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导刊》2009,(2):I0002-I0002
越秀区东山实验小学坚持“面向现代化,体现实验性,突显个性化”的办学方向,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乐园;一切为了每一位教师充分发展,让学校成为教师工作与提高的家园”的办学理念,积极创设优质的社会化教育环境,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芮仁杰 《现代教学》2014,(10):40-40
依据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和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现在的班级授课制教育模式,对精英学生的培养是不公平的,也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素养的高端人才。要打破这一被动局面,就要在学校层面走出传统办学模式的框架,构建适合创新素养培育的办学模式。我校震旦书院的办学模式,就是适合学生个别化学习和教师个别化教学,架构于新课程理念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符合多元人才的培养和特殊人才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国家开放大学到地方各级开放大学,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奋斗历程,已形成了遍布全国城乡的办学网络,构建了天网、地网、人网立体支撑的完整的办学组织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在终身学习背景下,针对开放大学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意识不断增强的现状,开放大学教育者首先要明晰学习型社会开放大学教师角色定位,然后要制定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相应对策:一是学校要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服务;二是教师要更好地发挥学生导师角色作用,不断提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本领;三是要充分发挥教学团队和技术团队的作用,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4.
教育成其为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文化?教育成其为小班化教育,又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文化?我们在学校办学特色"四色教育"的主体框架下,思考和探究为了"每一个"的小班学习文化。小班化教育为学校的学习文化构建提供了契机,小班理念下的学习文化建设就应该充分挖掘小班化教育的优势,使教育精致化、优质化、个性化。小班学习文化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状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育成其为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文化?教育成其为小班化教育,又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文化?我们在学校办学特色“四色教育”的主体框架下,思考和探究为了“每一个”的小班学习文化。小班化教育为学校的学习文化构建提供了契机,小班理念下的学习文化建设就应该充分挖掘小班化教育的优势.使教育精致化、优质化、个性化。小班学习文化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状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是中学教育教学摆脱传统的流水线模式,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激励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促进全面素质教育转型的重要切入点。中学图书馆作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势必要进行相应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程红兵 《上海教育》2007,(9A):22-22
学校个性化办学的理由何在?第一,为了学生。满足学生需求,自觉地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不同需求,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潜能的需要,让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学校。培养学生个性,没有特色的学校,只能使学生成为“千人一面”的“标准件”,个性化的办学服务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戴铜 《江苏教育》2010,(11):51-52
所谓个性化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自身的个性特征为基础,以内在的需求为核心,在老师、家长、同学等指导和影响下,根据自我个性才能发展的特点.相对自主地确定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以达到个性的健康发展。现代学校要以自身的文化引领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培养积极、创新、健康的生命个体。实践中,我校(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积极培植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学校文化.努力建设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文化生态,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阿尔特学校是世界具有前瞻性的教育创新实践平台,以技术为载体,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秉承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个性化教育的宗旨,打造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创新能力。阿尔特学校形成了多样化课程设置、弹性教学设计、自主教师管理、网络化家校合作等办学特色,其个性化教育模式彰显出未来教育变革和发展的方向,对我国教育现代化实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陈经纶中学为了“让学生在校园中学得更自主、更幸福、更有兴趣、更有提升和发展的空间”,经学校教代会通过,提出了加快实现“办学个性化、施教科学化、校园数字化、规模集团化、学习国际化”的办学目标和任务。其中,数字化校园建设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因为它不仅可以为“办学个性化和施教科学化”创设可行的新条件,而且可以为“规模集团化和学习国际化”搭建发展的新平台。由此,我们将“数字经纶”列为学校教育改革创新系列中的引领性工作,并围绕着“丰富学习方式,拓展学习空间”这一主题逐步展开,使学校更全面践行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个性化学校是对办学中能出色地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而在整体上又具有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个性风貌的学校的总称。办学理念是学校主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它体现着一所学校的价值追求,是在国家教育意志的总体框架下个性化办学的指导思想,决定着这所学校要办成什么样的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2.
青岛开发区实验初中秉承“培育阳光生命、奠基智慧人生”的办学思想,主动顺应信息化潮流,用教育信息化引领学校现代化建设,积极打造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重构教和学的方式,用智慧教育丰富和创新学习生活。一、明确依托信息技术变革教学的发展思路在学校所有工作中,教学工作是核心工作,师生在教与学活动中所展现出的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体现。在培育文化的过程中,提出理念、建章立制固然必不可少,但如果没  相似文献   

13.
学生、教师、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是学校质量和发展的决定要素,是学校办学水平的综合反映。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抓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这个核心,可以有效实现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发展"适合的教育"的目标,普通高中首要的工作是营造适合师生成长的教育环境、建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时空。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学习时空"里,"自然而然"地找到适合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全面培育自身的核心素养,获得面向未来、面向社会、个性化的发展。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以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简中求道:学校学习时空的有效建构"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质.一所学校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面貌和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关系到教育质量和学校的整体发展.近几年来,我们根据"三个面向"和教育创新的精神,坚持"面向现代化,体现实验性,突显个性化"的办学方向,落实"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乐园;  相似文献   

16.
个性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个性化教育主张从学业规划指引、课堂教学方式、课程体系设计、课外学习方式、教育评价方式、教师专业发展等维度,构建从学生个性出发,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个性化教育改进框架。从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视角考虑,个性化教育涉及"一生一案""一课一品""一科一谱""无边界学习""一评一策""一师一家"等实践范畴。  相似文献   

17.
在中小学办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活力应当成为激发办学活力的专业自觉,而在激发学生学习活力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不仅是学习方法单一条件的改变,还包含课程、教师、文化、制度等的系统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居于核心,因此既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8.
已经是第三次接到孙校长的电话了,她一再叮嘱我要参加12月15日她们学校的《小学信息化教育环境的构建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会议。我决定组织研究生同学们一起去学习。在11月召开的上海电子书包研讨会议上,孙校长作为上海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1对1"项目实验学校的代表,介绍了她们利用英特尔学生电脑、实验个性化教学的  相似文献   

19.
邵建华 《中国培训》2006,(11):43-44
一、加快校园文化建设的三个层面(一)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1、坚持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办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工作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学院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教职员工的天职,努力创造能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条件,力求实现个性化教学。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通过建立学生社团、学生会、自治会等学生组织,开展多项活动,从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管理的目的。从办学的角度上来看,教师始终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活跃因素。学院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发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凝聚教…  相似文献   

20.
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课程的现代化,与普通学校一样,课程问题也是弱智学校核心问题,我们本着让学生“学会补偿、学会生存、学会学习”这一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适应中、重度弱智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努力提高课程教育人的效率和效益,最终达到学生能融入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