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现象学的方法研究导引术、气功、健身气功现象之成因.认为:导引术是"作为方法的现象学"的一种界定,气功是"作为哲学的现象学"的一种界定;气功具有"不设定质性",会被具有"设定质性"的健身气功所取代.为了完成健身气功这种"客体化行为"的"意向本质",应不断创编健身气功新功法的"质料"充盈,才能达到自明的"明证性",在全民健身中树立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2.
1973-1984年,中国湖南省和湖北省出土了2000年前的帛画<导引图>和竹简<引书>.通过资料查阅、文物资料复原、对比研究等方法,解明了帛画<导引图>和竹简<引书>中使用器械等术式治疗的疾病名称、术式名称、动作过程等问题,为正确解读汉代器械导引术,丰富古代医疗体操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理清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分析了导引术从祛病到象征的文化成因,认为导引术从祛病到象征的文化过程因其“入道”与“适俗”而发生,从本质来看,导引术是一种“自私”的身体文化.  相似文献   

4.
五、宋人对导引资料的汇集及对导引术的发展隋唐以后,经过五代到两宋,总的说来导引在医疗上的应用虽不如前,但也有些新的进展,比较突出的是对导引资料的汇集,发展了坐功,简化了导引术,出现了八段锦和小劳术。古代导引经过几代人的应用与发展,已有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文献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约2 200年前的西汉初期竹简<引书>中的徒手治疗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引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概观介绍,确定43式治疗导引法中有29式徒手治疗导引法.将29式抽出研究,制成了93幅复原图.通过对复原图进行分析,明确了徒手治疗法由仰卧姿势、按摩手法、呼吸的意念、他人帮助等方法构成.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术式多规定了治疗动作的次数、强度、范围,而且已经开始了中医手段与导引动作的并用治疗法.徒手治疗导引法还重视疾病的预防.通过复原动作图和西汉马王推的帛画<导引图>比较来看,虽有同式名的动作,但动作不同,确定二者是同类导引法,但不是同一动作的导引法.  相似文献   

6.
导引术的源起是舞蹈 “导引术”的历史十分久远,现代人大多已经不知其名其意了,但实际上导引术就在我们身边,因为它来自于生活,历经千年仍然鲜活地存在着。  相似文献   

7.
上海休闲体育文化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海的文化源自于西方新教伦理和拉丁文化与中国儒教传统和江南文化的二元解构及二极融合,这种发展模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海派文化",并影响着上海市民休闲体育行为.上海休闲体育文化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和市民主流的体育文化模式.但存在体育文化的娱乐功能不足、相对的封闭性和"他人导向型"倾向,自主科技含量不足、市民传统体育文化项目日渐淡出等文化缺位.上海城市体育文化发展应立足于理性与价值的二重视野、技术与人文的二重高度、空间布局与文化分层的二重维度、娱乐功能与传统游戏的二重拓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导引术和形体训练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咨询法的研究,认为导引术和形体训练之间存在着有机的结合点,再从两者结合点出发,将导引术的调息方法应用到形体训练的把杆练习中,使得把杆练习具备塑形、健身、养生的作用。通过研究,在理论上设计出导引之调息法的应用方法,并提出一套试编方案。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学、人类学的视角探寻我国古代导引养生活动的起源问题.原始社会巫舞不分、巫医不分的史实说明,以"消肿舞"形式存在的上古导引养生活动与原始巫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原始巫术就是导引养生的萌芽.  相似文献   

10.
张翠 《体育科技》2004,25(4):41-44
中国传统健身术是以经络学说、天人合一学说、生命学说等理论为基础 ,通过调身、调心、调息 ,导引气机、导引呼吸、导引形体 ,使人体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维持和增进身体健康的一类专门锻炼身体的方法。其不仅在理论上受到传统文化思想的牵引和指导 ,而且也在行为方式上受其规范。传统健身术实质上就是一类调节术、平衡术、导引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导引术启发瑞典林格创立医疗体操,对这一从国外流传到国内的观点的研究在我国至今几乎是一片空白.通过阐述林格创立医疗体操时的主要背景,对比导引术与林氏医疗体操的基本特征,并详细地分析了国外相关的论断后,发现这可能是一个错误的论断.  相似文献   

12.
张方 《精武》2009,(6):23-23
阎志高先师传下的揉筋开胯法——“燕双飞”是导引之术,源于《苌氏武技书》“二十四拳”之第六式“双飞燕子”.乃阎圣道字拳四十法的技击之道,不知是哪位前辈将其易为导引法门,目的是:“常揉两腿根之筋骨核,则筋脉渐长”也。李涵虚先师言:“按摩导引术,易遇而难成。金丹大道法,难遇而易行?”其实,真的行之有效的导引术也很难遇到明师传授,从吕祖的“肘后飞金晶”、华陀的“五禽戏”到“灵剑子导引”,传世的引导术太多了.虽说强身祛病的效果也有一些,可是又有谁真能修炼到地仙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运用生理相干与自主平衡系统(SPCS)对中老年女性马王堆导引术练习者的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练习者的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均发生显著性变化.提示:马王堆导引术锻炼能降低练习者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并提高迷走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助于练习者情绪趋于平和.  相似文献   

14.
1973-1984年,湖南省和湖北省出土了2 000年前的竹简《引书》《合阴阳》《天下至道谈》和帛画《导引图》。对于这些文物中的健康导引术的分类及命名思想的先行研究大多还不够深入。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于这些导引式名称进行了分类对比研究。探明了西汉初期对导引式命名的哲学问题,找出了其特征及内在关系,同时也明确了汉代人创编健康导引术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导引术是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医疗保健体操,是养生方法的集中体现。本文阐述了导引术的形成、兴起和成熟的发展过程。我国古代导引术以其精深理论、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以及丰富多彩的方法而闻名世界。我国传统导引术,讲求性命双修,神形俱养;注重两大神经系统并协发展;在运动方法上,运用并创造了一套对神经系统进行训练与锻炼的内动、静动及两者结合的有效的运动方式;强调适量或适度的人体外运动等特点。正因为它具有这些特点,所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延承不绝,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欲将太极柔力球运动项目名称中的"太极"二字去掉而改称"柔力球"的趋向,重点论证了"太极柔力球"这一名称的合理性。首先设想了小球类运动应该遵循的从"刚力球"到"柔力球",再到"太极柔力球"的发展逻辑;其次从技术、规则、层次境界、哲学指导等方面论证了太极柔力球运动与太极思想之间的密切关系;最后以东方武打技术的发展为参照,说明了在其项目名称中去掉"太极"二字将导致的实践方面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与导引术在起源、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提出太极拳和导引术今后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1973—1984年,中国湖南省和湖北省出土了两千年前的竹简《引书》、《合阴阳》、《天下至道谈》和帛画《导引图》。对于这些文物中的健康导引术的分类及各式名称的先行研究大多还处于言及水平。运用历史资料研究法对于这些导引式名称进行了分类对比研究。探明了西汉初期对导引式命名的特征及内在关系,为丰富中国和亚洲及世界体育文化宝库提供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9.
运用实验法、调查问卷法以及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中老年女性锻炼者的心境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锻炼者的消极情绪,如愤怒、疲劳、抑郁等指数显著降低;积极情绪,如精力、自尊感指数则明显上升.结果说明,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的心境状态有改善作用,同时可为该功法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春青  罗长义 《武当》2011,(12):32-34
中华武术繁花似锦,内家拳法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导引吐纳术的演练,以活动筋骨强健体魄。唐朝时有许宣平、李道子传练37式先天拳;元明之际武当道士张三峰创编了太极推功13式,又称武当内家拳,拳勇之技始有"武当"、"少林"、"内家"、"外家"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