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仁慈是相对于威严而言的。现在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由于受传统的以“师道尊严”为核心的师道理念的影响,表现出“威严有余,仁慈不足”。为了研究师范生的教师观,在期中的教育学课程(师范学校的必修课之一)的考试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情景分析题:有一天,某师范学校的几名即将毕业的男学生结伴去拜访他们的班主任老师,到老师家落座后,学生拿出自己带的一盒好烟,抽出一支请班主任老师抽。请问,如果你是这位班主任老师,你将如何应对这件事情。阅卷时我们发现学生的答案尽管五花八门,但基本的观点和应对的方式方法是大同小异,即:基本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彭慧 《儿童音乐》2013,(2):56-57
面对一年级的孩子,很多音乐老师常常抱怨纪律太差了,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习惯真差,等等。殊不知,一年级是学习习惯的养成期,学生刚从幼儿园踏入小学校门,没有聆听意识,没有规矩意识,上课好动,尤其音乐课孩子们觉得更放松,更难形成常规意识,一个不小心课堂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因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课堂习惯尤为重要。1、亲密接触,拉近距离一年级的孩子是天真活泼的,他们往往都希望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往往喜欢哪位老师就喜欢哪一科。他们不喜欢成天板着脸的老师,太过威严就会产生距离感,使他们敬而远之。他  相似文献   

3.
<正>每一位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老师激发起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小读者》2003,(10)
老师应会学生应知1.放下架子,走近学生威严是必要的,可过分的高高在上只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与老师产生距离感。放下架子,走近学生,你会发现他们是可爱的一群。2.以诚相待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尊心,都有被尊重的权利,因而老师不应该看不起学生,对学生的态度要温和、谦逊和友好,给予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和发挥特长的余地。3.学会欣赏学生老师是学生的崇拜偶像,学生也应该能被老师所欣赏。应该说,每位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巨大的能力。一旦学生从老师身上找到知己的感觉,那老师也就不再是个严厉的管制者了。4.允许犯错误俗话说,“人无完人”。每个人…  相似文献   

5.
《高三(10)班在六楼》(后文简称《六楼》)是曹勇军老师主编的一本学生"时事讲坛"演讲稿集辑.时事讲坛是曹老师在高三年级语文课程的"课中课",被曹老师定位为"写作教学的第二战场",每周安排两三节.时事讲坛不仅成为学生的最爱,也得到了家长和同行的广泛认同,因为它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向了广阔的自然世界和社会现实,因为它注重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顺应了青年学生精神成长的心理需要,让他们体验到了自己成长过程中不断扩充着的公民视野和情怀.正如曹勇军老师在前言中所说:"时事讲坛"是一个载体,"听说读写思"是肉身,而公民意识和公民情怀则是灵魂.灵肉结合,才有了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强化学生的主体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是现实中,学生已经适应了一种"非民主"的教学环境,即:老师让我学我才学,老师问了我再同答,根本认识不到自己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怎样才能有效地唤醒学生的"主角意识",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曹忠先 《成才之路》2012,(14):59-59
正学生在课上随便插嘴在大多数人眼里可能会影响课堂纪律,是对老师所谓威严的挑战,这些学生甚至会被老师看成是另类。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课上的插嘴,多数时候是学生智慧的反映,是他们个性张扬的表现,思想灵感的火花在闪烁,符合新课标中提到的"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的精神。适当适时地让学生大胆、有序地"插嘴",比机械地学点书本知识更重要,能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8.
如何做一个有威信的老师?这是一个我们为人师者要不断思考、实践,并不断反思和改进的问题。威信是威与信的结合,威的含义是尊严,信指信服。所谓威信是指教师具有的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简言之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可是我们知道威信和威严是不同的,威严往往是靠冷漠、训斥、惩罚树立起来的,如果一个老师只有威严,学生就会成为两面派:有老师的时候会规规矩矩,没有老师的时候就会翻天覆地。而威信呢,则是一种潜移默化却深入人心的喜欢、敬爱或崇拜。作为一名学生信服的老师,我认为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高中班主任,工作对象是正处于身心发育成熟期的可塑性极强的年轻人。他们好动、好学,善于开动脑筋而又缺乏思维准则。作为班级教育者和组织者的班主任,给予他们影响的好坏,在他们心灵深处会打上深深的烙印,会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是否健康成长。因此,如何树立起一个威严而又可敬可爱的班主任老师的形象,就成为搞好班级管理、培养可用人才的关键性问题。这不是每个班主任都能做到的。总结本人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我认为成功的高中班级管理通常应经历如下三个阶段:首先,班主任老师面对新班级、新学生,必须以庄重、威严…  相似文献   

10.
威信,是班主任教育工作成功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这一点是毫无异议的,但什么才是真正的"威信",对此却有不同理解,有些班主任认为,威信不外乎就是老师有无"威严",能否利用班主任的权力"镇"着学生,"压"着学生,使学生服从自己.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从来就是很讲究面子,做事、说话都要很体面,不要显出小器、寒碜来.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更是自觉不自觉地秉承了"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又尤其是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更是显得神圣不可冒犯.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很多老师却忘记了他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时期,他们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成就感和荣誉感,他们非常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其他同学的认同,但是,他们感到学习紧张,压力大,这个时期他们的感情非常脆弱,非常敏感,最容易受到伤害.对这样一个群体,我们怎么能够忽略、而不加以保护呢?从全国中小学生问卷调查得知,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的突出品质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信任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说,学生在人格上和老师是平等的,在班务工作中,教师要自觉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放下老师的架子,增强民主平等意识,对学生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在处理具体问题时适当而毫不吝啬地给学生面子.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老师给我的感觉都是很威严的那种.我不敢正视教过我的每一位老师,即使看他们,也总是偷偷地,并且心中一直惴惴不安,生怕碰到老师那犀利的眼神.  相似文献   

13.
1.热爱学生 老师和学生沟通的奥秘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一个成功的教师要让每个学生感到老师是最喜欢他的,"热爱"是教师育人的甘露,热爱学生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坚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我,才容易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我们不少老师在绘画教学时,总是以"像"与"不像"来衡量学生的作品.这样的指导方法和衡量标准我认为不大好.因为完全用"像"与"不像"去评价儿童的作品,容易挫伤他们学画的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儿童画是儿童意识的反映.儿童和成年人一样需要理解,只是他们还不善于表达.他们对世界上的  相似文献   

15.
一些学生经常叹息"没东西可写".他们没有写作资源也在于缺乏积累的意识与习惯. 我相信很多热爱写作的人都有<契诃夫手记>式的札记本.我问过一些学生:"你们有这样的本子吗?"多数学生说:"以前有,小学时老师教的,叫‘观察笔记'."少数学生说:"现在也有""记什么呢?""乱七八糟的,见什么记什么."他们再也不会把那个本子随便给人看,那些"乱七八糟"的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短语或密语到时候就能成为他们独一无二的智慧和诗篇!  相似文献   

1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然而,一些物理老师却并不重视使学生成为"好之者".例如,有的初中物理老师在教浮力的时候,他们直接将"浮力是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这一浮力计算方法直接教给学生.然后,他们便找来一些同浮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去练习.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他们很少去考虑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是否喜欢,是否有更好提高学生学习欧姆定律的兴趣.又如,一些老师在教电功率的时候,只是将"电功率指的是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这一电功率概念以及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直接教给学生.他们没有考虑将电功率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去帮助学生消除物理的神秘感.  相似文献   

17.
正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要树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每个学生都是积极的探究者和知识构建者;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提供有利的条件;学生的英语技能不是靠老师"教给"的,而是他们在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会"的。其次教师要树立学生自主学习指导思想。传统的教学现象是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什么,就学什么,实际上学生是机械地跟着老师走,根本就没有自己去学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了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简单的认知体,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懂得教师只是他们的疏导者和助学者.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中走出来,把自身当作认识的对象.  相似文献   

19.
现在很多孩子在学习上依赖性很强,缺乏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师把他们"惯"成这样的,是老师让他们的天资"睡着"了。很多时候(尤其是低年级),老师扮演着保姆的角色,担心学生读不懂题,担心他们不会找关键词,担心他们掉进陷阱……太多的担心使得老师们在教学中放不开手脚,很多练习都要先指导再练习。其实这种善意的指导和提醒常常会干扰学生的思维,助长他们的依赖性,久而久之,他们便失去了独立探究的激情,甚至养成一种惰性,学习被动,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希望老师能够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导作用,而不是老师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而且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培养自主阅读意识对他们的建立良好的心态和扩宽他们对世界的认知都是十分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