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讨论传统文献计量学和基于社交网络数据的Altmetrics相结合的科技期刊评价方法,从传统引文库和社交网 络媒体中通过API 的方式,利用唯一标识符或文本串对应等方法识别文献实体,对科技期刊的网络影响力、声誉等属性 进行评价,并以Scientometrics为样本期刊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针对Altmetrics应用于期刊评价时对于区分对待不同社交 网站的数据、增加对评价时间的阶段分析、识别文献关注度的操纵行为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期刊影响力评价是科学计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应用领域,对于优化期刊质量、促进科学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综述国内外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从传统指标、影响因子系列评价指标、H指数以及衍生指标、类PageRank及其衍生指标、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基于社交媒体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以及跨学科期刊评价方法出发,总结现有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的特征及其不足之处。[结果/结论]现有评价指标融合度较差,较少考虑引文偏态与自引问题,且新兴的基于社交媒体的评价方法可行性有待商榷。未来应重视深度融合评价指标,引文偏态改进方法多样化,社交媒体期刊评价方法规范化以及跨领域期刊评价方法体系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交媒体发展,编辑工作面临挑战和机遇。社交媒体编辑岗位的出现,编辑力的内涵也有所革新,基于大数据分析、全媒体到达的编辑"新四力"判断力、决断力与发现力、呈现力,可通过传统编辑工作与社交媒体操作实现对接。  相似文献   

4.
客观上,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投稿时,系统考虑期刊吸引力情况,包括期刊声望、期刊服务(投稿服务、审稿服务、出版周期、用稿机制、读者群);主观上依赖于学术期刊编辑团队主体性的发挥程度,包括主编、编委与编辑的主体性,并例举国内外顶级期刊案例进行辅助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随着社交媒体和电子出版平台的兴起,利用期刊在Twitter上的关注度来评价期刊能够对传统的期刊评价方式进行补充,发现该指标与传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并以期最终构建合理的期刊社交网络影响力评价指标。[方法/过程] 根据《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的社会科学版,选取国际图书情报学领域影响因子前30位的期刊作为该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为了研究altmetrics指标与传统的基于引文的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利用Spearman非参数相关性分析对期刊Twitter提及频次与8个传统指标(总被引数、影响因子、5年期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论文数、引文半衰期、特征因子和论文影响分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统计结果显示,JASIST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和Scientometrics是本领域中在Twitter上受关注度最高的期刊。期刊Twitter提及频次仅与期刊特征因子间存在中等的显著相关性,与其他指标间存在较弱的相关性。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其他期刊,在Twitter上设有官方账号的期刊明显得到更高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科技论文外流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陶范 《编辑学报》2007,19(4):253-255
我国科技论文外流是学术评价的导向效应、SCI期刊吸引投稿的马太效应、我国期刊质量欠佳的离心效应、组稿和审稿不力的编辑效应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提高刊物质量、重构评价指标、提高服务水平以缓解论文外流,也应从学术交流的科学本位理性看待论文外流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 174-2019),编辑学术不端主要包括以下七种行为。1.违背学术和伦理标准提出编辑意见:基于非学术标准、超出期刊范围和宗旨提出编辑意见;无视或有意忽视期刊论文相关伦理要求提出编辑意见。2.违反利益冲突规定:隐瞒与投稿作者的利益关系,或者故意选择与投稿作者有利益关系的审稿专家。  相似文献   

8.
闫娟  李鹏  魏杰  杨云华 《编辑学报》2013,25(2):115-117
在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中检索2001—2010年关于期刊编辑工作方面的被引文献1万2 852篇。其中:被引1次者5 494篇,占42.4%;被引5次以上者2 499篇,占19.4%。基本符合"二八定律"。前50篇高被引论文有38篇发表在《编辑学报》上,占76%。高被引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主要有论文参考文献、编辑素质、影响因子、审稿、期刊评价、期刊国际化、开放存取(OA)、被引分析、期刊品牌打造和发表时滞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提出用“社交媒体计量学”这一术语概括以社交媒体信息为逻辑起点的系列计量研究的构想,并论述在Altmetrics逐渐发展成熟的背景下提出社交媒体计量学的必要性。[方法/过程]梳理社交媒体的定义、特点和类型,介绍Altmetrics诞生前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术语概念,界定社交媒体计量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同时分析比较社交媒体计量学与Altmetrics之间的相互关系,分别从对Altmetrics和对计量学科整体发展作用的角度论证用“社交媒体计量学”这一术语概括以社交媒体信息为逻辑起点的系列计量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合理性。[结果/结论 ]社交媒体计量学是在以社交媒体为场景的网络环境下呼之欲出的计量学分支学科,它围绕社交媒体这一新的信息载体,研究社交媒体用户之间及其与科学信息的交互特征与规律,从而提炼社交媒体信息的科学价值。这一术语的提出能够为社交媒体相关计量研究尤其是国内研究开辟新的研究思路,从而促进学科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有的学术期刊评价缺乏同时对期刊影响力与期刊知识扩散能力的评价,为此本文构建了学术期刊影响深度与影响宽度的评价框架,并提出期刊综合影响指数的概念:采用被引频次、影响因子、h指数评价期刊影响深度,采用扩散因子、新扩散因子评价期刊影响宽度,通过期刊影响宽度与影响深度计算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利用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CNKI)的引文数据,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SSCI期刊的研究表明:期刊影响深度、期刊影响宽度、期刊综合影响指数均服从正态分布,统计指标特征相近;期刊综合影响指数与评价指标正相关,说明该指标评价是稳健的;期刊综合影响指数与自引率、载文量无关,可以防止指标人为操纵。表5。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