾盆地地下水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业耀  白利平  王金生 《资源科学》2009,31(7):1168-1174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气候异常对临汾盆地地下水系统的影响。在介绍临汾盆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地下水模拟软件GMS建立了研究区潜水和中层承压水的水流模型,并根据地下水实测水位资料对模型进行了识别和验证。通过对临汾盆地近50年降水量的分析,确定将连续出现两个特殊干旱年(降水频率为95%)作为气候异常变化情形,运用建立的数值模型对气候异常条件下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气候异常条件下潜水水位将下降0.3~0.9m,承压水水位将下降2.5~5m。承压水目前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开采对象,异常条件下承压水水位的下降可能会使该地区地面沉降进一步加剧。研究降水量异常变化对临汾盆地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对于该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规划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黄河下游引黄灌区─—裕民渠调蓄灌区降水量和地表水引用量,以地下水位为信息,通过水资源调节,求出需开采的地下水量。  相似文献   

19.
焉耆盆地绿洲灌区生态安全下的地下水埋深合理界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西北干旱地区,地下水埋深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焉耆盆地是新疆重要的绿洲农业区,但该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对地下水的依赖作用十分显著,同时该区又担负着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的重任,如何实现该地区地下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是一个急需探讨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大量的野外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焉耆盆地的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碱化、植被生长与潜水蒸发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从确保绿洲灌区生态安全角度提出了地下水生态埋深的概念,并阐述了其内涵,确定绿洲灌区适宜生态埋深为3.0~4.0m,即适合林地生长的适宜深度与极限潜水蒸发深度的区间。地下水生态埋深的确定,对于估算生态用水、防治土地盐渍化和沙漠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焉耆盆地地下水合理开采与水盐调控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