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体育学院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现状进行分析,解析影响学训矛盾的主要因素。提出对策:转变思想认识,端正学习态度;协调学习与训练时间,提高效率;发挥体育学院优势,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加大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2.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是一种特殊人才的特殊教育.研究表明,近年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的深入,其理念也得以进一步提升,在体制上努力采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式,促进"体教结合",不断推进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的改革,多元化办学体系正在逐步构建.师资结构、教学设施等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运动员对文化学习的认识大大提高,对文化水平与运动成绩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文化教育的理念尚未得到真正提升、经费投入不足、文化教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难以解决、运动员文化学习时间过少,学训矛盾至今无法解决、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尚未很好协调等问题依然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各地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优秀运动队的文化建设及教育环境与氛围的建设;增加经费投入与文化教学设施建设;逐步规范义务教育,将其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范围;对已完成义务教育的运动员,应以体育职业教育为主;将运动员文化学习态度与领队、教练员的考核挂钩;加强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检查与评估;大力推进"体教结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采用分层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座谈等方法 ,对浙江省优秀运动队的文化教育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 ,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依从性决定了人文教育可作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 ,藉以协调学训矛盾 ;改革体育总局系统内成人运动训练专业单独统一招生考试制度 ,确立具有人文精神的局部发展的人为现实培养目标 ,用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竞训的教育理念 ,构筑运动员的人文学习环境 ,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行富有个性的“扬长”式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调研法等方法对美国青少年运动员学训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出其学训制度对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启示。研究结论:1)美国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参赛和文化教育主要由州立高中运动协会联盟(NFHS)和大学体育联合会(NCAA)负责管理;2)青少年运动员培养形成以学校体育为主导,各种社会组织为辅助的体系,参赛途径多样,注重竞赛公平和维护运动员权利;3)通过制定与执行教育法规,理顺升学通道和采取学业帮助等主要措施缓解青少年运动员的学训矛盾,使得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在教育系统内得到较好解决。通过研究引发对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启示,是进一步探索"体教结合"的途径与方法,明确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各自的管理范围与职责;加快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制定学生运动员文化成绩的硬性指标,坚持将其纳入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的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5.
学训矛盾使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举步维艰.鉴此,国家体育总局将大力推进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列为北京奥运会后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本文对优秀运动员网络学习系统进行探讨,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实施网络学习的时机已成熟.借助WEB浏览器进行自主和协作学习,以及通过网络对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可使优秀运动员文化学习突破时空制约,是深化教学改革、解决学训矛盾的破题之举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业余体校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这一现状进行分析,业余体校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客观困境有:教学与训练投入失衡,文化教育运行机制滞后,文化学习时间少的制约,良好文化学习氛围缺失,高校招生制度冲击等;运动员主观困境主要有:运动员文化基础差,认识偏颇,文化学习精力不充沛,文化学习主观努力程度不够等。对目前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这一对“学训矛盾”,始终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成为运动员提高专项成绩的瓶颈,而且直接影响其退役后的二次就业。为此,今年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会同专家组展开全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质量评估试点工作。作为试点单位之一的南京体育学院,在运动员文化教育及解决退役运动员的就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不久前,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南京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华洪兴。  相似文献   

8.
受学训矛盾的影响,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边缘状态.在当前信息时代下,对优秀运动员进行网络教育的现实意义、面临的问题等进行撂析,旨在为更好解决优秀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学训矛盾”是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文中对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学训矛盾构成的内外因素予以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的对策,具体包括加强学籍管理及思想教育,提高学习与训练的效率,加大对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资金投入,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提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等。  相似文献   

10.
《湖北体育科技》2015,(11):1024-1026
分析某高职体育学院竞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状,认为:文化课专任教师的学历与职称结构合理,但仍需要依据不同运动队进行专项提升;通过文化教育使运动员学历在专科基础上向本科迈进;运动员学训时间安排仍需要重点重置;减少运动员对于其本身已有文化基础差这一消极因素的关注,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今后的文化教育中来。  相似文献   

11.
竞技:人类进步的表征与希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照人类学的观点,现代国际范围内的竞技运动,特别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不过是黑人、白人和黄种人之间的人种间的身体竞争而已。起源于非洲的人类,经历了长途迁徙,对不同气候地理环境的适应,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迁,形成了不同的人种特点,近现代竞技运动用极端的方式将这些不同人种身体上的特点表露出来。不同的文化也不同程度影响了人类身体的发展,这些发展可以反映形态与机能的进化和退化,以及技能的进步。竞技运动是保持人类自身生物优势、抵抗自身退化的重要手段,竞技运动连接着人类过去、现在与未来。从这个意义讲,体质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在体育人类学中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传统武术的传承特征与文化安全,传统武术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尊,传统武术的现代化,传统武术与现代体育的关系,商业武术影视对传统武术的影响,传统武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保护、传统与发展等方面,总结传统武术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武术新概念的引入,极大地拓宽武术的研究视域,提升对武术的认识高度;保护传人成为保护传统武术文化的当务之急;传统武术的发展应有别于西方体育的特色,走"文化回归"之路。  相似文献   

13.
体育强国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柏慧敏 《体育科研》2009,30(4):28-30
从文化研究视角论述了要成为体育强国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基因上的可能性,继承传统体育文化模式的必要性,提升体育文化竞争力的策略性,以及争取世界体育文化话语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民族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从文化宏观层次即多元性和开放性着手,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文化冲击进行具体剖析,并指出需要重新定位"多位一体"的传统体育。  相似文献   

15.
中华武术在其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儒、道、释三家对其有深远的影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道、释三家影响了中华武术的内在思想、外在表现形式以及传承方式,使得中华武术超越了技击术的范畴,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和载体。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中国武术的文化精髓、中国武术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中国武术的历史使命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武术应自强的理念。研究认为:实现中国武术自强须坚守中国武术的文化立场和维护中国武术的文化身份;其中文化传统是坚守中国武术的文化立场,文化个性是维护中国武术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7.
武术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并不断地得到创造性发展。随着文化进步,武术对当代社会产生与时代相契合的文化效用,并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高尔夫”与“捶丸”两种不同社会元素的文化启蒙,以及文化发展脉络的比较研究,对两种游戏在不同社会文化轨迹下的发展结果,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为我们正确认识“高尔夫”与“捶丸”历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竞技运动是现代社会中最具社会性的体育形态,是比赛性的体育活动。发展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出发,从社会文化土壤、制度保障、大众生活参与等三个方面反思了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存在的文化缺失问题,并从体育强国战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精神信仰认知的高度整合和确立中国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的文化使命,最后基于文化缺失的问题和文化使命提出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0.
竞技运动是现代社会中最具社会性的体育形态,是比赛性的体育活动。发展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出发,从社会文化土壤、制度保障、大众生活参与等三个方面反思了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存在的文化缺失问题,并从体育强国战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精神信仰认知的高度整合和确立中国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的文化使命,最后基于文化缺失的问题和文化使命提出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