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重庆味道     
李辉均 《今日教育》2012,(Z1):86-87
重庆人的个性早就融入重庆的大吃小吃中:奸巧做作,厌之:火辣大气,喜之。做一个清清爽爽豪气千云的重庆人,爽!走出门去,寻找舌尖上的重庆,其实也在领略眼上、手上、身上、态度上的重庆味道。不用风卷残云,不用狼吞虎咽,暑假到了,终于有心情和时间去享受美食。走出门去,开始一次次地寻觅那舌尖上的滋味。民以食为天,重庆人不仅爱吃  相似文献   

2.
《重庆师专学报》2013,(1):F0002-F0002
初生之物,其形匪丑,盖有高梧荫之、鸾凤栖之而然。在各界同仁的关心支持下,《重庆高教研究》诞生了!《重庆高教研究》(刊号:CN50—1028/G4)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出审字[2012]1007号),  相似文献   

3.
重庆文学的“已然”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有无文学?重庆有文学史吗?自从本刊1999年第1期推出建构“重庆文学史”的栏目后,已引起不少学人的热情关注和重庆文学界同仁的广泛注意。他们提出上述两个问题的理.由是:自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十三州,巴郡(今重庆)属益州(今成都)监察区后,重庆很少成为独立的行政区,其文学自然属于四川文学的范畴。不过,我们如果沿用亚里土多德在情学》中提出的历史在于叙述“已然发生的事”的观点来对重庆进行历史的考察,我们就会发现:重庆虽从属于四川的时间长,但它所拥有东川之区与成都所拥有西川之地一样,具有独立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重庆美食以具有巴渝饮食文化特色的渝菜为主体代表。重庆美食之都对渝菜文化品牌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促进作用,也能提升重庆的城市形象。重庆美食之都建设仍存在渝菜品牌特色不突出、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需要从研究型人才培养、美食感染力塑造、饮食文化挖掘等方面,提升渝菜文化品牌的内涵,推进重庆美食之都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思想观念上求得大解放,在体制机制上实现大创新,在推动发展上拿出大手笔,这是新时期重庆教育在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伟大实践中的领先之器。应《今日教育之邀,重庆市教委基础教育处李源田处长撰写专题文章在客观分析直辖十年重庆基础教育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未来全市基础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架构。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已成为一块活力进发、日新月异的发展热土.媒体如此形容重庆:"这是一座三个月就要换一版地图的城市". 在这块热土上,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巳成为这座城市的传统.重庆始终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努力打造重庆职业教育品牌,使之成为重庆的"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7.
重庆直辖十年来义务教育取得显著成绩,备受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肯定。国务委员陈至立就重庆市“两基”工作作出批示:“重庆的做法很好,主要是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成效显著。”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重庆“两基”迎国检总结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第一,重庆教育事业历史性的跨越发展,特别是”两基“工作,是直辖十年来重庆辉煌成就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相似文献   

8.
《今日教育》2010,(12):13-13
《今日教育》:高、偏、远是您任职学校的特征,是什么吸引您在有“重庆西伯利亚”之称的渝黔交界的大娄山一干就是12年。  相似文献   

9.
正重庆工商大学的南山书院,地处重庆市风景优美、南山半山腰的森林之中,参天古木,野草馨香,清脆山泉,小径幽谷,可谓"郁郁葱葱佳气浮,一方宝地育英才"。重庆工商大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可谓学校的第一颗星——美!学校不仅有生态之美,而且还有健康之美。学生们往返于教室、寝室、运动场之间,在"爬坡上坎"中,增强体魄,锻炼心智。同时,学校校园是开放式的,每天来学校登山的市民数以千计,徜徉书香校园,尽享工商大学的人文之美、和谐之美和健康之美。  相似文献   

10.
重庆民政文化建设问题,从认识上说,涉及两个核心概念的界定:民政文化与民政文化建设。从实践上说,与重庆地区民政事业发展的历史、现状息息相关。厘清"十二五"期间重庆民政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从理论思考到实践总结要做非常扎实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1.
到重庆游历,吃遍了美食、看遍了美女之后,我特意去寻访了声名显赫的钓鱼城。从重庆市区出发,沿嘉陵江而上,到了五十余公里外的合川。顾名思义,合川乃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交汇之地。钓鱼城就位于此处嘉陵江南岸钓鱼山上。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传说混沌初开时,青华大帝于此钓嘉陵江中之鱼,救济了一方饥荒中的百姓,山由此而得名。  相似文献   

12.
1938年2月日机开始对重庆实施轰炸之初,虽然引起了重庆民众的惶恐不安,但由于肓目迷信观念和侥幸心理作祟,在对待政府所倡导消极防空最善之法—疏散人口上,市民遵从政府的劝导者不多,而徘徊观望者众。经过1939年5月至1941年9月间的狂轰滥炸后,民众的反应仍然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一为镇静有序、遵命而行;一为听天由命、罔顾政令。至1941年10月后,随着日机对重庆轰炸次数的逐渐减少,重庆民众对于轰炸之惨状,似乎也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忘,重新回到关心自己当下的、琐碎的、现实利益的生活轨道,对防空等战时公共事务不再多加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去天安门观看升国旗总是有些遗憾。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暑假,由课堂内外杂志社和重庆日报社主办、重庆新闻旅行社承办的重庆学生北京“成长与梦想”夏令营,为你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获得成长的绝佳机会———北京,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都,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宫紫禁城、祭天神庙天坛、皇家园林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北京,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学府在内的数十所高校,科技人才数量之多、门类之全、密集度之高,不仅是中国之最,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北京,拥有门类众多的博物馆、亚洲最大的图书馆……北京,天高海阔,任人…  相似文献   

14.
太平盛世,修史之风就兴。譬如各地修地方志,现今都搞得热热闹闹;重写文学史也木光喊了几年,而是已经写出了不少,说明社会人文环境具有一种大度、自信。从这层意思上说,写“重庆文学史”似是顺理成章之事。数年之前,还没有正式宣布重庆建直辖市时,就有川籍朋友对我说,重庆将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都市,自豪之慨溢于言表。不知“重庆文学史”的立意,是否也包含了这种自豪,不过这自豪在那时是向着未来的。历史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而且诸如某某史之类的涵义,还要交错于几层时空关系中。所以初听到“重庆文学史”…  相似文献   

15.
你好,重庆!我来了。 当我双脚踏入重庆这片土地上时,人们脸上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你的热情。江风吹过,好像在说:“欢迎你来做客!”  相似文献   

16.
舒芜 《学习之友》2014,(6):57-57
抗战时期的重庆,常见报纸上有这样一则消息:“中央社重庆X日讯:敌机XX架本日上午X时X分窜入本市上空。我防空部队当即奋勇迎击,敌机不支,腾空逃去。”不留心粗粗一看,好像我们打了一场防空胜仗,把偶然窜入的敌机打得狼狈不堪,来不及从地面上逃,只好腾空逃去似的。  相似文献   

17.
九月的重庆,巨星云集.星光闪耀。2009年9月8日到10日,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重庆举行。许多著名科学家莅临重庆,以科学之光为重庆带来了一场美妙的头脑风暴。  相似文献   

18.
重庆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要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西部教育高地,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城市文化建设.因此,对重庆城市文化建设进行研究,找准重庆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重庆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对切实推进重庆城市文化建设,提升重庆魅力和形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13年重庆卷第2题: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  相似文献   

20.
重庆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要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西部教育高地,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城市文化建设。因此,对重庆城市文化建设进行研究,找准重庆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重庆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对切实推进重庆城市文化建设,提升重庆魅力和形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