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生活是什么?有人说是"活着";有人说是"一种生活的方式";百度上说"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陶行知说"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2.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化的集中体现,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所在。让课堂"活"起来,就是让每个学生学得主动、轻松、愉快,就是变"苦学"为"乐学";就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3.
正(一)"蟹老板"实名解飞,气质独特,走到哪里都自带一种神奇的气场,真可谓我班的"俗世奇人"。他的声音很好听,说起话来字正腔圆,但语气却总是让人忍俊不禁,总有种"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感觉——说他在开玩笑吧,他的表情那么严肃,你都不好意思笑;说他在很认真地对你说事儿吧,他的语气满满的都是戏谑,你又忍不住不笑……  相似文献   

4.
正顾家的男人受欢迎,在动物中也是如此。英国赫尔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在哺乳动物中,雄性越"顾家",雌性的生育率越高。无论人还是其他哺乳动物,养育后代都是一件大事。科学家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所有雌性哺乳动物都会投入大量精力;雄性则通过直接或间接为雌性和后代提供食物的方式为养育后代做贡献。然而,如此"顾家"的雄性哺乳动物只有10%左右。因为对雄性而言,提供照顾可能意味着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你是第一次认识安徽省广德中学高二学生赵晨宇,一定会为他的"古怪"行为侧目:做课间操时,由于他特别认真,每一个动作都力争做到标准,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在他的课桌上,总是堆积着一些工具和让人"看不懂"的手工模型;平常的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只要你和他探讨学习上的问题,他瞬间就变得滔滔不绝……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我觉得他说的就是我们说得太多做得太少的简单的两个字——尊重。  相似文献   

7.
千年以后人类的相貌会变得啥样?有的科学家说由于体力活动的减少,人类将变得越来越丑,长成一个站立的"大青蛙";而有的科学家却说由于营养和各色人种的通婚,1000年后人人都将是帅哥和靓妹……  相似文献   

8.
如何增进与朋友之间的友谊?多多了解吗?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事实上,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方法,就是与他或她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了解得太多,包括对自己的亲人也是这样。在人际关系上,"距离产生美"可谓是永恒的真理,因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了解得太多,反而会对他产生反感。  相似文献   

9.
正他姓颜,是学生眼中可爱的"颜色老师";他看起来很严厉,其实待学生如家人一般;他是一名老师,更是一个引领学生走入科技创新世界的大哥哥。他就是南京市溧水区洪蓝中心小学科技辅导员颜志明。在科技课堂内外,他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攻克一个个创新难关,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指导的学生论文"讨厌的苍蝇为什么老是搓脚"、"双黄蛋能孵出双胞胎小鸡吗"、"洪蓝中心小学学生视力调查"等横空出世,其中"有关溧水县城夜宵摊点与环境污染状况之间关系的研究"、"洪蓝中心小学学生视力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0.
正爱马仕集团的创建人蒂埃利·爱马仕出生在法国巴黎郊区一个农民家庭,虽然家境贫寒,父亲仍举债坚持供他上学。爱马仕大学毕业后没有去找工作,整天钻在自家马圈里鼓捣着什么。父亲得知儿子是在琢磨如何制造马项圈时,责问他说:"一个马项圈能卖多少钱,难道这就是你的理想吗?"爱马仕坚定地对父亲说:"我会用事实证明给你看,马项圈的效应到底有多大!"  相似文献   

11.
知道霍金的人"因为知道而想知道的更多";不知道霍金的人"因为不知道而急于马上知道"。他是普通的人类,却更是人类中的"灵异类"——他那颗充分发达的大脑加上一具迅速衰败的躯体,恰恰符合了人类对那种叫做科学家的"异类同胞"的想象……  相似文献   

12.
青方 《科学与生活》2009,(4):127-127
<正>古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是人才培养不易,但从"医海寻奇"的角度看,"树人"也许真是百年才得一见。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德第就是这样一位引起世界关注的"树人"。他从少年时候开始,手脚的皮肤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3.
李如燕 《知识窗》2011,(5X):1-1
<正>著名哲学大师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和技能的堆积。教育就是要教学生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自古以来,很多大师、名家都对教育下过定义。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校所教的东西都忘记了,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全国十佳班主任段惠民老师对教育的理解是:"教就是教做人,育就是育心灵。"与此观点不谋而合的是,北京大学学者蒋梦麟先生曾说  相似文献   

14.
<正>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一是他们的见识或读的书特别多,二是他们对知识钻研得非常深。他们之所以能在某些领域取得成就,常常在于曾下过一番常人不及的"笨"功夫。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他说:"我的读书方法是极陈旧、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就是抄录或记笔记。"他进而解释说,但凡一个大学者,在平日用功  相似文献   

15.
一个能思考的人,是力量无边的人;他不仅善于奇思妙想,而且力求将理论付诸实验,在光学光子研究的道路上,他注定成就今天的不凡,注定开创明天的灿烂。——2011年《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授予刘大禾的颁奖词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  相似文献   

16.
<正>田雨侬,也就是阿田,是我的铁哥们儿。不过,在我看来,他实实在在是一个"怪人"。阿田之第一"怪"——贫穷。像我们这些中学生,身上几乎都有几十或者几百块钱,无论是零花钱还是压岁钱都塞满  相似文献   

17.
刷刷姐姐:土豆,你今天看见"麻杆儿"了吗? 土豆哥哥:麻杆儿?麻杆儿是谁呀,我不认识. 刷刷姐姐:他是三班的小路呀!因为长得瘦瘦的,所以大家都叫他"麻杆". 土豆哥哥:这么叫人家多不好呀! "麻杆儿",真名叫李小路,一米七的个子,体重只有35千克,于是他得到两个外号--"麻杆""排骨队长",而"肇事者"就是他的同学汪洋!汪洋特别喜欢给老师和同学起外号:校长肚子大,他称之为"移动啤酒桶";数学老师近视比较严重,眼镜上一圈圈的,他称之为"酒瓶底";女生小丽稍微有点胖,这一天穿了条裙子,中间系腰带,他便大喊"葫芦娃",害得小丽从此再不敢穿裙子了.  相似文献   

18.
傲慢与偏见     
所谓傲慢,就是女人说"我们是好听众",男人则说"我们有进取心";日本人说"我们讲礼貌",中国人则说"我们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而美国人则喜孜孜地到处讲"我们最擅长运动,不信你看迈克尔·乔丹".  相似文献   

19.
张欣 《科学中国人》2012,(19):52-53
"在跟他学习的千余农民眼中,是个不断创造奇迹的科学家!"浙江日报这样评论。"一个把中国的农业科技至少提早了10年的人。"中国农科院教授李虎山说。"我也要和师傅一样,做一个不背锄头的农民。"他的学生刘洪宇说。"给我3亩土地,就可以为5万人提供食物。"他自己这样说。他就是浙江省丽水市农科院农业智能化快繁中心主任徐伟忠。他没有很高的学历,但发明的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是(光自养)微繁技术的发展,是世界植物育苗技术的一次革命;他不是学科  相似文献   

20.
<正>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珍宝,那就是知识,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罪恶,那就是无知。"这是对知识的一种评价,也有人说:"口袋里有钱不如脑袋里有知识",这是对知识的认可,同时也说明了知识的重要性。所以我必须求知,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