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土的基本力学指标,可以确定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侧摩阻力与剪切位移的关系公式,对于理论分析桩的荷载沉降提供一种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对比,分析桩侧阻力、桩端阻力对嵌岩桩的实际竖向承栽力的影响,并列举工程实例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3.
赵向阳  刁莹露  戴国亮  龚维明 《科技通报》2012,28(9):147-150,154
嘉绍通道长山河特大桥位于嘉兴海宁市扬汇桥村,桥长1061 m。桩径1.8 m,桩长92 m,属于超长钻孔灌注桩。为了测定桩身的抗压极限承载力,对试桩采用自平衡测试法进行了静载试验。基于实测数据,对桩总承载力、桩侧摩阻力、桩端承载力、桩身变形、位移以及承载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将桩端承载力实测值和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规范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桩侧摩阻力提供了大部分的承载力;施工工艺对超长桩承载力有很大影响;控制沉降同时也要控制桩身压缩变形。成功地确定了超长钻孔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以及承载力性能,位移特征,可为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桩、带承台单桩的模型试验,分析了侧阻的分布以及侧阻、端阻、荷载与竖向位移的关系;底板土体和桩的荷载分担比变化和侧阻、端阻随荷载水平的发挥程度;并分别比较了单桩、带台单桩之间的侧阻端阻以及侧阻端阻随荷载和竖向位移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模型试验研究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桶基础与经改进后的异形桶基础的应力分布和极限承载力的变化,将所得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异形桶基础的极限承载力较改进前的桶基础的极限承载力提高最大可达68.72%.异形桶基础极限承载力增大的效果受到其自身径高比的影响,最优径高比接近1.125.异形桶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极限位移小于桶基础的极限位移.极限承载力提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帽檐下方的土体为基础提供了类似桩端阻力的支承力.  相似文献   

6.
多支挤扩灌注桩也叫DX桩,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从研究DX桩单桩承受竖向荷载时的轴力以及侧摩阻力沿桩身的分布入手,分析桩顶荷载在各扩径体上的分配以及各扩径体分担荷载的发展过程,并比较了不同桩型轴力特点,揭示了DX桩单桩承载机理,为合理设计该类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沉管灌注筒桩荷载-沉降曲线的拟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双折线荷载传递函数,推导出沉管灌注筒桩(简称筒桩)轴向荷载(Q)-沉降(S)曲线的解析表达式.通过非线性优化算法,拟合实测的Q-S曲线,可得到桩土系统的工程力学参数,并由此计算得到桩身轴力及侧摩阻力分布曲线.对一根筒桩的实测Q-S曲线进行了理论拟合,表明本文公式的有效性.利用本文退化公式,计算沉管灌注桩的Q-S曲线,并与筒桩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目前,由于城市建设的日益扩大,许多建筑物不得不建造在沉降量较大的软弱土层上,当采用桩基础时,就必须要考虑地面下沉对桩基产生的负摩阻力,而负摩阻力的产生,相当于给桩增加了下拉荷载,这对桩基的承载力是不利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有效增减轻负摩阻力的数值呢?本文针对桩穿过几种不同分布的软土层的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3根人工挖孔扩底桩静荷载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扩底直径桩的承载力性状,分析了人工挖孔扩底桩承载力的发挥情况,通过分析表明增加人工挖孔扩底桩的扩底直径有利于提高桩的承载力。但扩底直径越大,桩在相同的归一化应力下的位移越大,扩底直径增大造成了单位端阻力的降低。另外,由于人工挖孔扩底桩桩端清理干净,其发挥桩端承载力所需的位移较小。  相似文献   

10.
以某港口高桩码头典型断面特定的地层条件,土性参数、桩基结构体系为对象,对码头进行了二维有限元数值分析,研究了叉桩角度在0°~20°间变化时,桩端内力在竖向静荷载和水平向地震惯性力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最优的角度变化范围,可为高桩码头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盖挖逆作法施工地下结构,在基础大底板浇捣之前,全部的结构、施工荷载主要靠中间桩柱和地下连续墙来承担。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中间桩柱、墙摩擦力逐步减小,坑底隆起带动墙柱一同向上位移,在向下荷载和向上隆起共同作用下,使立柱竖向下沉或上升,柱之间、柱墙之间差异沉降会导致地下已完工主体结构的内力重分布,严重的会导致结构开裂,对结构造成永久伤害。尤其在天津地质条件下,由于受到多层地下承压水影响,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时类似隆起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盖挖逆作法施工地下结构隆沉规律进行初步分析,对施工过程中监测报警值、安全控制提出个人意见,以供类似工程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风电工程主要位于岸外辐射沙洲海域,对此区域地层中海上升压站高桩承台承载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海上现场钢管桩静载试验结果,建立高桩承台基础ABAQUS数值模型,开展高桩承台基础承载性能数值模拟研究.结果 表明:(1)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的高桩承台桩顶荷载-沉降(Q-s)曲线具有明显的拐点,其极限承载力约为230437 kN.(2)3种不同桩型的钢管桩侧摩阻力随着埋深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桩身侧摩阻力随着埋深的增大迅速增大,然后趋于稳定,最后迅速减小.(3)对比Z1和Z5桩发现,桩径越大,侧摩阻力越大;对比Z5和Z6桩发现直桩的侧摩阻力是斜桩的1.6倍.  相似文献   

13.
锁扣钢管桩具有施工效率高、可回收重复利用等优点,逐渐被用于基坑围护结构中。为探明锁扣钢管桩在基坑支护中的受力和变形特点,开展锁扣钢管桩围护基坑开挖相似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通过对基坑地表沉降以及桩身位移进行监测,发现基坑地表沉降曲线随着开挖深度的变化,呈略微凸起的三角形曲线形式,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沉降量逐渐增大,地表沉降曲线变为下凹的“勺形”变化。随着开挖深度进一步的增加,围护桩水平位移逐渐增大,上部变形在架设支撑后受到限制,后续开挖引起的桩体最大水平位移点随之下移,围护桩变形逐渐变为弓形。锁扣钢管桩在基坑围护中可以起到很好的限制土体水平位移的作用,为锁扣钢管桩在未来基坑支护中的应用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滨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土地资源日趋紧张,而沿海地区有丰富的淤泥资源,吹填淤泥填海造陆已成为沿海城市土地开发的重要手段,采用桩基础是改善其较差工程特性的重要方法,由于吹填场地中土体的欠固结性及建筑荷载作用使得桩基存在负摩阻力,桩—土相互作用分析十分复杂。本文分别采用规范法与有限元法,对考虑桩侧负摩阻力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青岛滨海吹填场地在考虑负摩阻力时单桩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徐立新  王铁儒  杨少华 《科技通报》2006,22(2):237-240,246
对沪杭高速公路粉喷桩试验段桩土表面压力和沉降实测结果作了分析与研究.同时进行了刚性基础下的荷载试验,并与柔性路堤的实测结果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柔性路堤下粉喷桩复合地基为竖向桩体与地基组成的各向异向体,桩与土承受的荷载压力是不均匀的,其沉降是非协调的。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大直径灌注桩应用不断增多,对大直径桩承栽性状的认识逐步深入.就桩侧阻力的发挥性状而言,大量测试结果表明,发挥侧阻所需要相对位移并非定值,而与桩径大小、施工工艺、土层性质与分布位置有关.不过,大量常规直径桩的测试结果表明,发挥侧阻力所需相对位移-般不超过10mm,且先于端阻发挥出来,因此对于常规直径桩,认为发挥桩侧阻力所需相对位移趋于定值的结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也不会有很大的误差.当桩侧土中最大剪应力发挥到极限时,即开始出现塑性滑移.但该滑移面往往不是发生在桩土界面,而是出现在紧靠桩表面的土体中.这是由于成桩过程形成一紧贴于桩身的硬壳层.对于饱和粘性土中的打入式预制桩,桩土界面的挤压应力最大,超孔隙水压力也最大,在桩土界面上形成一"水膜".该水膜不仅起到降低沉桩贯入阻力的作用,而且有加速桩表面土固结的作用,经静置固结,形成一紧贴于桩表面的硬壳层.剪切滑移面发生于硬壳外侧,相当于增大了有效桩径,总侧阻力因此提高.  相似文献   

17.
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相互作用对桩的承载力的影响较为复杂,在桩基础设计中通常不考虑二者的共同作用,分别确定桩的竖向和水平承载力,不能完全反映桩的真实受力状况。通过现场试验,对预先施加竖向荷载的静钻根植桩再施加往复循环水平荷载,并结合单向多循环水平静载试验及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研究复合荷载作用下该桩的水平承载特性,结果表明预先施加的竖向荷载有利于提高静钻根植桩的水平承载力,当竖向荷载接近最佳竖向荷载时水平承载力的提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当场地土质很差,不能作为天然地基或上部荷载太大,无法采用天然地基或要严格控制建筑不同部位的沉降时,常用桩基础解决这些问题。若考虑桩穿越软弱土层时能加固天然地基,则桩构成人工地基(如灰土、砂石等挤土桩);若考虑通过桩将上部结构荷重传给坚硬土层,则桩成为深基础。所以,桩在地基土中的工作机制是非常复杂的。桩按承载性质分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按所用材料分混凝土桩、钢桩和组合材料(闭口钢管内填素混凝土)桩;按成桩方法分挤土桩(如打入预制桩)、非挤土桩(如灌注桩)、部分挤土桩(如打入式敞口桩);按受力条件分竖向抗压桩、竖向抗拔桩、横向受荷桩、组合受荷桩。本文主要介绍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施工的质量通病。  相似文献   

19.
吊车引起的循环荷载受外界影响较为明显,且循环幅值比较大。论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静力和循环荷载条件下桩身应力应变的传递特性,研究了当桩周填土分别为黄土和饱和黄土时不同循环荷载幅值对单桩承载性特性影响。最后得出了循环荷载作用下单桩沉降的变化规律,饱和黄土中单桩承载力特性。  相似文献   

20.
孟伟华 《今日科苑》2009,(9):145-146
本文提出了大直径现浇混凝土薄壁筒桩的沉降计算方法,在比较了规范推荐的应力扩散法和等效实体法之后,应用弹性力学Geddes解和Boussinesq解求解路堤荷载作用下筒桩地基的附加应力,再利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其沉降,并与实际观测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