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有一位青年教师教《长方形的认识》。教师说:“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长方形。你们看,这个黑板是一个长方形。那末,教室的地面呢。教室顶上的天花板呢?”学生回答都是长方形。这样,教师就以为学生知道什么是长方形了,接下来,布置学生看课本、读结语、做题目……剩下最后一点教学时间,教师进行小结性提问:“什么叫做长方形?”结果学生仍然回答:黑板面是长方形,地板面是长方形,天花板也是长方形。  相似文献   

2.
刘烁 《贵州教育》2012,(18):32-33
《认识角》是苏教版《数学》第四册第七单元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可分为2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时为第1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一些常见多边形的基础上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三年级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作准备;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进一步认识角、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积累感性经验。  相似文献   

3.
指导思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直观,分层次地突出长方形的本质因素,把观察、操作、思维揉和在一起,在看、说、数、量、比、折上下功夫。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的思维。教学过程一、初步观察 1.看:教师拿出长方形(包括正方形)教具,让学生看一看,指出这些图形就是长方形。 2.说:教师指着教具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过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黑板面、书面、课桌面、方桌面、火柴盒面等) 3.数:要求学生指着教具数  相似文献   

4.
一堂新课,成功的导入能起 到温故知新,激发学生注意,扣动 学生心弦,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 动性的作用。现将“大于号和小于 号”认识一课的五种导入方法简 介如下: 一、直观引进 教师取出4块长方形纸片,贴放在黑板上(左边2块、右边2块)问:“左边长方形纸片有几块?右边的长方形有几块?用什么符号表示2和2相等?”根据学生回答,黑板上出现2=2(符号是用两根红色  相似文献   

5.
三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周长的概念,进行周长的计算,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蔌得稳固的表象支柱,清晰的概念和合理的方法,才能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在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直观到位,才能水到渠成。1.直观感知,形成概念。教师出示一个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复习有关特征后,以绳绕长方形一周并贴在黑板上: 再拿出一块长方形黑板,假设它是一长方形探场,让一名学生从四边的某一顶点出发“走”一圈(用教鞭示意)。然后教师帮学生概括,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最后同桌的学生为一组,用带  相似文献   

6.
一、注重方法恰当,适时引入概念 1.从实例引入概念.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所熟悉的事物,从具体的感知引出概念.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讲授的方法必须从社会实践出发,坚持直观的原则,要尽可能地使抽象的数学概念用学生所接触过的、恰当的实例进行引入.例如,在学习长方形之前,学生已初步地接触了直线、线段和角,为学习长方形打下了基础.教学时教帅利用桌面、书面、黑板面等计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抽象出几何图形,从中总结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都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使学生形成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长方形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笔者听了几节使用旧教材的研讨课,觉得新理念并不凸显,不禁深思:面对新理念,手执旧教材,如何让旧教材也亮起新风采呢?下面,以几个教学片断谈谈自己的见解。案例一“: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课始,教师用课件出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半圆、圆等图形。师:哪些图形有尖尖的角?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尖尖的角。(教师拿起三角板,用手比划一下,说这就是“角”)师:请你拿出三角板,指一指角在哪里?(学生各自拿起三角板,有的手指向顶点,有的手指向边)教师把三角板按在黑板上,沿着三角板的边画出一个角。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角。思考:学生…  相似文献   

8.
《角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第一学段传统的几何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几何形体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课例有不少,自己以前也上过这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8~60页。【学情分析】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教学中学生有两个可灵活迁移的基础:一是基于经验的认识。即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识别及二年级下册《认识角》,决定了他们对图形的直观感受。他们会从边和角两方面来猜测图形的特征,如这两种图形都有四个直角,长方形上下边或左右边  相似文献   

10.
一、新授课中重视培养思维的表象性教学中,教师只有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序地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就可以达到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教学长方形的概念时,通过让学生观察课桌面、黑板面、书本面等,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再让学生数一数图形的边、角,量一量四条边,比一比四个角。通过分析、比较作出判断,进而综合、概括出长方形的特征,抽象出长方形的本质属性:“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确形成长方形的初步概念,培养了思维的表象性。  二、练习中注重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长方形和正方形”安排在小学几何知识的开头。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本单元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从直观入手,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想、画、量、算中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知识。 本单元教材的内容包括三小节:直线和线段,角;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比较、归纳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2 通过“推一推”“拉一拉”活动 ,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一、导课同学们 ,你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出示长、正方形卡纸 ,问 :“这是什么形状的?”边贴在黑板上。提问 :“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有四条边和四个角)除了这些特点外 ,还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板书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二、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一、如何从生活经验中引入数学知识《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教师直入主题,然后启发学生:“同学们,你们认识角吗?”学生纷纷举手,列举出生活中许许多多的角:牛角、羊角、鹿角、三角形的“角”……接着教师提问:“谁来说一说生活中的这些角是怎样的?”学生各抒己见,好不热闹。然后,教师郑重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数学中的角,它怪怪的,与我们生活中的角不同。谁能说说数学中的角是怎样的呢?”学生七嘴八舌议论一番。接着,教师用投影仪出示,质疑:“你们看一看这个长方形,它有几个角呢?”学生一脸茫然:“没有角。…  相似文献   

14.
《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教学设计严顺珍,王玲,黄明芬本单元教学内容分四大部分(直线和线段、角、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及其周长的计算),共计12课时。一、总体目标说明本单元教学强调运用直观手段,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建立起相关概...  相似文献   

15.
<正>【课前思考】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三个课时,是在认识角以及了解锐角、直角、钝角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二年级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直观的认识,如何引导学生尝试探索、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这节课的重点。特征的理解是抽象的,笔者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去探索、建构,用自然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一、复习:1.口算:①8加6得多少?再加8呢?再加6呢?②14加9,和是多少?又加14,和是多少?再加9,和是多少?教师将一长方形和一任意四边形贴在黑板上,指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这是长方形。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教师再指任意四边形问:这个图形也有四条边,也有四个角,能不能说它也是长方形呢?学生:它有四条边,但是对边不相等,它有四个角,但四个角不都是直角,所以不能说它是长方形。  相似文献   

17.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教学目标可作以下描述:一、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二、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达标的教学过程可分三个阶段来完成。 一、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导入新课。上课开始,教师启发学生回忆,见过的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正方形?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教具,引导他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这两种平面图形.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研究长方形、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再通过推一推、拉一拉等简便易行的操作,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学生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铺垫.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形状和名称.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看看他是谁?(播放课件)大声喊出它的名字。生:长方形。师:对了,就是长方形,你们在哪儿见过长方形?学生举例:书的封面,黑板的面……师:看来长方形就在我们的身边,今天我们将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板书课题:长方形)[评析:利用多媒体把一个长方形制成了卡通人物模样,形象生动、亲切自然,激发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