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绝缘问题静电具有电压高、电量少的两个特点。电压高,就容易漏电;电量少,就经不起漏电,很容易漏光。因此可以说,静电实验成败的关键是绝缘问题,绝缘的目的是尽量减少电荷的流散。绝缘体的绝缘性能与它的表面状况有很大关系。绝缘体受潮会使绝缘性能大大下降。因此,对仪器进行通风或进行烘干处理,这是老师们所熟知的。绝缘体表面不洁净,也会使其绝缘性能下降。这是因为仪器表面的灰尘、纤维物以及汗渍、油污等,都会造成许多微小的尖端,使电荷直接从尖端通过电晕放电。因此,在使用静电仪器时,应仔细清洁仪器表面,并且不要用手直接触摸,空…  相似文献   

2.
静电实验的特点是电压高、电量小,因此,静电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保持仪器本身的良好地绝缘性能和使用环境的选择.静电仪器的绝缘性能,主要决定于制造仪器时绝缘材料的选用.这个问题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可供选择的良好的绝缘材料不断出现,在仪器生产过程中,已得到了较好地解决.因此静电仪器失灵,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就决定于使用条件了.所谓使用条件,主要是指仪器绝缘部分表面的清洁程度.  相似文献   

3.
静电仪器通常是在高电压、微电量条件下工作,对绝缘性能的要求很高。在静电仪器部件绝缘不良或仪器表层沾有污物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漏电,造成实验失败。因此,维护好静电仪器是保证静电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静电仪器的保养维护就是要保证其绝缘性良好。静电仪器绝缘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其绝缘材料表层沾有污物或者水分、仪器部件老化、破损而使绝缘性能失效。因此维护静电仪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要使静电演示实验获得成功,除了注意保持仪器的绝缘性能、仪器干燥程度及表面洁净情况外,还应注意实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粉体的极限带电量,建立了有限空间的静电场模型。由静电场能量分布与粉体最小点火能的比较结果表明,粉体的静电灾害主要是由孤立导体、人体及塑料构件的放电引起的。文中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静电实验中所使用的静电仪器一般是在高电压(10~4V数量级)、微电量(10~(-6)C数量级)的状况下进行工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压、量小、分布表面”。比如,中学静电实验中最常用的高压静电源——感应起电机,以起电圆盘直径24cm的为例,在温度≤40℃,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电压可达4—6万伏左右,而电量仅约有6×10~(-6)C。用石英玻璃棒、橡胶棒分别与丝绸和毛皮摩擦(按规定的使用条件和正确的方法)也可产生上千伏的电势,其电量的库仑值只有10~(-9)—10~(-7)数量级。由于静电实验具有上述特点,因此,“绝缘”、“环境条件”、“实验装置与方法”是静电实验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做好静电实验的关键是绝缘良好.潮湿的气候会使绝缘变坏,所以,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不采取有效措施,很多静电实验就不易成功.但有些静电实验却在气候很干燥的时候,也得不到预想的效果,甚至完全失败.一、电摆实验电摆是由支架、绝缘良好的摆线和摆球(或薄纸筒)组成.用它做电荷间的作用力和检验电荷的性质等实验.在实验时,用带电的起电棒.先给摆球带上某种电荷.正常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仪器在长期存放过程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会产生质的变化、性能变差甚至报废等问题。因此,教学仪器管理员要根据每种仪器特点,所用材料、结构、性能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存放方法,并进行相应的保养维护,防止仪器变形、变质或造成其他损害,使仪器保持在最佳使用状态,最大限度地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1仪器维护保养重点工作(1)防尘灰尘会使光学仪器透光率降低,使静电仪器绝缘性能降低,使电位器、开关、继电  相似文献   

9.
法拉第圆筒实验是高二物理“导体的静电平衡”这一节教材要求的一个重要而又关键的演示实验。它是验证电平衡中一条重要的规律 :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带电导体 (孤立带电体 ) ,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 ,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1 课本介绍的方法如图 1所示 ,取两个验电器A和B ,在B上装一个法拉第圆筒C ,使B和C带电 ,B的箔片张开。用有绝缘柄的金属小球e先跟C的外部接触 ,再把e移到A并跟A的金属球接触 (图 1甲 )。经过若干次以后 ,可以看到A的箔片张开 ,同时B的箔片张开的角度减少。可见法拉第圆筒的表面是带有电荷的。如…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物理中,静电知识的许多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感到困难很大。需要一种既直观、形象又操作简便,效果明显的演示器来完成诸如:电场的显示、匀强电场中电力线的分布、感应起电、静电屏蔽、尖端放电等实验。这些实验不仅为教师的讲授带来方便,而且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 本文介绍的简易多功能静电实验演示器其主体是一个高压静电源,只要接通220V交流电,就能产生持续的正、负两种高压静电,代替了一般中学常用的感应起电机。同时配合一些实验附件把有关静电实验综合于一体,使静电实验装置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经教学中使用效果很好,而制作的成本只不过几十元钱,现提供教师们参考。 一、演示器的组成及制作 整个演示器是由一个高压静电发生电路和部分实验附件组成。高压静电发生电路组装在一个长方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急待解决光电效应的演示仪器.为此,我们设计并制造了Ⅱ型多功能静电演示仪.它是由机头(操作部分)、机身(显示部分)、机座(电源部分)组成.高灵敏度的显示部分、抗漏电性能和独特的多功能机构的设计,形成该仪器的风格和特点.该仪器于84年10月通过鉴定,受到与会同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2.
感应起电机也称韦氏起电机 ,中、小学校均有配备 ,是老式高压静电电源。结构形式多种多样 ,但基本原理完全相同。图 1是目前较流行的一种。图 1 起电机的背面1.前起电盘 2 .后起电盘 3.导电箔片 4.放电球5 .放电器杆 6 .集电梳 7.放电器手柄 8.莱顿瓶9.莱顿瓶座 10 .后皮带轮 11.支架 12 .连接片13.后皮带 14.莱顿瓶盖 15 .中和电刷早期产品在两大莱顿瓶之间有一个绝缘横梁 ,用来固定莱顿瓶、集电梳和放电器。目前生产的已取消了横梁 ,并且采用绝缘性能好的有机玻璃和聚丙烯等代替易碎的玻璃起电盘和莱顿瓶。起电盘上的导电箔片可以是铝、…  相似文献   

13.
用开口空心金属球做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外表面的实验中,有时会发现当验电球与空心金属球的内表面接触后,把验电球移出与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或板)接触时,验电器下面箔片也张开,这一现象解释如下:绝缘体是否绝缘良好,一方面取决于物质的本性,另一方面跟它所承受电压(或场强)的大小有关,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很多绝缘体都会变成导体.如果验电球的硬橡胶柄上沾着污垢或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做实  相似文献   

14.
1.为什么量热器能较好地防止热传递? 量热器金属小筒下面所垫的木(或塑料)架和两筒之间存在的空气,可以防止热传导;量热器的上盖能隔绝器内外空气的流通,可以防止热对流;量热器金属小筒(铅筒或铜筒)表面做的光亮,可以防止热辐射。因此,三种热传递的方式,它都能较好地防止了。 2.为什么须使量热器小筒里的水要浸没铜块? 在测定物质的比热实验过程中,须尽量使铜块放出的热量被水所吸收。如果铜块没有全部浸没在  相似文献   

15.
纳米CaCO3由于其粒径在纳米尺寸,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造纸、油墨等行业.涂料中使用纳米CaCO3能使涂层具有细腻、均匀、快干、光学性能好等优点.本文主要从纳米CaCO3改性水性聚氨酯材料应用的角度来介绍纳米CaCO3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电泳涂料、皮革涂饰材料的应用可行性与部分预期性能.  相似文献   

16.
徐杰 《阅读》2023,(38):10-11
<正>中央电视台的一档电视节目《是真的吗?》曾介绍:薄荷糖和可乐不宜同时食用。这是真的吗?做下面的实验,你就能揭开其中的科学奥秘。实验材料500ml可乐1瓶、薄荷糖8粒、塑料槽。实验步骤1.在塑料槽里放入500ml可乐1瓶。2.打开瓶盖,迅速将8粒薄荷糖放入瓶内。3.仔细观察,可乐瓶中逐渐产生了气泡。3秒钟后,  相似文献   

17.
可乐瓶取材方便,透明度好,易加工,用它来做内燃机工作原理演示器,形象直观,实验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制作过程 取一可乐瓶,在瓶子上方左右各挖一个跟鞭炮直径一样大的小孔,把瓶子底部黑色部分割下(用开水烫黑色部分就很容易拔去瓶身留在黑色部分的白色塑料)。黑色部分圆底面如图1所示,在圆底面的圆心处挖一小孔,再挖去图2中的阴影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一、黑色表面的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本领比白色表面的物体强现行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52页,黑色表面的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本领比白色表面的物体强的演示实验,如果没有阳光就无法进行。为此,我们对这个实验装置作了一些改进,装置如图1.1.把一只100W电灯泡安装在支架中点代替阳光,可以解决没有阳光的问题。2.把原来的一只黑白两色烧瓶改为一黑一白的两只烧瓶,安装在支架两端,使两只烧瓶与灯泡距离相等,约3-5厘米为宜。这样,可以使黑白两只烧瓶同时吸收辐射热,既节省时间,又可以直接对比,效果更加明显。3.把玻璃管的水平部分改成内外相平,中间向…  相似文献   

19.
对现行高一化学教材Ba(OH) 2 ·8H2 O和NH4Cl晶体反应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1)实验药品及仪器Ba(OH) 2 ·8H2 O晶体2 0g、NH4Cl晶体10g、止水夹2个、普通型滤纸的塑料包装袋(16cm×15cm)一个(2 )实验步骤①称取2 0g已研磨成粉末的Ba(OH) 2 ·8H2 O晶体,装入塑料袋中(注意:防止晶体粉末沾在塑料袋的上半部) ,并用止水夹夹住塑料袋中部。②称取10gNH4Cl晶体装入塑料袋的上半部,再用止水夹夹住塑料袋袋口以备用。③演示实验时,先在塑料袋表面的下半部滴上4~5滴水,然后取下塑料袋中间的止水夹,让学生用手搓揉塑料袋,使袋内两种固体粉…  相似文献   

20.
1.常规实验的分析 牛顿环是证明单色光干涉的普遍采用的实验,它的实验装置见图1.光源采用发单色黄光的钠灯,它所发的单色黄光到达半透明的光束分裂片后,经反射到达一个平放在玻璃板上的平凸透镜的凸面上。黄光的一部分从透镜的凸面上反射,另一部分透过透镜,到达底玻璃板,由玻璃板上表面再反射回来。两部分反射光透过光束分裂片后进入一台低分辨率的显微镜(低倍显微镜),就能在这台显微镜中看到明暗相间的环纹——牛顿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