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介绍中国近代目录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姚名达的生平,他系统整理我国古代目录学遗产,开展目录学前瞻性研究,在目录学定义、功用、内容以及目录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创建性的见解;其所著《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和《中国目录学年表》集中体现其目录学思想与成就。  相似文献   

2.
张春菊 《图书馆杂志》2004,23(6):77-79,59
姚名达关于目录的思想和成就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突出,他对目录的概念、目录的功用、目录与图书馆的关系、目录的种类和派别都有自己的见解,他的三本目录学专著:《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目录学年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目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姚名达是我国目录学史上杰出的目录学家,文章探讨了他的目录学思想,并揭示出他对现代目录学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姚名达是我国现代著名目录学家、史学家,被誉为中国现代目录学之父。他在江西国立中正大学教授中国通史时,特别注意启发学生的爱国心和抗战热情。抗战爆发后,姚名达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7月,姚名达率领江西国立中正大学战地服务团奔赴浙东抗日前线为军服务,英勇牺牲,成为为抗战捐躯的第一位教授。2014年9月,民政部将姚名达列入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  相似文献   

5.
王重民与姚名达的目录学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重民和姚名达是我国目录学史上两位杰出的目录学家,文章探讨了他们的目录学思想。通过比较研究揭示出了他们对现代目录学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怀念我国现代目录学家姚名达先生黄郴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半个世纪前的历史风云,仿佛又重新展现在我们眼前。缅怀无数抗日志士的英勇事迹,我们图书馆界的同志,更加怀念为保卫祖国献出年青的生命的现代目录学家姚名达先生。姚名达(1905—1942)字达人...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想搜集图书馆学文献学前辈学者的著作,但这些著作大多出版于1949年前,后来重印的很少。像洪焕椿《怎样利用图书馆》(开明书店1947年再版)、裘开明《中国图书编目法》(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陈彬和、查猛济的《中国书史》(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姚名达《目录学》(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杜定友《图书馆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等十余种著作,我都是利用节假日在旧书摊上掏到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姚名达对《七略》的几点否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姚名达先生在《中国目录学史》中对《七略》分类法提出的几点质疑作了思考,并对《七略》分类法的依据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总结余嘉锡与姚名达两位目录学家思想的基础上,对二者的目录学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相较于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学界对于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的梳理略显不够,通过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为新时代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与书写提供历史借鉴。[研究设计/方法]以20世纪以来出版的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王重民著《中国目录学史论丛》、吕绍虞著《中国目录学史稿》、倪士毅著《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乔好勤著《中国目录学史》、余庆蓉著《中国目录学思想史》以及柯平著《中国目录学史》7本通论性目录学史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读、分析与比较,借以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的书写路径。[结论/发现]20世纪以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呈现出如下特点:(1)历史学、图书馆学学者是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两大核心主体;(2)线性进化史观逐渐成为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主流史观;(3)书写的焦点由“以目录为中心”到“目录与人并重”。[创新/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展望:(1)明确“目录学史”的内涵;(2)明确“以西释中”还是“以中释中”;(3)明确中国目录学史的中心是“人”;(4)探索多体裁的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形式;(5)拓展中国目录学史的关注视域。  相似文献   

11.
姚名达先生名著<中国目录学史>中插页<四部分类源流一览表>,以表格的形式,把中国古代从<七略>到<四库全书总目>等十三部重要目录的分类汇成一表 ,使我国古代目录分类变化情况一目了然,成为目录学研究和文献学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但是,该表中有些类名、序号及排列顺序等存在一些讹误.文章对这些讹误予以订正,从而还原其分类的本来面貌,以期对学术研究和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今年7月7日是姚名达教授抗日殉国60周年的纪念日.姚名达教授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目录学家、史学家,也是我国抗战期间亲赴抗日前线而牺牲的惟一教授.  相似文献   

13.
章学诚是我国清代的目录学家。在当代的一些目录学著作和讲义里,都要阐述他对我国古典目录学的贡献,其中都要着重提到他的“六经皆史”的观点。如北大、武大《目录学概论》编写组的《目录学概论》第二章里说:“‘六经皆史’是章学诚总的学术观点”。来新夏的《古典目录学浅说》里  相似文献   

14.
以往的目录学史著作通常使用按朝代分期的断代体例编写,而姚名达先生的《中国目录学史》却别出心裁,采用"主题分述法"的体例编写,即将目录学的《通纪篇》比拟为纪传体的本纪;《体质篇》《分类篇》比拟为书志;《史志篇》《宗教目录篇》《专科目录篇》《特种目录篇》比拟为列传。然而,其在与纪传体体例的融合方面略有偏差。因此,有必要重新对之加以改进,使古典目录学的各个部分与纪传体的本纪、史表、书志、列传有机结合。文章在此基础上,对编纂《古典目录学史》的体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日本书目志》与《西学书目表》成书先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康有为编撰的《日本书目志》成书年代,各家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日本书目志》成书先于梁启超编撰的《西学书目表》。例如姚名达在《中国目录学史年表》中写着:“先绪二十一年(1895),康有为撰《日本书目志》,分门十五。光绪二十二年,(1896)梁启超撰《西书提要》及《西学书目表》”。姚先生还在《中国目录学史》“分类篇·新分类法创造之尝试”一节中说:“次年(指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撰《日本书目志》,遂首创新分类法,分(1)生理,(2)理学,(3)宗教,(4)图史,(5)政  相似文献   

16.
钱存训是著名的书史、印刷史、图书馆学专家,然至今未见学者专门探讨其目录学思想。大学期间,他就曾在《图书馆与学术研究》一文中对目录学理论有所探讨,也编制了部分目录索引。赴美后,钱存训选修了艾西汉、谢拉等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开设的相关课程,进一步加深了对西方目录学的认识。其代表性目录学作品有《译书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中国书目解题汇编》《中国印刷史书目》等。其目录编制思想先后受到刘国钧、杜定友、袁同礼、艾西汉、休谟等中西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的影响,可谓融通中西。钱存训认为目录是开启学术之门的万能钥匙,目录学素养应为图书馆工作者之基本素养,强调目录编制工作者应有奉献精神等等。参考文献49。  相似文献   

17.
1988年第4期《图书馆学通讯》发表了乔好勤先生文章——《我国近十年目录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以下简称《思考》)乔先生“其一,关于目录学理论体系”的标题下,及文中的其它地方,着重地谈了“目录学理论体系”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几个令人颇不易理解的问题,现简略陈述如下,并求教于乔好勤先生。 1、关于“目录学理论体系”之名《思考》中先后六次出现了引人注目,带引号的三个字——“论、史、法”。而  相似文献   

18.
黄虞稷是明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在古典目录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在分析黄虞稷生平和他的《千顷堂书目》内容的基础上,从著录丰富、类编目精详、著录别具特色以及勇于创新、开一代著作和补史艺文志的先例等方面,探讨了黄虞稷在古典目录学领域中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中国目录学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目录学构建了20世纪中国目录学的基本格局.本文通过对杜定友<校雠新义>、刘纪泽<目录学概论>和姚名达<目录学>3部著作的介绍和比较研究,探讨了3部著作对20世纪中国目录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追溯了"辩章学术,考镜源流"作为目录学学术思想提出的过程,并通过对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所附《四部分类源流一览表》所列古籍目录类目变化的分析,论述了"辩章学术,考镜源流"这一作用在古籍分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