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译书事略》以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译、刊的西学书籍为对象,基于西方学科化原则进行分类,是我国西书独立编目的前驱,也是我国近代书目分类的创始之作。而姚名达基于民族主义立场的近代书目史书写,掩盖了其导夫先路的历史地位。《译书事略》所收西书包括中国人的汉文西学文献,并非蔡元培所云“译书之目”;该目据实而录,形成客观的书目清单,亦不具备蔡元培所云“ 导读” 的性质。《西学书目表》以降的西学书目虽承绪《译书事略》,但又因秉持中国传统书目的导读旨趣而另有精进。表4。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2.
1980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系由谭汝谦博士主编,日本学者实藤惠秀监修的一部大型的综合性目录.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往虽有千年历史,但却没有一部综合性的书目产生,该书目的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的结晶.《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收录了自1883年至1978年中国译日文书约六千种,内容之丰富翔实是其他书目无可替代的.近年笔者因参与《中国古籍总目·西学部》的编辑工作,在翻检大量书目和图书中发现该书目颇有疏漏,为使其臻于完善,兹以订正和增补两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日本书目志》康有为在1896年(38岁)所编《日本书目志》又是一种别开生面的译书目录,即它是介绍尚未译出的外国图书,鼓吹提倡汉译的书目。《日本书目志》重要之点还不在于它提倡译书,而在于它直接介入了政治斗争,它是近代少见的一部直接进呈给皇帝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的文献研究造诣相当深厚,其结合现实变革的需要,利用西学文献作为媒介的传播活动相当频繁。他的文献传播活动主要包括译书、编辑出版、图书馆和书目工作。相对应这些活动的文献传播方法也可分为译书的方法、编辑出版的方法、图书馆传播方法和书目传播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西学书目表》与图书目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梁启超1896年出版的《西学书目表》在目录学方面的影响作了探讨,主要介绍其作者在重译书、重购书、重谈书、在版编目和继承佛教经录等方面的目录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国初群雄事略》与《开国功臣事略》实非同一部书,是钱牧斋有关元末明初史事的两部著作。《太祖实录辩证》乃是由《国初群雄事略》和《开国功臣事略》考证部分汇编而成。  相似文献   

7.
书讯     
《近代译书目》王韬顾燮光等编,该书辑录国家图书馆馆藏的六种译书目录,即《泰西著述考》、《增版东西学书录》、《译书经眼录》、《广学会译著新书总目》、《上海制造局译印图书目录》与《冯承钧翻译著述目录》,为广大读者了解、研究近代中外文化交流、近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等问题提供工具参考书。本书还编有书名笔画索引,  相似文献   

8.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在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关于它的成立、发展、图书翻译出版情况,在英国传教士傅兰雅(John Fryer)1880年撰写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魏允恭1905年撰写的《江南制造局记》、翻译馆馆员陈洙等撰写的《新编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等书中多有介绍。学者利用各种档案文献也多有研究,发表了不少研究成  相似文献   

9.
《西学书目表》对分类的突破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既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有影响的目录学家。他对图书分类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他所著《西学书目表》一书中。在《西学书目表》中,梁启超将所收的西书分为三大类、二十八小类;①西学大类。在该大类下设有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汽学、天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十三个小类。②西政大类。在该大类下设有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  相似文献   

10.
2001年,我国著名版本目录学家王绍曾先生完成《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下简称"订补"),对海源阁存世的五种书目进行了彻底的整理,并就知见海源阁藏书版本情况及去向等进行订补,被誉为"完善海源阁的书目体系,重现杨氏五代庋藏之盛"。据绍曾先生研究所知,现传世海源阁书目共五种,分别是:《楹书隅录》五卷,《楹书隅录续编》四卷,杨绍和撰;《宋存书室宋元秘本书目》四卷,杨绍和撰;《海源阁藏书目》一卷,杨绍和撰;《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四卷,杨绍和撰,杨保彝补撰;《海源阁书目》不分卷,杨绍和撰,杨保彝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