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孔子诗论>是迄今发现的最早评论<诗经>的专文,意义重大.其中第二十五简评论了<诗经>中<王风·君子阳阳>、<王风·有兔(兔爰)>、<小雅·大田>、<小雅·少(小)明>等四篇作品.孔子评"<[君子]阳阳>少(小)人",认为诗中写小人般的轻狂之态,有助于准确认识该诗本义;评论<兔爰>诗旨为"<有兔(兔爰)>不逢时",是传世和出土文献中论及<兔爰>的最早言论,认为表达了作者生不逢时的思想感情,汉代以后尤其现当代多数诗经研究专家对<兔爰>主旨的认识,都与孔子的观点不谋而合,孔子对<诗经>作品研究的贡献不可低估;论"<大田>之卒章,知言而有礼",抓住了<大田>末章的思想要害,透露出孔子说<诗>的礼学色彩.孔子评论<诗经>作品往往以礼学标准评判优劣,影响了其对文学作品评价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诗经>学史上,汉、清两代成就尤为突出.汉儒强调以国家发展为本的"礼"的制度,把个人的情感与国家利益、社会政教联系在一起,即"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而清代王夫之则从审美和创作的角度更加注重个人的情感体验,以及<诗>表达个体情感,陶冶性情的价值,从而使论<诗>的重点从注重社会功能,重新回归到了诗的本体上.  相似文献   

3.
<诗>是礼乐文化的载体,隐含着潜在的教化功能.儒家以孔子肇始,至汉代<毛诗序>形成了系统的<诗>教理论体系.<孔子诗论>是目前已知的第一部<诗>论专著,"以色喻礼"是其提出的重要<诗>教观点,它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诗>教理论,并且与子思学派的"性"、"情"思想有直接的关系,成为连接孔子"礼乐"教化与汉代<诗>教理论的中间环节.通过系统梳理汉以前儒家对<关雎>题旨的解读,可以反推儒家<诗>教思想的发展和演进.  相似文献   

4.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荀子>有一脉相承的联系.在对于"情"以及"情"与"乐"关系的认识层面上,关于<诗>与礼的论述中以及关于<诗>的艺术特征上,它们的"<诗>论"都具有一致性.<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荀子>"<诗>论"的相似性、<荀子>与毛鲁韩三家<诗经>传授联系以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毛诗序>的相似性,则非常有力地印证并丰富了孔子--七十子--一七十子后学--苟孟--汉儒这一条先秦儒学经籍传授以及思想延续的主线.  相似文献   

5.
宋代"乡先生"的教学满足了平民阶层接受教育的客观需要,他们以传播儒家伦理道德为己任,维系着儒家典籍的传承.乡先生的<诗经>教学侧重于<毛诗序>等前代经典的传授,是平民阶层<诗>学观念形成的主要推动者.同时他们也是宋代<诗经>学话语重建的积极参与人,由于有了这一群体的加入,使得宋代<诗>学研究风格的转变不再仅仅局限于少量重要学者身上,而是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范围内推动了宋代<诗>学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荀子》之于《诗经》学,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呈现了从孔子、孟子到汉儒的继往开来:通过对孔子"删诗"和论《诗》的回归,对孟子说《诗》方法的承继,对《诗经》中思想政治教化价值的定向选择,借以达到其以《诗》"证礼""隆礼"的目的 。  相似文献   

7.
严粲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在其<诗>学著作<诗缉>中,他从<诗>的体例,对<诗>六义的认识和<诗句>对举几个方面来进行他的"以<诗>言<诗>",把<诗经>身上的经学性和理学性的"色彩"进一步削弱,故该书有着丰富的文学思想,在宋朝众多<诗>学著作中,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8.
兴复盛世的别样尝试——论孔子诗学研究的礼用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在研究<诗经>时,将诗与礼密切相连.孔子认为,诗是"礼"的展示,而"礼"则是诗的规范.孔子对<诗>的礼用功能极为重视,期望以此恢复传统的礼乐之制.  相似文献   

9.
梁永国 《现代语文》2005,(12):16-17
<诗经·卫风·氓>作为"弃妇诗"的代表作品,多为高校的古代汉语、文学作品选、大学语文等课程以及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由于<诗经>的地位与影响,历代大师、学者对其注疏、解读,成果丰硕,但也多有分歧.现仅就<卫风·氓>中第五章的"靡室劳矣"一句在目前学界的不同看法略作梳理.  相似文献   

10.
对<风>与<骚>的篇章、句式、韵律、内容等4方面之体制进行比较论析.篇章体制方面:<诗经>篇幅短小,大多分章节,二章诗具对称美,无标题;<楚辞>篇幅宏大,不分章节,思想感情内容在结构上亦具对称美,始立标题.<诗经>对答之体对<楚辞>有影响.句式体制方面:<诗经>以四言为主,间以杂言;<楚辞>亦有少数四言诗,多为带"兮"字的七言句,五言、六言句大量产生.韵律体制方面:<诗经>在用韵位置、疏密程度、用韵格局与关系等方面甚为灵活;<楚辞>多用偶句韵,以四言二韵为定制,有全篇一韵到底者.多用高呼度韵脚和鼻韵尾韵脚,形成屈骚悲壮激切之声韵特征.<诗经>韵律多呈自然美,<楚辞>韵律多呈人工美.内容体制方面:<诗经>以音乐为标准划分内容为风、雅、颂三类,少数诗篇则三体皆备;<楚辞>不标风、雅、颂三体之名称,但精神实质则含有风、雅、颂三体之特征,无"形"有"神",内在与<诗经>相一致.总之,<诗经>与<楚辞>体制存在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篇长恨有风情"之"风情"的意义关系到白居易的<长恨歌>主题的确定,"爱情说"认为是"男女之情","婉讽说"认为是"风诗之性情",还有的研究者认为是与"正声"对举,从白居易诗中用"风情"一词的情况来解读"风情"一词的涵义,并以此认定<长恨歌>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清人胡承珙、陈奂、马瑞辰等<诗经>学者,说<诗>旨在直接疏证<序>、<传>,以达到比汉唐注疏更为完善的境界.他们大抵认同<毛诗序>所揭示的诗旨篇义,并主要以<毛传>的解说为指归,在内容上则以训诂考据为特色.三人疏解同中有异.胡氏偏重于对经义的阐发;马氏喜欢就字说字,并往往揭示语源、辨析同义词、罗列多义词诸义项,有时所论巴疏离经义而更偏向于语言学范畴;陈奂于经学最为看重的是训诂,训诂明而后义理,明是其认识,但并不积极追求义理之明.解说同一对象时,三家得出的具体结论也有差异.有时解说对象相同,方法相同,引证材料也大体相同,然而结论却完全不一样.清儒对于经典所蕴含的义理,往往各执一词,这说明仅仅依靠字词训诂名物考证就想得出令人信服的说法确有难度.其解说义理,又往往以<序>、<传>为指归,这样依据考证更显出方法上的局限性.对待前人方面,<诗经>新疏的撰者更多的是针对汉唐注疏的缺失,而对宋人<诗>说则态度复杂.大体说来,胡承珙与马瑞辰比较"宽容",引述和采用宋说的情况都有,而陈奂则对宋人带有不屑心理,往往置之于不列不论的地位.不过细检陈氏<诗毛氏传疏>,却能发现不少引宋论宋的材料,只是形式非常隐蔽.新疏三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字词训诂上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其所用方法值得总结,他们所代表的三种不同的研究方向也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承斌 《天中学刊》2009,24(6):77-79
钟嵘<诗品>论五言诗源流时,将之归为<诗经>、<楚辞>两大流派.当今学者在论及钟嵘对这两派的态度时,多认为他偏重于<诗经>一派,严格说来这是不准确的.钟嵘给予<楚辞>与<诗经>以同等的地位,<楚辞>是他理想的"情兼雅怨"类作品.  相似文献   

14.
以礼说《诗》为解释《诗经》中言礼之诗的必由之路。本文论述了以礼说《诗》、以诗说《诗》的道理,希望匡正数十年来治《诗》者讳言礼之弊  相似文献   

15.
欧阳修是开拓《诗经》文学研究的第一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阳修的<诗本义>最先打破唐以来<诗经>研究僵局,大胆批驳<诗序>和毛、郑说诗谬误,提出依据文本、求诸人情、考之文理以探求诗人之意;肯定"情欲心"的合理性,对"淫诗" 的解读为后人提供了范例.<诗经>研究由经学转文学欧阳修开拓之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6.
朱熹对<诗·陈风>的理解,在<陈风>阐释史上有若干创新:注意到<陈风>中的歌舞元素并认为是在上者(陈国首位夫人大姬)之好倡使然;大胆废除了<陈风>之毛<序>,反对<序>主旨上的刺诗说;提出<陈风>诗篇思想内容上多"男女之诗"甚至"淫诗"观点.当然,朱熹这些创新之处是与他的整个<诗经>诠释学思想相一致的,是他<诗经>诠释视野下的<陈风>学.  相似文献   

17.
孔子曾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云:"郑声淫.""郑声"谓"郑风",亦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风.然孔子第一句称<诗三百>即全部<诗经>皆"思无邪",而第二句又出"郑风淫"之特例,似有前后相违之嫌,对此应作何解?本文拟以探究"周南"、"召南"于<诗经>十五国风之特出地位,作为回答的切入点,并于具体论证中揭示此问题核心内涵之所指.  相似文献   

18.
<诗经>的<召南·野有死麕>历来备受争议.文义之争、文体之议、诗旨探寻成为后人解读该诗过程中关注的焦点.解读此诗,一方面应关注当时周代社会的风俗礼仪,另一方面也应该考虑编诗者的意图,这涉及该首诗歌主题和体例的选择与呈现问题.  相似文献   

19.
建安宴饮诗延续了<诗经>宴饮诗承载礼乐文化的功用,并呈现了一种"雅士"文化;另外,建安宴饮诗还继承了<诗经>宴饮诗沟通上下、促进向心力生成的功能,但这种向心力的情感基础与<诗经>有别.  相似文献   

20.
<诗经>是中国题材诗的源头,其中亦不乏中国最早的送别诗,但由于历代经解的影响,<诗经>别诗经常被附会本事,强作他解.结合古今<诗经>笺解注译,考辨<击鼓>、<渭阳>等诗歌意旨,发现<击鼓>是一首征夫别妻之作,<渭阳>是赠物惜别之制,<崧高>、<烝民>、<韩奕>是祖饯仪式上的别诗,<有客>是最早的留别诗歌.还原这些诗歌送别诗的本来面貌,不难演绎出中国早期送别诗嬗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