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活动内容应密切联系生活。在幼儿生活经验基础上开展主题探究。水果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食物,选材方便,且幼儿积累了关于水果的许多感性经验;同时,水果品种丰富,具有多样化的、可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的外部和内部特征,所蕴含的主题内容较为丰富,适宜于通过多领域活动来建构认知,适宜于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水果的认识与情感。  相似文献   

2.
设计意图 在主题活动"蔬果舞会"中,我们发现幼儿不仅对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产生兴趣,而且开始关注水果的内部构造.一天,一个切开后的梨芯吸引了众多幼儿好奇的目光.  相似文献   

3.
绘画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且易于接受的活动,也是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引导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在绘画活动中我们是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激发幼儿的情绪情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在绘画的空间自由的翱翔。让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色彩、认识色  相似文献   

4.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我设法挖掘幼儿的兴趣点、潜在的能力及其喜欢的表现形式,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以及各类教学活动,把语言、音乐、常识和绘画有机结合,让幼儿在活动中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从而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观察西红柿     
设计意图 观察是幼儿认识事物最主要的方法.皮亚杰认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对儿童观察能力的训练.近期,我班正在进行"好吃的食物"主题活动,幼儿对一些常见的蔬菜和水果有了初步的经验.如何抓住契机.调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观察活动中进一步激发观察的兴趣,帮助其整合并提升经验和认识,从而发展其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的能力.我们选择了幼儿熟悉且喜欢的西红柿作为观察物,设计了此次观察活动.  相似文献   

6.
夏玲玲 《学子》2014,(3):32-32
正幼儿时期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时期,喜欢绘画是幼儿的天性。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地运用色彩和线条勾勒出反应自己想象的构图,于同一个平面创作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可以手脑并用,教、学、做得到有机的结合。绘画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因此,绘画也是挖掘幼儿创造潜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挖掘幼儿的创造潜力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此作如下探讨。一、创设适宜心理环境,激发幼儿创造欲望  相似文献   

7.
绘画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它能提高幼儿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人物画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绘画内容。大班幼儿喜欢画自己、亲人、好朋友和动画形象等,喜欢表现各种人物的形态特征。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绘画的技能技巧和表现形式,在人物绘  相似文献   

8.
一、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定位我们知道,不同的健康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不完全相同,即使同一名称的活动,如果目标定位不同,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也会有差异。这里以笔者和部分幼儿园教师正在研究的健康教育活动为例加以比较、分析。例1摇活动名称:酸甜的水果(小班)原定目标:1郾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喜欢吃水果。2郾能根据水果的颜色将水果分类。修改目标:1郾认识常见水果。2郾能够自己剥香蕉和橘子,喜欢吃多种水果。修改理由:原目标1中“知道名称”这一要求太狭隘,实际上幼儿若能真正说出水果的名称便意味着幼儿对水果的形状、颜色、大小…  相似文献   

9.
<正>今天,人们对游戏积极意义的认识已经进步了许多,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笔者在"关于水果"的系列游戏中,创设情境,顺势而导,不敢越位,在尽可能给孩子自由空间的同时,力求给孩子各种表现的机会,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特分享于众。一、水果猜猜猜、分分分1."神秘箱"里猜水果将一些不同种类的水果放到神秘箱中,请一名幼儿到箱子里拿一个水果,并用简短的语句描述水果的颜色、味道,或摸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沈茜 《早期教育》2004,(1):19-19
材料:水果包装网、剪刀、胶水、废旧挂历等. 玩法一 1.给每个幼儿一个水果包装网,看看他们能变出什么来.(启发幼儿观察它的形状、特点,玩时可展开成"筒"状、缩小成"棍"状,翻成"圆球"状,还可以撕开成片、撕成小粒.)  相似文献   

11.
幼儿绘画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它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和形象性,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但幼儿的思维有其独特性,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的绘画作品往往不受常理和规矩的约束,而是以独特的绘画形式表达他们的认识和情感。因此在开展绘画活动时,教师应以开发幼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幼儿绘画的原创性是指幼儿在生活中通过观察、感受后,创造性地用线条、色彩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这是一种以想象为主的绘画方式,这样的绘画作品具有个性化、原生态的特点.在幼儿园的绘画活动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和保持幼儿绘画的原创性. 要尊重和保持幼儿绘画的原创性首先要注重绘画的选材,要选择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追求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多元性.在平时的绘画教学中多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多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动物、人物以及各种各样的客观事物,让生活成为幼儿的绘画源泉.  相似文献   

13.
喜欢的水果     
课堂训练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口语交际”。选一选水果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你看,那鲜艳香甜的水果多么诱人!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做一做选一样你喜欢的水果。  相似文献   

14.
成燕 《学子》2014,(12):93-93
幼儿对色彩有天生的敏感,而绘画又是幼儿表达行为的第二语言,也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在幼儿的绘画活动中,将会用手中那支“神奇”的笔,根据自己的想象在地上、纸上、墙上,无规则地乱涂乱画,喜欢用天真好奇的眼光来看待、认识、探索这个世界,直观形象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可见,绘画兴趣的激发,有助于我们理解幼儿的内心,有重点地帮助幼儿提高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快乐的童年。那么,怎么来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呢?  相似文献   

15.
<正>绘画是表达美好愿望的语言和符号,要想让幼儿掌握一些绘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首先让幼儿对绘画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巨大动力,因为兴趣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种自发的、内在的愿望。如果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得到满足延缓,就能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力,无疑会为孩子认识世界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绘画兴趣是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前提,也是老师设计美术教学所要围绕的中心,孩子们都喜欢画画,爱画画是幼儿的天性,但是对绘画的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呢?一、以游戏的形式吸引幼儿绘画兴趣  相似文献   

16.
“串串水果店”的设计虽然能引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和操作兴趣,但我觉得小班幼儿不宜用真实的水果来操作。首先,小班幼儿的自控能力相对薄弱,面对那么多好吃的水果难免想品尝,因此很可能转移注意,达不到按标记串水果串的目标。其次,水果被剥皮、切块后会有许多汁水流出,不便操作,也无法保证卫生。第三,如果最后要让幼儿品尝水果串,那就不太卫生。倘若丢弃,又与我们倡导的节俭的生活习惯和低成本的教育理念相矛盾。其实,把真实的水果换成各种颜色、形状的小纸片、小泡沫块、木珠等,不仅不会降低幼儿的兴趣和影响操作的效果,还能发挥幼儿的想像力…  相似文献   

17.
秀秀水果网     
水果包装网是用来防止水果碰伤而设计的,随着人们对视觉效果的关注,原来单一的白色水果网变得丰富多彩,有金黄色、大红色、粉红色等,并且色泽油亮,具有韧性,触感柔软.我们园的幼儿通过创意的想象,巧用剪、团、套、折、扎等方法,变废为宝,秀出一件件独特的艺术作品,在幼儿园的一角里大放异彩,魅力四射.  相似文献   

18.
在以往的教学中,幼儿在绘画中选择的颜色并不全是为了表达情感,大部分幼儿选择颜色只是单纯地喜欢某种颜色.为了测试颜色是否能够表达幼儿真实的情绪情感,以实验法为主,从幼儿绘画语言中分析颜色是否能够起到表达情感的作用.通过验证颜色在表达幼儿情感中的作用,从而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帮助幼儿寻找宣泄情感的有效途径,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水果拼盘     
目的:1.能运用拼、切、插、连接等技能制作简单的水果拼盘。2.发展想像力,体验劳动乐趣。3.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品质。准备:1.知识准备:事先学会切、连接等简单技能。2.材料准备:水果拼盘图片,各种水果若干(小西红柿、西瓜、苹果、梨、香蕉、橙等),盘子,水果刀,手帕入手一份,牙签,小棍,小伞,吸管等辅助材料若干。  相似文献   

20.
章莹 《考试周刊》2014,(9):183-183
喜欢绘画是幼儿的天性,在那一双双稚嫩的手下绘出的点和线,是幼儿对世界的梦想和认识。而在美术教育中加入游戏是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对于幼儿来说,版画是一个新奇的画种,新鲜的事物总能让幼儿产生好奇心。而运用游戏的形式可让幼儿在玩玩、画画、印印的过程中尽情宣泄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情感和体验,使幼儿把版画活动作为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