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在句子结构上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一般而言英语句子必须有主语,而汉语句子具有松散性和开放性,句子意思的表达主要通过内部的逻辑关系来表达,因此有些汉语句子不需要主语。本文主要阐几种述无主句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语言语境指语言自身的环境。语言语境对英汉翻译造成的影响有三个方面:英汉词汇搭配的差异主要涉及到语音和句子的不同构成成分;英汉句法的差异主要讨论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不同的句子结构及特点;英汉语篇的差异涉及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由意义相联系的句子为达到一定交际目的,通过各种衔接手段而实现的有机结合不同。  相似文献   

3.
思维模式影响着语言的表达,不同的思维模式对词序及句子的结构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汉英思维模式差异,概述了在其影响下汉英两种语言在词序及句子结构上的不同特点,从而使语言使用者更加深入地认知和正确使用句子。  相似文献   

4.
从英汉民族思维差异看句子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娥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3):41-43,49
本文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通过英汉民族不同思维模式的对比及其两种语言句子特点的分析,讨论了思维差异在句子翻译中的影响,探讨准确翻译句子的途径,揭示了在句子翻译中思维模式转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不同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的转换。作为语言脊梁的句子结构必然体现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差异的,论文主要分析论述了文化差异对句法的影响以及在句法上的体现,旨在揭示中英文转换中句子翻译的规律及依据。  相似文献   

6.
世界是由事物和事物关系构成的,事物的概念生成了词,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生成了语言的句子。予得关系是施动者通过动作将物体传递给接收者。予得关系的概念化生成了予得句。隐喻化的机制促使予得句得到扩展。由于人类认知的共性,不同语言中生成了相似的句子结构。但由于不同民族概念化的差异,也引起了句子结构意义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英汉句子结构差异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集中体现。东西方人们认知方式、思维方式等差异决定了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同时,语言又具有相似性。英汉句子互译的准确性建立在对两种语言语法、语义、句子结构差异的认识基础上。文章简述英汉句子结构差异及其互译技巧。  相似文献   

8.
高江梅 《考试周刊》2010,(38):82-83
汉英句子结构的差异常常给英语语言的学习、教学、翻译及跨文化交际造成一定的障碍。本文从英汉句子结构的不同出发,归纳列举了这两种句式的特点和外语学习者的一些常见错误,试图探索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语言句子结构中的反映,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武晓蓓 《课外阅读》2011,(12):184-185
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习惯不同使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事物或情感时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使学生面对考试中的英译汉这种题型时不知所措,翻译出来的句子读起来不自然,不流畅。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句子表达之间的差异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灵活运用,翻译出准确,简洁,自然的句子。  相似文献   

10.
思维模式的差异是影响翻译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英汉思维模式的不同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英汉词序和句子的不同。本文在简要介绍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基础上,又对英汉各自的词序及句子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结合翻译实例,初探了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词序及句子结构的翻译所造成的影响,并给出了解决这个差异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与英文写作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会话的话语模式特征常常是中西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主题。中国人惯于采用建议性、解说性的言辞去澄清、解释问题,而不是直截了当地对对方的问题给予解答。汉语的语篇结构和思维模式在中国学生使用英语写作文时很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分析中西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有助于改进英文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12.
汉英音节对比与英语语音习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和英语音节结构既存在某些共性,又存在显著的差异。汉英音节结构的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语音习得有重要影响。中国学生往往受母语的影响,把汉语的音节结构特点迁移到英语语音习得中,对于英语辅音及辅音群的发音、英语音节的连读、英语音节的重音难以掌握。了解和明确汉英音节结构的共性和差异,有助于减少负迁移,促进英语语音习得。  相似文献   

13.
汉语摘要英译过程中,译者有时会受汉语“负迁移”的作用,译出一些不合英语表达习惯的“不地道”译文。其原因在于汉英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之间的差别。因此,译者应仔细对比汉英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之间的差别,以便翻译过程中能够摆脱汉语“负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语音意识及其各成份的发展以及语音意识与阅读的关系是目前语音意识研究的热点,目前,更多的研究集中在语音意识对阅读影响方面,在语音意识获得与发展的研究相对过少,尤其是普通话儿童汉语语音意识与英语语音意识发展的研究。本文通过纵向与横向研究的方法,研究汉语与英语语音意识的相互关系,探讨英语学习对汉语及英语语音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汉英文化差异造就了汉英两个民族之间的思维差异。通过对"不同的汉英思维角度""不同的事物联想"和"不同的习语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汉英思维差异对汉英互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译者应重视思维对语言的影响,理解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熟悉汉英思维差异的表现形式,保持警觉的文化意识,把翻译看作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信息交流,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加准确,更加通顺、自然。  相似文献   

16.
英汉发音有两大明显的差别:由于英文元音在发音时要运用鼻腔辅助力量,所以较汉语同音位的元音要响亮;相对于“实在”的汉语辅音发音,英文的辅音常被弱化或省略。同时,汉英讲话节拍各不相同,同汉语相比,英文体现了“重音节拍”这一特点。比较英汉发音及节奏差异,可以有效地克服汉语的负迁移效应,提高英文听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中国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忽略了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使得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文化适应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为解决“新哑巴英语“、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文化意识和全面提高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与西方人看问题的方法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在外语学习中束缚着中国学生.了解英汉表达差异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掌握地道的英语,排除英语学习特别是英语写作中的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割裂了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压制。在英汉两种语言句式差异的辨析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到汉语句式具有惜"主"如金,多用人称,较少物称的特质;英语句式具有主语必不可少,SV搭配统领全句的特质。而英汉句式尤其是主语的规律及特征,是由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的。  相似文献   

20.
对英汉复句组织特点和英语定语从句与汉语的形容性修饰成份的语序进行粗略的对比 ,分析了翻译英语定语从句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并简要论述了其译法。由于英语定语从句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表达不同的概念 ,起着不同的功用 ,译者常须根据句间句群间的逻辑语义关系与汉语规范重构汉语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