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六七十年前大学者胡适写了一首《劝善歌》。其善,并非伦理道德之善;而是认字、识字、咬字、不念错白字;常备一部字典在手头的“善”。歌道:“少花几个钱,多卖几亩田,千万买部好字典!它跟你到天边,只要你常常请教它,包管你可以少丢几次脸!”中国的汉字太复杂,象形、指事、会意、假借等等,谁能完全识得完、记得准呢!怕是穷其一辈子也不行。现下虽然全民族的文化文字水准都在提高,但错别字现象依然存在,近年且愈发严重。比方,企业精减“冗员”,我听过很多人在读它的时候都念“沉员”。这也难怪,“沉”字大家都熟嘛!在字典大…  相似文献   

2.
石秀芬 《大观周刊》2011,(50):118-118
字典是为字词提供音韵、意思解释、例句、用法等等的工具书。字典是学生接触到的最早的一本工具书,查字典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小学是激发学生对工具书感情的启蒙时期。因此,我们要把握住小学生查字典的最佳时期,让小学生认识字典、会用字典、爱上查字典,从字典中受益。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辞书编写和出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各种辞书林林总总,美不胜收.评价一本辞书的优劣,自有一套专业标准.我的评价只是凭我自己的感觉.我觉得一本供小学生用的字典,首先是实用--对小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学科有用;其次是精美--让孩子们看着喜欢.<新编小学生字典>(第4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在这两点上做得特别好.一本小学生字典是不是"实用",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先说收字.一本小学生字典,究竟选多少字?少了要查的字没有,固然不好;多了,许多字小学生用不上,陡然增加书的重量和读者的负担,也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我的一位老同学特别喜欢查字典。在校读书时,"字典是不吭声的老师"这句话就常常挂在他的嘴边,一本字典都给他翻烂了。走出校门后,他坚持了这个好习惯,受益匪浅。可是,有一次他却因为查字典被领导斥为"书呆子"。事情是这样的:这位领导在职工会上批评说:"我布置了的工作总不能及时完成,这种政令不通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同事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科技》2010,(1):77-77
乍一看,它就像是一款翻盖手机。但是,进一步观察,你就能看出它是一款小字典。韩国公司Unichal最近展示出了其最新的袖珍字典,DIXAU DX3。这种字典有一个内置的摄像头,来扫描单词,并将其意义显示在触摸屏上,你还可以在触摸屏上用笔写字。  相似文献   

6.
让我们向创作这个年历的,每一位创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为了您,为庆祝1999年的来临,Adobe的设计家们创作了这套年历。透过每一幅图像,我们可以找到每位艺术家的创作灵魂。切记,只要您能梦想到,您就能使梦想成真!1“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来自于幻想”的理念激励着洛森·库他用古老的飞翔之梦设计了他的作品。洛森用AdobePageMaker的新层功能合成了设计元素。他用多边形工具勾画出羽翼的形状,并在PageMaker中为它加上了颜色。图像释文:如果没有梦想您将一事无成!──卡尔·桑德伯格我看到你放起了风筝,提升了飞鸟的翅膀。我听到你的…  相似文献   

7.
将手写的字变成铅字的工作,曾让我们多么神往!你觉得它是那样的神秘、神圣,不是随便一个什么人就可以做到的。待我们接触到书本,我们知道能将手写的字变成铅字的人叫作家;决定要不要将他写的字变成铅字的人叫编辑或出版家。你觉得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更有学问。我至今还非常怀念上一个世纪八十年代那一个个的笔会上,编辑老师对我们的稿子提出具体修改意见的情景。他们的艺术素养或见解一般都比较高,甚  相似文献   

8.
新闻浮世绘     
北京一名为,“大头娃娃”的奶饮品,受阜阳向题奶粉牵连。瞧这孩子脑袋大得多吓人啊!喝奶粉喝的吧!肯定是!这奶粉可不能买!这个奶粉跟安徽的毒奶粉不一样的……我跟你结婚!您不是要结100次婚吗?我们帮你达成心愿!我们是“正规院校”毕业的窃电专家!  相似文献   

9.
事业感言     
前两年,我曾经讲过一次党课,有位同志递了张条子问我,你工作的“座右铭”是什么,我当时说了16个字:忠诚事业,如履薄冰,多干少说,忍辱负重。 我在报社工作40年,当总编辑、社长15年。特别是这15年,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社会政治生活都发生过很多重大的变化。身处北京,面对这些变化,我有一条始终坚持,就是忠诚事业。这个忠诚事业,不是简单唱高调,而是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对党所要求的新闻宣传工作负责,对广大的读者负责。 然而,作为一个人,最使我感到为难的,往往是要在忠诚事业与个人感情之间,做出选择。 前年初,报社酝酿启…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名学阿基米得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把地球撬动!”我感到,写章与此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你能想出一个好点子.往往可以带出一篇佳章力作。经常搞字工作的同志,恐怕都有这种体会。  相似文献   

11.
去年6月份的一天,一位茌平的农民在电话里告诉我:"我想给你说一声,你的文章里,有一个字写错了." "什么字?"我问. "一个是非的是字,你写成事情的事了."他说. 错了就错了呗,又不是看不明白.我有点不高兴,但还是装模作样,用感激的声音说:"没想到你看得这么仔细,谢谢你,感谢你对我们报纸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赵燕群 《图书馆论坛》2006,26(1):233-234
一直到现在,我无法说服自己,你已经远离我们,踏上通往天堂之路,因为你走得太突然。11月3日晚,焕文馆长电话告诉我,你2日动了手术,是恶性脑瘤,我“呀”的一声,心里一惊,心跳加速。电话里我们立即决定,第二天到医院探望你。不到10分钟,电话又响,焕文馆长急促催我:“快下来!去医院!梁美灵“走”了!”当我们几个人赶到医院,病房空余病床,我问护士,她轻轻地说你19:40“走”了。  相似文献   

13.
妻子要写论文彭仪钦妻子要写论文,几乎让我要笑掉牙。“几十岁的人喽!别逞这个能了!你以为写论文就跟吃馒头似的一口一个那么容易吗?我不假思索地就给了她一瓢冷水。妻是某企业档案馆的干部,二十多年来一直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地旁作着。尽管厂离我们家较远,上下...  相似文献   

14.
辞书概述     
辞书是字典、词典和各类专科辞典的统称。自从近代生产“词典”(或辞典)这个名称以来,字典和词典之间相对地有了界限。众所周知,当今的字典古时称作“字书”。字书本指解说文字形、音、义的著作。字典以收字为主,主要收录单位是字,说明单字的写法、读音和意义。而词典以收词为主,主要收录单位是词。一般词典除收词外,也收一些词组和成语。但是,由于汉语的词和方块汉字之间存在差别,一个词写出来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两个字、三个字。这就使字典往往要收录一些复音词。换句话说,词典要用单字领头,由单字带出复词、词组和成语。总之,字典与词典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也有差异和不同功用。中国字书的历史源远流长,种类也很多。见诸于史籍记载的最早一部字书是《史籍》15篇。收字约九千余,相传出于周宣王时太史籀之手。《史籀》作为我国周朝史官教儿童认字的启蒙书,是字典形成前的雏形。  相似文献   

15.
    
我和《新闻与成才》杂志有缘。去年,它伴我走完4年军旅之路。在军营,我们分手了,而今年的春天却又和它不期而遇。新年后第一个工作日,同室的颖像往日一样抱着一叠报纸推门而进,然而,惹眼的是她肩后包内五彩绚丽的刊物。先睹为快,我便情不自禁地迎上去掏出“宝贝”,开始本本册册地浏览,突然间,“新闻与成才”五个鲜红的字样闪电般映入眼帘,“哎?这儿也能看到……?!”心顿时怦然,不由得双手捧着它紧贴胸前,那一刻,不知道心底涌现出多少感动和亲切,只知道颖送我三个字“有恁好?”“当然”我自豪地点点头又加上两个字。唉,…  相似文献   

16.
真诚     
亲切的问候、热情的鼓励、恳挚的道歉、甚至严厉而又中肯的批评,让我们感受到了真诚。真诚是质朴的,坦率的。从一个真诚者的言行中,你是不会感受到多余的水分和发霉的杂质的;在一个真诚者的人生字典里。你绝对查不到两个字:虚伪。……  相似文献   

17.
1999年7月2日,在成都市金牛区公安分局抚琴路派出所,记者见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妇女在值班室大吵大闹,说:我千辛万苦拣了个包,就是该要辛苦费嘛!拾物归还要酬金,是天经地义的呀!事情经过是:某公司业务经理王某,在乘坐公共汽车到电脑城办事之际,不知怎么失落了公文包。两个多小时之后,有妇女打传呼,告诉王某包被她拾到,相约到国贸广场旁边取包。王某赶到,一边说谢一边掏出身上仅有的60元钱递过去。但拾包女不接钱也不给包,鼻子里“哼”了一声说:不行!几十块钱就想把我打发了呀?看你的名片就是有钱人,少了几百块钱…  相似文献   

18.
虚拟爱情     
认识他是偶然,打开OICQ资深的前两百名用户,哇噻!什么名都有,居然还有取名为“剪刀”的,出于好奇把他列入了“好友”。 那天我依然十点上线,煮了一壶咖啡,满屋子的咖啡香,关了灯开了音乐,我喜欢这样的感觉。上线一看,剪刀居然通过了我的认证,正好,有人可以抬杠!喝了一口咖啡,不怀好意地时他说,“嗨,晚上好!不会是在等我吧?嘻嘻!!”他也不是省油的灯:“太对了!你真聪明!乖!”哼,占我便宜,不过还行,不算太笨,还有点儿风趣。我不喜欢呆子,尤其是在网上。 就这样认识他,觉得他挺聪明自信的,还有点幽默。知道…  相似文献   

19.
“丁零零……”电话声响,我赶忙拿起听筒.“是祥科同志吗,你寄来的《新闻爱好者》每期都收到了.尤其是《邓拓与丁一岚的诗情》一文,我们几个都看了,很有兴致啊!你知道吗,邓拓和丁一岚的故事,胡老,胡开明知道得不少,胡老还是他们的‘红娘’呢?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来一趟.”  相似文献   

20.
3月3日清晨,中央某电视台播“白鹭消毒水器”的广告说:用白鹭消毒水可处理海产品……但配合解说词出现在电视荧屏上的画面却是两条鲤鱼。鲤鱼怎么是海产品呢?它是淡水鱼!这是不该出现的常识错误。 由此使我想起了报刊上出现的同类型错误。 比如,前些年,我曾从一份供儿童阅读的报纸上看到一幅画,画的是几只觅食的狼,其中一只正在低头啃食青草。狼是食肉动物,连小孩子都知道“狼吃人”。它的胃是容不下青草的,即使饿死,它也不会啃青草充饥的,哪怕是那青草再鲜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常识在逐渐增多。我们不能要求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