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过程中,毛泽东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勇气,敢于直面党内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他强调通过严肃有效的党内思想教育,坚定党员理想信念;通过积极的党内斗争,解决党内矛盾;通过开展党内批评,克服各种错误思想倾向,实现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保持党的纯洁,巩固党的团结,形成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虽然没有提出“自我革命”的概念,但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思想的奠基人。在党领导人民进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重温和高度肯定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思想和传统,强调我们共产党人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学习研究毛泽东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对切实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实现兴党强党目标,把党建设成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带领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也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毛泽东同志和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教育传统,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马列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一系列独特性的教育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并在指导中国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系统的教育思想,即毛泽东教育思想。毛泽东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实践中获得了巨大成…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总是把文化教育工作摆在很重要的位置。毛泽东同志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十分重视和关心文化教育事业。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很注重文化教育的改革和建设,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对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今天,在全国人民响应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号召,努力行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在全国人民隆重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九十周年的时候,我们重温毛泽东同志几十年前关于根据地文化教育工作的论述,回顾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光辉业绩,倍感亲切。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最灿烂光辉的核心内容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确立发展而日臻成熟的。 毛泽东教育思想理论,源于其早期的教育实践,只是零散可见,并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论述。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期间。他号召青年与工农相结合,并深入工厂农村宣传革命,改革学校的组织领导工作,重视学生时事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改革了教学组织形式和内容。在广州和武昌主持农讲所,明确提出农讲所的宗旨是:“教育为党的中心服务,为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服务”。毛泽东看到了文化教育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因此在早期的革命实践中,便注重提高群众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诸如上述,是毛泽东教育思想早期萌芽的实例,为毛泽东教育思想科学体系的最终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建党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毛泽东建党思想是在中国工业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功地指导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为国际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提供了新鲜经验。周恩来自投身革命运动开始,就积极从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工作,他在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是我们党实现正确决策和正确领导的科学指南。毛泽东同志从他投身中国革命事业的第一天起,就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对中国社会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同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等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他在几十年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不仅亲自深入实际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而且以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依据,对调查研究思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教育理论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中 ,都非常注重把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走中国式的教育道路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教育思想 ,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一、教育地位 :从“重要战线”到“关键环节”和“优先发展”毛泽东在论述文化教育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作用时指出 :“学校教育 ,文学艺术都是意识形态 ,都是上层建筑” ,“在革命前 ,是革命的思想准备 ;在革命中 ,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的和重要的战线”。由于毛泽东的教育实践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有没有美学思想呢?回答是肯定的。毛泽东对自然美和社会美都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但他审美的注意中心却放在文艺上,这不仅因为他深知优秀的文艺作品的价值,而且因为他了解革命文艺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斗争中,是一种“有力的武器”,起着别的“武器”所不能代替的作用。所以,他十分赞同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一文中的观点,把革命文艺看作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整个革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关于教育的论述,是他留给我们的重要思想遗产之一。加强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过去、现在和今后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作为党和国家的领袖,毛泽东非常关心、非常重视教育事业。他不但亲身参加过教育实践,而且十分重视教育思想建设。他青年时代从事过教育工作,曾是一个“教育救国”论者,以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对旧教育的弊病进行了抨击。1921年他参加党的一大后回到湖南,先后创办了韶山农民夜校、湖南自修大学、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等,把这些新型学校作为培养工农群众、革命青年和革命干部的阵地。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他倡导教育要培养革命干部,并为提高工农兵的政治文化水平服务。此后,他为我们党在各个历史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开展调查研究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其调查研究思想为解决中国革命、建设问题,推进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内涵丰富、体系严密,是实现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问题的重要法宝,是制定正确方针政策的科学依据,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是完成党的工作任务的科学方法。新时代发扬毛泽东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有利于践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利于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利于推进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有利于弘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11.
介绍并研究了毛泽东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对辛亥革命的阐释,认为这是毛泽东思想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时期的观点正是对早期共产党人辛亥革命观的扬弃。这一扬弃,不仅反映了毛泽东辛亥革命观的渊源流变及背后蕴含的时代背景,见证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理论探索中的突出贡献,亦充分验证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中国文论史上,毛泽东的身份首先是一个政治家,其次才是一个文艺理论家。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的文艺批评思想往往立足于政治的视域,在这种视域中,文艺工作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实现革命理想的"文武结合"的斗争方法之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毛泽东的文艺批评思想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对20世纪中国文论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安浩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2):16-18,90
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不仅对苏联共产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且对中国共产党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影响主要有:促使中国共产党开始反思照搬照抄苏联模式,认识到个人突出和个人崇拜的危害,引出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思考,同时也为"文革"后中共中央和邓小平如何评价毛泽东提供了经验教训。消极影响是促使毛泽东形成防修反修的思想,从而进一步导致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他建设一个战斗力很强的党的过程中,培育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政党意识。探析毛泽东革命政党意识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深入剖析其成熟的标志即他在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和结论,可以把毛泽东的政党意识的内容概括为阶级意识、组织意识、先进意识、自主意识、斗争意识、领导意识、服务意识、忧患意识等。新时期,政党意识问题凸显,加强政党意识修养迫在眉睫,毛泽东的革命政党意识对培育当代中国共产党员的政党意识仍然可以起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种意识",是对毛泽东的政党意识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生产力思想中的积极视界为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毛泽东生产力思想中的某些误区却使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无法摆脱"左"的束缚。一方面,毛泽东充分肯定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革命性作用,深切地把握了生产力系统构成要素。另一方面,毛泽东又夸大了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以及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人即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毛泽东生产力思想内容丰富,毛泽东既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又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于生产力认识上的积极视界和误区,凸显了毛泽东生产力思想的悖论。  相似文献   

16.
胡乔木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是一位学者型领导,被公认为“党内第一支笔”。20世纪40年代在延安时期,他曾主编过初中语文教材《中等国文》。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党中央和毛泽东指定,他担任中央语文教学问题委员会主任、中央汉字问题委员会主任。他努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精神,卓有成效地领导了语文教学改革和文字改革工作,尤其是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为新中国的语文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并逐步形成了他的语文教育思想。胡乔木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一是关乎国家政治的语言文字观,二是“文道统一”的语文教育观,三是注重实用的语文教材观,四是科学系统的作文教学观。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否“染有民粹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粹主义是一种极富空想色彩的社会思潮。自胡绳先生提出:“毛泽东染有民粹主义色彩”这一论点以来,既得到了理论界部分人的支持,又爱到了理论界部分人的尖锐批驳。只有通过对民粹主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及对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思想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思想的正确认识,才能对毛泽东是否染有民粹主义的问题进行科学的界定。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如何使之在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尤其使其可持续发展理论进一步与法治发展相结合更快更好的使我国的民主法治环境上升到新的高度,是我们现阶段应当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于建国初期的毛泽东来说,"党的官僚化和知识分子的贵族化"是后革命中国的最大焦虑。在毛泽东无产阶级"继续革命"的理论视野中,王蒙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及其所引起的论争,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这种后革命时代的政治焦虑。一方面,小说以"反官僚主义"的艺术姿态触动了当时人们敏感的政治神经,与毛泽东建国以来"反官僚主义"的思想脉络形成契合。另一方面,王蒙的小说原意对"小资产阶级狂热"也有着自觉的拒斥。这一"革命"的文本招致"反右"批判的命运,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小说的改写、批评生态及"反右扩大化"等诸多历史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而又曲折的探索:青年毛泽东创建新村计划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荫芽;而从革命战争年代提倡、追求的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渐渐转向实行社会主义,则体现了理论上的升华;而从"大跃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则使这种探索陷入了历史的迷雾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