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出错.重要的是教学中教师要多想学生之所想,特别应想学生所错.这是为学生可持续学习创造良好条件的关键.一方面教师要预想“学生在哪儿易错”,准确把握易错点,并着力当好学生避免错误的决策者;另一方面要想“学生在哪儿已错”,及时把握...  相似文献   

2.
一、树立新的教学观,正确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1.从感性上正确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作为教师要从情感上接受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并且多想学生之所想,特别应想学生所错,这是为学生可持续学习创造良好条件的关键。一方面要想学生在哪儿易错,准确把握易错点,并着力当好学生避免错误的决策者。另一方面要想学生在哪里已错,及时把握已错点,并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错误,和学生一道成为排除错误、追求真理的探求者。因此,只有接受了学生的错误,才会发现教学过程是如此丰富,教学工作是如此多彩。2.从理性上正确对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学习是…  相似文献   

3.
廖英忠 《陕西教育》2000,(10):34-35
所谓的“示错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有意地把估计学生易错的做法展示给学生,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通过师生共同分析错因,加以纠错,达到及时、有效预防并避免学生出现错误的目的,同时可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学习的良好品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现举例如下: 一、对比示错法 数学概念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有  相似文献   

4.
所谓"示错"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有意地把估计学生易错的做法展示给学生,或是把学生错误的做法展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原因,加以纠错,达到及时、有效预防并避免学生出现同样错误的目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示错-究错-醒悟-纠错-提升的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在二种情境的再现和回味中"恍然大悟",起到一种警示、启示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的不断提高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学习是一个不断优化、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面对错误要及时分析,找到真正的错因及纠正错误的方法,进而通过有效的纠错来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错因,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6.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错误是开错地方的鲜花,教育者常常在对与错、错与纠错、纠错与究错间纠结、徘徊。面对学生、教师、教材的错误,我们该持何种态度呢?本文对此作了很好的回答,那就是“有错必纠,纠错必究,究错必改”,而这恰恰是许多教师所不具备的。戴文所呈现的纠错视角,由纠错向究错的华丽转身,不仅能够让我们从本质上认识学生、教师、教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错误,而且对于全方位提升教学质效、助推师生发展、完善课程内容具有学科价值与意义。几十万思想品德教师倾注心力,必将开创学科教学“错纠之,因宄之,行改之”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7.
纠错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纠错课是数学教学的常见课型。传统的纠错课是教师针对学生作业或考试中的解题错误,错在哪里就在哪里纠正,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近年来,我对纠错课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瞄准中等水平的学生在解题中常见的知识缺陷和能力缺陷,进行针对性训练。我选编和设计了一定数量的“易错题”和“陷阱题”,借以充分暴露大多数学生的解题错误。通过学生进行系统的练习之后,发动学生自己找错,自己纠错,进而从根本上克服错误,实现学生在解题能力上的“跃迁”。  相似文献   

8.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具有先导性、奠基性作用.由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诸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经常发生错误.学生的数学概念错误具有隐蔽性、自发性、肤浅性等特质.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将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加以运用,让儿童主动“识错”“思错”“纠错”.  相似文献   

9.
纠错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错误为教学素材的矫正性教学活动.快速准确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是纠错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手阅与机读相结合的混合式作业模式可以帮助教师快速、精准地定位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帮助教师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从而使得传统的纠错教学能做到精准.文章通过教学实践谈谈基于混合式作业的精准纠错教学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漫长的、不断纠错的过程.纠错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达到学生数学学习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错误成因,提升学生的纠错能力,培养学生的纠错习惯.通过析错、纠错、化错,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1.
有专家指出:学习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每天要面对许多学生在练习、作业、试卷中的各种错误,甚至会在课堂内讲过多遍,结果他们还是错.教师应如何及时捕捉各种"错误"这一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总结、分析和纠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学生在做数学题时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面对错例,可以建立错题集,让学生认真对待,及时纠错。鼓励学生自主尝试,找出错误的原因,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温故而知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朱宁 《江西教育》2022,(12):65-66
出错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一种常态。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打压、责罚,而应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深入分析错误,并展开自主纠错,帮助学生建立“错题库”,探究纠错方法,生成“化错智慧”。经历了这个过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必然会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受限于心智发育及知识经验积累,常常出现错误。教师如果不重视学生查错、纠错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容易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重视错题评讲的“思”“辩”“悟”,通过在错前“思”、预设错点,在错中“辩”、分析错因,在错后“悟”、反思建构等教学策略,设计错题,引导学生辨析说理、在错中辩论、探究分析错因、制订纠错对策、悟出解题思路;让学生在错题反思中学习、形成自觉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5.
王淑云 《教学随笔》2009,(10):21-22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错误”中挖掘合理成分,积极引导学生,在用错、纠错、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朱宁 《江西教育》2022,(15):65-66
出错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一种常态.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打压、责罚,而应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深入分析错误,并展开自主纠错,帮助学生建立"错题库",探究纠错方法,生成"化错智慧".经历了这个过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必然会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有专家指出:学习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每天要面对许多学生在练习、作业、试卷中的各种错误,甚至会在课堂内讲过多遍,结果他们还是错.教师应如何及时捕捉各种"错误"这一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总结、分析和纠正提高学生的效率及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那么,我们该如何巧妙利用这些“财富”,生成精彩灵动的课堂呢? 一、凭借“错误”资源,激发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是一种来自学生、贴近学生的学习材料,它有时错得匪夷所思,有时错得让人哭笑不得,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寻找有价值的“错误”资源,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识错、议错、纠错中产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说过 :“差错人皆有之 ,而作为教师 ,对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是不可原谅的 .”面对学生数学作业中的错解 ,笔者要道一声 :“且慢 ,引导‘正解’就从珍视‘错解’开始 !”1 不要轻易地把学生的错解“全盘否定”对数学作业的批改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 .此法操作简便 ,却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 ,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 .面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解 ,不分青红皂白仅以“×”来评判 ,学生的思维火花可能就此熄灭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能就此…  相似文献   

20.
所谓“错误资源”是指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师生双边互动,在“识错”、“思错”、“纠错”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认知心理学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作为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应该回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如果教师能利用好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