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物教学》2005,(11):F0002-F0002
阶段一:种子筛选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所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研究员说,良种在农业增产中举足轻重,其作用达30%左右,航天育种就是航天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综合了宇航,遗传,辐射,育种等跨学科的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 1 有关作物空间技术育种自从1957号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科学家们就开始利用太空环境中一些显著特点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实验,有的已将成果产业化,如作物空间技术育种就是农业和航天业在科技上结合的产物。我国科学工作者曾多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和高空气球搭载作物种子,使种子在空间条件下发生变异,从而进行作物性状的改良,获得优良品种。例1 现有纯种黄色玉米种子,经搭载“神舟”系列航天飞船进行处理。将从太空返回的种子种植,长成高大植株,经自花传粉后所结的果穗上出现从未有过的“红粒”性状,那么这一  相似文献   

3.
我国航天育种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浩瀚的太空 ,已经成为农业育种的基地。作为最早开展航天育种研究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我国航天育种开展 1 0多年来成绩斐然 ,为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少太空农作物正在不知不觉地丰富着人们的餐桌。1 航天育种的技术特点航天育种是利用卫星、飞船等返回式航天器将作物的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搭载到宇宙空间 ,由于太空环境有许多地面难以获得的诱变因素和多因子综合作用的条件 ,某些作物的品种有可能出现一些特异性状的有利变异。这为遗传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从而创造出更优良的作物新品种。航天育种具有如下特点 :( 1 )太…  相似文献   

4.
一般旅客乘坐的飞机是“航空”飞机。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是1981年4月21日在美国升空的。这种飞机能把卫星带上太空后释放。完成卫星发射任务;也可以在上面进行各种科学研究;或带上仪器到太空中修复已损坏的卫星。  相似文献   

5.
太空农业     
“太空农业”有两个含义:一是说将来在宇宙飞船或太空站中发展农业,采用太空种植技术种植蔬菜、粮食等,以解决宇航员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二是指将粮食和蔬菜种子放到航天器进行“航天旅行”一段时间,让它们经受轻微重力环境和宇宙射线的影响后再拿回地面播种,使植物抗病、高产。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多,地球上可利用耕地面积的减少,粮食高产稳产成为解决人类吃饭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想获得一个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用常规育种方法需要7~8代才能实现,但如果选择去太空“旅行”,种子变异后遗传很快就能稳定。据报道:1997年…  相似文献   

6.
哇!一个个1千克多重的西红柿、160多克重的青椒、1米多长的黄瓜……你知道这些珍奇的菜肴是怎么来的吗?原来,它们是在太空遨游后返回地面的蔬菜“太空种子”,在地面结出与众不同的果实。这个方法就叫做“太空育种”。我国是最早开展太空育种研究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10多年来成果斐然,不少太空果菜正在不知不觉间摆上了人们的餐桌哩。  相似文献   

7.
太空育种是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的农业育种新途径,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中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太空辣椒是经过严格的种子分选,把饱满的、发芽率比较好的种子送到太空去,由太空的超真空、微重力、重离子等强辐射的特殊环境对它进行处理,使得它自身的基因产生变异,回到地面以后进行严格的选择、培育和种植。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三个国家拥有这方面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张佳慧 《班主任》2024,(1):23-24
<正>作为全国航天特色学校,我校每年都会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探索精神为出发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航空航天教育活动。今年,学校将航空航天科普活动的主题定为“太空种子”种植实验活动。考虑到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学校决定让我带领孩子们种植普通种子,以作为“太空种子”的参照物,为“太空种子”种植实验活动提供对比参照。  相似文献   

9.
《广东第二课堂》2011,(12):41-42
硕大的青黄色葫芦,沉甸甸地缀满枝头;火红的辣椒一茬茬地簇拥在一起,好不热闹……位于甘肃天水的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再一次迎来丰收的秋季,这些在微重力、高真空、宇宙射线等太空独特环境下产生变异的优良种子经过数年选育已稳步向产业化方向迈进。作为我国空间实验室雏形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后,一个更加稳定高效的航天育种平台有望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新品种“宇航一号”太空椒是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室主持下,于1987年8月5日利用我国的第九颗返回式卫星搭载了甜椒干种子“龙椒二号”和协作单位共同经过11年的种植选育而成的。由澳门何鸿乐航天科技人才培训基金会发给有关学校学生种植,目的是培养中学生对太空科学技术的兴趣。该品种属中早熟,它具有果大、质优、高产、抗病等优良性状,生育期105d左右,适合于透水性好保护地及露地土壤栽培。  培正中学栽种小组在天台用花盆种植“宇航一号”太空椒,采用种子消毒、浸种催芽、薄膜育苗、培育壮苗、松土除草、适时…  相似文献   

11.
有消息说,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准备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专门用于农作物太空育种实验的返回式“种子卫星”。预计“种子卫星”上将搭载250~300千克各类农作物种子。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农作物种子,开展太空育种技术的研究和试  相似文献   

12.
太空育种是一项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技术,发展和运用太空育种技术有利于人类进行空间探索和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该项技术不只局限于培育某些农作物的优势品种,还涉及到生态环境、自然发展规律、社会经济及人文理念等领域,这必然引起人们对太空育种伦理及其相关群体性伦理的思考。在发展这项技术的同时既要最大化地获取经济利益又要经得起太空育种伦理的考量,这样才能正确有效地运用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伴着“神六”凯旋的脚步,“太空育种”再度成为世人的热门话题。太空育种是航天技术与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主要利用空间环境,使生物材料发生某些在地球上不能获得的突变,从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种质资源。太空育种与传统地面诱变育种相比具有变异频率高、变异辐度大、有益变异多、稳定性能强等特点,因而是培育高产、优质、早熟、多抗良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人造的物体在地面上相撞,是司空见惯的事;在海里和空中相撞,也时有发生;而在太空相掸撞,听起来还挺新鲜。然而,这样的新鲜事,终于还是发生了。  相似文献   

15.
航天育种是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或其他可回收型空间飞行器,将农作物种子和微生物带到200-400千米的太空,经过太空特殊环境对种子和微生物的处理,使作物种子产生有益的变异,返回地面后经选育、试种,培育出高产、优质新品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 “彩棉”一词在大街小巷可算是耳熟能详,彩棉服饰更是以“清水出芙蓉”般的天然面孔让崇尚绿色环保、健康消费的人士如获至宝。2004年金秋,在陕西合阳县的洽川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内,中科航天洽川研发中心太空棉基地的1000多亩太空棉试验田里意外绽放了10多亩驼色“太空彩棉”。谓之“太空”,皆因彩棉的“前辈”是神舟三号宇宙飞船的“乘客”。这无疑是国人梦圆九天后的又一惊喜。天然彩色棉最初由美国科学家在1972年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成功。我国于1994年首次从美国引进转基因彩棉种子,1995年育出棕、绿等彩色棉花。这种新型棉花从种植到加工制成产品,无需人工漂染,不形成污染,纤维和色彩乃百分之百的纯天然,其制品穿着舒适,水洗后天然亮度有增无减,耐穿耐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教学》2007,32(3):72-72
据2006年9月29日《中国剪报》援引《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2006年9月27日消息,2006年9月26日我国首颗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返回的农作物种子交接仪式在北京举行,标志我国首颗航天育种卫星的研制、发射和回收工作圆满成功,航天育种工程已迈入地面选育阶段。  相似文献   

18.
曹建平 《生物学教学》2001,26(10):30-30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 ,随着生物遗传育种技术的进步、耕地面积的扩大、化学肥料及农药的大量使用 ,世界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这种农业增长模式也同时带来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浪费、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一系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精确农业”便应运而生了。“精确农业”是综合应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现代高新科技 ,以获得农田“高产、优质、高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长期以来 ,农业生产都是以田块为基础 ,把耕地看作是具有作物均匀生长条件的对象进行管理 ,如利用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甘肃酒泉发射成功。不久,神舟八号飞船也将发射升空,在太空中与天宫一号实现首次无人交会对接。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又一次实现突破。空间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所谓三大基本技术就是载人航天器的发射和返回、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只有掌握它们,人类才能自由出入太空。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重要一环,神七解决了航天员太空出舱活动的问题,天宫一  相似文献   

20.
发言:中国载人航天、美国“勇气”号登上火星……太空真的好热闹!好像太空技术都是科学家的事,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提示:其实,太空技术已经应用到地球上的数万种产品。例如,人们拨打手机、浏览internet、收看世界杯……都离不开卫星技术。太空种子结硕果自1987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