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对现行作业处理方式的反思 近几年来,由于研究工作的要求,在天津、江苏、山东、北京、河北、新疆、甘肃、湖北城乡中小学观摩一些数学课.几乎无一例外的是,走进教研组,老师的办公桌上,总是堆着两堆"作业山",顺口问他们:"每天判作业要用多少时间?"答曰:"三个多小时吧!"我粗略算了一下:平均班容量按45人(一般在50-60人,特殊的有达到90-120人超大班容量的),每本作业按2分钟(代数大致如此,几何要3-5分钟)计,教师的"标准工作量"是教2班90人,即每节课后批改作业时间约为2×90=180(分钟),即三个小时,再加上部分学生要当面说一说,要记录有关资料,分析情况,还要花去1小时,仅"处理作业"这一环节,就用去教师近乎半个工作日,那么,"朝舌倦,夜笔麻"的情景,就可想而知,因此,办公桌上"作业山",夜深人静教师发扬"红烛精神"也就不足为怪,传媒作为保留节目颂扬教师燃尽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也成为教师的"职业特征",也成为教学管理看得见、容易抓的常规.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2008,(Z1)
我接的这个班,"散班"的"桂冠"一直戴到了初三。进入初三时,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差,课堂纪律混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这样一个积重难返的班级只怕我"大开杀戒"也不一定能使局面立即改观,我需要选择新的工作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祁凤军 《考试周刊》2013,(39):174-174
<正>"争做一代良师,造就一代英才"始终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师德修养,提高教师的素质,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  相似文献   

4.
正在批改作文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班里不少同学笔下的"王威"(我们班的一个男孩儿)是个幽默风趣,能说会道的人,可是,"王威"本人的作文却是全班有名的差,因为空洞无物经常被我退回重写。我进一步观察,又发现了一个同样奇怪的现象:班里有不少孩子在课间闲聊时神采飞扬、滔滔不绝,可一到作文时便眉头紧锁、垂头丧气。  相似文献   

5.
一杯黄连水     
周一下午教师例会之后,我急忙到班辅导。推门一看,学生们的表情严肃——原来班主任正在进行一堂"批斗"班会,"批斗"的对象是学生小C……正在尴尬时刻,"铃铃铃——"下课铃声响起,班主任见我已提前到班,只好结束了"批斗",学生们这才如释重负。  相似文献   

6.
周五大课间时间,我们几个老师在办公室里谈论着这次文明班级的评选事宜,忽然门"砰"一声被推开了。初一(2)班的班主任王老师气呼呼地领着他们班的两个学生走了进来,"陈老师,你们班的周凯怎么回事?瞧把我们班的学生给打的,这性质太恶劣了,你得从严处理。"这时我才发现那两个学生鼻子被打出血了,所有老师的目光都投向我,刚才还和别人谈论文明班级,现在……我觉得好没面子。"王老师,"我定了定神说,"不好意思,我不  相似文献   

7.
饭卡“案”     
正今年我接手了一个艺术班,选择进艺术班的学生中不乏艺术专长和成绩优异的学生,但还有一批是选修科目没有拔尖的,有怕小高考过不了四门的,有觉得艺术班管理比普通班要松的,有的感觉自己与大学无缘,来找毕业证的……班级里的学生良莠不齐,所以管理起来非常不容易,"案子"一桩接着又一桩,这里我就讲其中的一个饭卡"案"。周三放学前,小红到办公室找到我,"朱老师,我周末回家的时候,匆匆忙忙把饭卡给弄丢了!"我说:"那快去挂失,周末丢的到现  相似文献   

8.
"后爸",是我在每次中途接班后觉察到的自己的新角色。我是一名小学高年级青年班主任,在从教仅6年的时间里,我已经中途接手了3个班级,五(2)班就是其中一个,而且还是一个"好班"。开学后不久,我发现,"好班"在学习成绩方面很出众,不过学生在打扫班级卫生时互相推脱,报名参加集体活动时消极对待,与流动红旗失之交臂时相互指责……"好班"并没有那么完美。是什么让这些学生如此自我?我决定深入了解这个班级。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春蚕,是蜡烛……"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就应有奉献教育的坚定信念。因为这信念,张莉莉老师忘我地推开了处于危险中的学生;因为这信念,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在三尺讲台前逐渐苍老。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甘愿平凡:孩子们若是春蚕,我愿为他们织一件件金缕衣;若是红烛,请让我点亮你们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一、背景:一个签名和一个新词让两个人的脚步走到一起一位年轻教师的QQ签名"是什么剥夺了我的教育热情和激情?"大胆而明白,直抵我们内心,驱使我们开始叩问自己。是的,"绩效工资"来了,人人都认为教师这下"幸福"了,但这种物质  相似文献   

11.
毛莹莹 《下一代》2014,(1):23-24
正昨天下午第二节课,我端着水盆走出办公室,准备去水房倒水。刚一出门就看见我们班的七八名同学站在三年一班教室的门口,"你们不去上课,站在这儿做什么?"我疑惑地问道,几个女孩红着脸低下头一言不发。这时,站在门边的牛牛气呼呼地转过头对我说:"我们只是想向他们借一下小铁锨,去操场上挖泥土、找春天,可是他们班没有一个人肯把小铁锨借给我们……",还没等他说完,三年一班的教室里响起了一阵高过一阵的"不借,不借,就不借"的喊声。听到这一切,我无奈地笑了笑,用手摸了摸牛牛的  相似文献   

12.
带高一(5)班时,我也算有经验的教师了,可也许是我的文弱样看起来缺乏权威感,面对一个全年级教师都不看好的班,情况显得有些不妙.你看,即便不和名校生源相比,就在这所普通中学,我的这个班,学习可能也是最困难的,有一多半学生的学习状态让我终日操心:近20个"体育特长生",加两个学画画的,还有四五个,据说是好不容易才被学校接收,"算是有了着落"的学生——只要你在学校工作过,就明白我会遇到什么事了.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班,提起她的名字,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我眼中,她是名副其实的武林高手。这不,"武林高手"又在与人过招啦!"站住——"一个倒霉的男生不知怎么惹恼了她。她柳眉一竖,乌黑的眼珠一瞪,"嘿嘿"发出一阵怪笑,使出绝技——"扫  相似文献   

14.
单婷婷 《中国教师》2009,(Z1):371-372
<正>我喜欢蜜蜂,这世间的精灵,一生都在振翅。如果蜜蜂的忙碌是为了催生花朵,叫开春天,那么我想,教师,"叫开"的将是一个个孩子心中的春天。这也是我选择做一名教师,一个班主任的原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班主任的工作总是在匆匆忙忙的每一天  相似文献   

15.
心中总有一种深深的思乡情结,即使在南方都市里有了一份较好的工作,于我而言,我的名字依然叫"游子"。去年我报考了家乡的公办教师职位。笔试、面试、体检等程序繁杂,需多次往返皖粤两地。请假、路费以及将来的收入差距,我都清清楚楚地算过,但我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归。一路顺利过关,最后选择了离家很近的一所农村小学。一所学校,六个年级,六位老师。一个年级仅一个班,每班不足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山区教师,担任一个班的语文课,两个班的科学、体育课教学,兼一个班的班主任.全班50名学生中有30名寄宿生,他们吃住在学校,吃喝拉撒睡都由我负责,我不仅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保姆".  相似文献   

17.
在广大教师的心中,"宽容"二字已似乎成"灵丹妙药",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疑难杂症",只需教师一个和蔼的目光,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鼓励的话语等宽容的举动就能"药到病除"。这样的"教育神话"在我们的耳际比比皆是。这不禁让人疑惑,宽容的功效真的如此神奇吗?在我班有一位外地转来的学生,由于他的年龄偏大,常常欺负别的同学。我曾多次找他推心置腹地谈过话,可是结果都不见起色。一次他借了同学的乒乓球拍,就是不还。当我知道这件事以后,并没责难他,也没有声色俱厉地批评他,而是自己掏钱买了一个乒乓球拍送给他。并且私下里跟他说:"老师知道你爱打乒乓球,这个球拍就送给你了,你也知道一个人要讲诚信,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蛮以为我的一番宽容能让他认识到自己  相似文献   

18.
人们把教师称为"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把教师喻为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如今她却是真实的践行者。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老师的她,毕业后满怀激情从出生地昆明市宜良县来到昭通市巧家县红山中心学校任教,"红山"是一个地名,听起来不错,其实它是巧家县最远的一个乡镇,距离县城189公里,交通闭塞,2008年还没开通客车,号称巧家的"小  相似文献   

19.
正女儿是一个从来都讨厌报班学习的孩子,因此,我们娘俩没少斗气。暑假到来,她却心血来潮地对我说,"妈,给我报个古筝班吧。"难得女儿开口请缨,我乐得消费,干脆利落地带她入班学习。本以为只是一时兴起,谁知她学得认真仔细,一个月不足,就一曲一曲指下开花,如行云流水了。  相似文献   

20.
张立 《班主任》2012,(7):8-11,3
正从走上讲台起,我就开始从事班主任工作,至今已有29个春秋。29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送走了很多学生,现在依然做着一个班的"孩子王"。回顾我的从教生涯,虽然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但我至今无悔当时的选择。因为爱,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因为爱,我把自己的美好年华完完全全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我所热爱的孩子们。下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