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老社会化与老年护理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生发  吴清爱 《大众科技》2007,(10):177-177,164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培养大批专业护理人才.目前老年护理教育存在诸多不足,如老年护理课程教育缺乏;相当数量的护理教师和临床带教老师未经正规的老年护理培训;老年护理实习场所仍以医院为主;重护理理论,轻护理实践等,亟待进行改革.以养老机构和社区为依托,建立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实习基地,改进老年护理实习的带教模式,提高护生的实践能力是改革的重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培养大批专业护理人才。目前老年护理教育存在诸多不足,如老年护理课程教育缺乏;相当数量的护理教师和临床带教老师未经正规的老年护理培训;老年护理实习场所仍以医院为主;重护理理论,轻护理实践等,亟待进行改革。以养老机构和社区为依托,建立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实习基地,改进老年护理实习的带教模式,提高护生的实践能力是改革的重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民办养老机构在解决当前城市老年人口养老问题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力量同时,民办养老机构的服务品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指出,民办养老机构服务中普遍存在的老年社会工作职能缺失的问题,使民办养老机构在老人的“入住评估”、“生活质量干预”和护工的“工作压力与负面情绪疏导”方面不能有效提供服务,从而导致不能提供个性需求有效照护,使老人生活质量满意度不高,造成护工人员的频繁流失。本文认为民办养老机构的这一普遍问题成因一是护工紧缺,投资者与管理者暂时以身体护理效果为唯一的效益追求;二是投资者和管理者以节约成本为出发点,节省雇佣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开支;三是管理人员对社会工作知识与理念的“文盲化”,使老年社会工作职能缺失。笔者认为老年社会工作职能缺失将成为制约民办养老机构服务品质提升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我国老龄化问题愈来愈严峻,养老机构的需求多样化,目前的养老机构需要改革。因此分析了养老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养老机构改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养老问题受到各界人士以及政府的高度关注。截止到2017年,河北省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45.95万人,占总人口的11.25%。由于人们的生活工作习惯和观念的改变,传统的养老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人们对机构养老的认可度日益提高。为了使养老机构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养老机构的品牌建设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本文通过对保定地区现有养老机构的实地调研,提出保定养老机构品牌建设具体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模式是缓解我国严峻的养老压力,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新型养老模式。在该模式下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章首先介绍了“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模式下的老年护理人才需求,然后分析了该模式下护理(老年方向)专业课程体系现状,接下来阐述了该模式下护理(老年方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意义,最后探析了护理(老年方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7.
周颖  陈丽娜  姜宇 《科技风》2023,(29):29-3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促使社会对具有老年护理专科能力的护理人才需求急剧增加。我国老年护理发展缓慢且老年护理专业护士的培养教育体系不完善,老年护理培训工作存在培养方法、培训课程、评价体系尚未统一的问题。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基于医联体工作,结合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人才需求,满足养老市场需要开设无锡市首届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培训班,设置系统培训课程,开展多元化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学员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苏州老年人口与养老机构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了一些问题与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对养老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海南省为例,介绍了“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有所养"和"住有所居"成为了当今社会一个严峻的挑战和难题。养老机构作为实现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有效方式之一,逐步受到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太原市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太原市民营养老机构存在融资难、设施不完善、政策落实不足及人才缺乏的问题,提出了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村老年妇女是一个"弱中之弱"的群体。解决农村老年妇女的养老问题是解决老龄社会问题的关键所在。弘扬孝文化有利于完善个人养老、家庭养老、社区集体养老与社会养老保障相结合的多元化养老体系。以湖北省为例,介绍了老龄化背景下农村老年妇女的养老模式,当前养老现状凸显孝文化在养老功能中的弱化。最后,立足于弘扬孝文化,提出建立多元化的农村老年妇女养老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农村的经济状况等方面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而随着农村人口大幅度的向城市进军,农村的家庭结构以及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也就给养老带来了较多的问题。机构养老指的是以老年公寓、敬老院等养老机构为载体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的养老方式,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农村老人自理问题的突出等方面的因素,极大的促进了农村机构养老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农村机构养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创造性的解决对策,希望为农村机构养老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引起的养老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养老产业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期刊、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养老产业研究领域有养老产业、老龄产业、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业、养老地产、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和老年人口等8个热点问题,探讨养老产业的时间演化现象及新的研究趋势。结果表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迫切需要各研究机构和学者之间有计划有侧重地加强合作研究,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14.
徐建国  王杰  司春莉 《金秋科苑》2013,(14):119-119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脚步的加快,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显现,传统养老模式受到了家庭结构变化的冲击。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机构养老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老年公寓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廊坊老年公寓的现状进行调研,探讨了老年公寓存在的问题,并为该养老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己实施了不同类别的养老模式,然而相较于西方一些国家的养老经验与执行,我国在养老服务业的整体发展上仍然有明显不足。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与医学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加剧,其中又因老年人属慢性病患者的主要人群,以及由子女服侍老人观念的根深蒂固,老年人对居家养老需求也正在逐年递升。并且,在"养"的同时,更为重视对老年群体的"医"。但因社区医疗资源的匮乏或是配置不符合常理,大部分的国内社区养老机构普遍沿用的是"医养分离"的养老模式,这也从某方面加剧了老年人和社区服务间的矛盾。对先行的"互联网+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体系实施观测,提出"互联网+养老"的社区居家养老基本概念,并进一步分析目前我国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用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养老服务机构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采取观察、访谈、查阅资料、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武汉市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旨在促进武汉市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目前武汉市养老机构存在着基础设施差、服务水平低、收费偏高等问题,提出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提高进入门槛、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及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服务队伍专业化。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当前养老机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依托"互联网+"数据平台进行分析和管理,同时实施"医养结合+社工介入"的融合服务方案,构建了失智老人新型机构养老服务模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养老机构的不足,以满足养老机构中失智老人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8.
张婉璐  曹雅琪 《科技风》2013,(12):272-273
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央政府提出"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资金保障与服务提供相匹配,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互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文章通过对石家庄市各种养老模式的具体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养老服务创新案例,提出了关于养老服务事业建设的若干建议并大胆提出对未来石家庄养老服务事业的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的现状以及分析养老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入访谈法对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及未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并了解养老机构的建设情况。结果:养老机构能够基本满足老人生活照料上的需要,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医疗需求高,但是医疗卫生服务相对薄弱。结论:养老机构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去完善其服务功能和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
面对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老年保障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机构,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分担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然而,事实证明,这些国家或机构所作的努力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家庭养老的传统功能无法被完全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